.jpg)
聯合徵選季結束後,瑯湖和湘寒山的外校生們都回去了,校內一下子空了許多。我很開心學生餐廳不再壅擠,我重拾角落的老位子,找回歸屬的感覺真好。
社交晚會後約莫一星期,郵便車送來一疊又一疊厚重的徵選結果通知書,把舍監櫃台塞到寸步難行的程度,瑪莉連接聽櫃台電話都得翻山越嶺才碰的到話筒,許是擔心被有心人士動手腳,瑪莉沒有找人手幫忙,獨自消化堆得跟山一樣高的信件,連著幾天忙到很晚。
我去領取徵選結果通知書時,有一名同學瑟縮在角落默默地哭,他捏在手中的通知書很薄,想必結果不樂觀。
徵選結果通知書使用有厚度的白色信封,封面蓋上葉迦娣、瑯湖和湘寒山三座藝術界最高學府的校徽,以及學生的科系和名字,我想稱呼它「學生履歷書」也合適。信封裡裡有我們每一場徵選項目的評比結果,成績優異的人,信封內會直接附上大企業的入職邀請書。
櫃台醒目處疊了數個厚重信封包,我悄悄瞥看,都是喊得出成就的校內明星學生,他們的信封包又沉又厚,能猜想信封裡塞滿各大企業的入職邀請書。
領取隊伍輪到我了,瑪莉從櫃台拿了兩包通知書給我,一份很厚,一份很薄,她說:「雀兒喜說她的那份交給妳帶回去。」
我接過兩包厚薄明顯差異的通知書,雀兒喜的通知書不出意外,鼓脹到彷彿塞了字典在裡頭,我的通知書連她的四分之一厚度都不到。
「真不想拆開......」我嘀咕著。
憂悶的心情占據我的腦袋,滿腦子都是翹課的念頭。
我把通知書塞進包包內,打算先去學生餐廳填飽肚子再來面對徵選結果。
少了聯徵的外校生們,學生餐廳恢復以往人潮,我端著餐盤坐到熟悉的老位子上,隔壁桌學生正在談論聯徵通知書,他們有人拿到嚮往已久的企業的入職邀請,一群人又吵又鬧的開起小小慶祝會。
餐廳內的電視正在播報午間新聞。
新聞標題寫著:又見神秘海上巨物!海怪?幽靈船?各國搶探查!
記者播報著:「國際新聞台為您播報最新消息,轟動一時的海上巨物再次出現,根據目擊者描述,海上巨物遠看就像一座巨山,巨物周圍氣候異常混亂,越接近海上巨物風浪越強,各國爭搶派出探查船隻,目前尚未有船隻成功靠近,究竟這座龐然大物是什麼呢?是海怪?幽靈船?亦或是海市蜃樓?本台獨家播放目睹巨物的漁船船員拍下的這幕--」
新聞畫面播放一段劇烈搖晃的手機影片,拍攝者所在的船隻正遭受猛浪襲擊,整艘船劇烈搖晃,畫面中許多船員打扮的人大喊聽不懂的語言,他們朝鏡頭拼命揮手,似乎要拍攝者趕緊避難,但拍攝者沒有退縮,畫面一步一步往前,來到視野開闊的甲板,從甲板望出去是一片迷霧,迷霧彼端隱約有奇特的輪廓顯現。
「咦?」我看到海上巨物的輪廓時大吃一驚,叉子從手中滑落,連帶吃到一半的義大利麵條掉到裙子上,我嚇得趕緊用紙巾抹掉食物漬,眼睛卻移不開電視畫面。
迷霧中的輪廓我曾經看過,或者說曾置身其中。
「是海龍族院聚的那座城市……」我驚訝到脫口而出。
那座城市不是幻影,是真實存在現實世界?
腦中有些念頭竄起,從前模糊不清的想法逐漸明朗。
雀兒喜的家鄉因「某些原因」正瀕臨崩毀,為生存海民將未來寄託在陸地上。如果說海上巨物是雀兒喜的家鄉呢?為什麼海民的城市會出現在海面上?這是正常現象嗎?如果是正常的為什麼雀兒喜一次也沒提及?
雀兒喜等人所說的「城市危機」莫非是指「城市上浮到海平面上」?
如果是這樣,一切就說得通了。
海民們無法阻止家鄉上浮到無水界,為了民族存亡,他們必須提前做好上岸準備。由「提燈者」做開路先鋒,「瀅鎮之首」坐鎮穩固根基,等到所有條件就緒後,下一步呢?
下一步是什麼?我想我心中已經有答案了。
根基穩定後的下一步,就是......迎接主力部隊。
海民們大舉上岸的日子,恐怕已經近了。
屆時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
我抱著這些疑問,心不在焉回到宿舍寢室。
寢室裡空無一人,這時間雀兒喜應該要回來了才對,我把外出包放到座位上時,看見桌上有張留言紙條,上頭寫著「有急事外出五天,有事可到薰風湖求援。」我看著紙條內容頗感意外,是什麼事急到只來得及留紙條?
「她接下來五天都不在啊......」我感到失落,本來想和她討論海上巨物的事,怎麼這麼不湊巧。
我取出聯徵通知書,拆開封面有我的名字的那份。
我逐一攤開每個項目的成績單,單就分數來看不算差,約莫中上的程度,但在葉迦娣學院,考出中上的成績是應該的,我相信葉迦娣每一個同學都能輕鬆考出一樣的成績,這就是葉迦娣能立於藝術界頂尖名校的原因,我的成績放在群體裡一點也不醒目,不過是群星裡的其中一顆小星星。
成績單看完了,信封中只剩下一本小冊子,看起來像刊物,大概是哪個贊助商的廣告文宣吧,信封袋中沒有企業入職邀請書,我忙忙碌碌的聯合徵選季,最終換來一場空。
「唉......」我深深嘆口氣,往後倒躺在床上,總覺得今天特別難熬。
我拿起袋子裡附的刊物,希望這本刊物的內容能撫慰我難受的心靈。
是世界十大藝術期刊之一的《藝文蕨起》,且刊物封面上的日期,是下個月份的,我上網搜尋市面上最新一期,並沒有看到這本的內容,換言之,這是一本還未在市場露面的未上市期刊。
原本就有追蹤期刊消息的我,順勢看了起來,身為長期關注的讀者,我很開心能搶先看到未上市的內容,看在這份期刊有趣的份上,今天不算太糟。
翻著翻著,我注意到期刊的重點報導是葉迦娣主辦的聯合徵選季,上頭詳細報導聯合徵選季的內容,也訪問許多在校學生。
我翻到下一頁,刊物中赫然滑出一張精緻的摺疊式邀請卡。
卡片上的字跡不是電腦打字,而是使用鋼筆一筆一劃書寫而成,收件人是我的名字。內容寫著:親愛的李蘋柔同學,首先恭喜妳完成聯合徵選季的考驗,希望妳有取得理想的成績,葉迦娣是很棒的學院,學生們在這裡互相砥礪,激發出無限潛能,我每年都很期待熱情的學生們帶給我無法想像的驚喜,而在今年,我注意到群星中有一顆星特別閃耀,那就是妳的光輝,妳那富有爆發力的才華,令我十分佩服。妳為雀兒喜.布朗同學編寫的《浮士德》尤為精妙,那一日當我問及何人作曲時,妳與布朗同學皆保持沉默,我深感遺憾卻也予以尊重,此次聯合徵選季,我有幸現場聆聽妳與雀兒喜.布朗驚艷四座的演出,我不希望再次錯過機會,我認為一封親筆信最能表達我的誠意,誠摯邀請李同學來我們《藝文蕨起》的音樂部門。備註:希望妳能原諒我們自作主張使用妳的照片,我希望能讓妳親眼看看加入我們刊物的成果,後續連繫時會和妳談論授權事宜。歐陽蕨親筆。
夾著邀請卡的那頁,是一幅跨頁照片,照片中戴著面具身穿梅菲斯特禮服的我,與表情投入的雀兒喜合力演出,內文大力稱讚我們兩人的表演具有職業級水平,精湛熟練的演出技巧很難想像是仍在求學的學生,文中更是信誓旦旦說,放眼現今業界內,能達到此水平的演出者屈指可數。
我翻開下一頁,竟然是雀兒喜擁抱我的照片,羞澀感湧上臉頰,雖然照片裡的我戴著面具,但親眼看到這麼清晰的照片被刊登在知名期刊上,我仍舊羞紅了臉。
笑意止不住,被肯定的喜悅衝上心頭,化解掉一整天的煩悶。
「富有爆發力的才華,呵呵。」我開心地反覆回味內文。
我的作品被看見了,努力沒有白費,曾走過的辛苦路都值得了。
作者的話:願每個人的才華都能被看見
ns 172.70.43.15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