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夜探湖岸
傍晚七点半,程远山站在南侧老船坞前,打量着这座摇摇欲坠的木结构建筑。船坞显然已废弃多年,木板因潮湿而膨胀变形,散发出淡淡的霉味。湖风穿过缝隙,发出呜咽般的声响。
他摸了摸腰间的强光手电和多功能刀——这是他从钓具箱里特意取出的"防身工具"。苏雨晴发信息说要晚到,她正在整理白天的采样数据。
"来得挺准时。"
沙哑的声音从船坞阴影处传来。老周叼着一支手卷烟,红光在昏暗中明灭不定。他招招手,示意程远山跟上,然后转身走进船坞深处。
船坞内部比外观看起来宽敞。老周点亮一盏煤油灯,昏黄的灯光下,程远山看到墙上钉满了泛黄的湖区和各种手绘地图。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张巨大的青林湖底地形图,上面标注着密密麻麻的符号和日期。
"这是..."
"三十年来的湖底变化。"老周吐出一口烟,"我从八十年代就开始记录青林湖的每一处改变。"
程远山走近细看,发现地图上某些区域被红笔圈出,最近的标记集中在湖东北角——正是青林化工所在的方向。
"您认为化工厂在排污?"
老周冷笑一声:"不是认为,是知道。"他从抽屉里取出一个玻璃瓶,里面泡着一条鱼体畸形的鲶鱼,"这是上个月钓到的,肝部肿大,鱼鳃溃烂。我偷偷送去省城检测,结果..."他递过一份皱巴巴的报告。
程远山扫视着报告上的专业术语,最后定格在一行数字上:重金属镉超标17倍,苯系化合物超标23倍。
"这些污染物..."
"都是青林化工在生产中使用的。"老周打断他,"他们白天运行污水处理设备应付检查,夜里偷偷直排。管道藏在湖底,出口在厂区西侧围墙下。"
程远山心跳加速:"有证据吗?"
"只有这个。"老周从另一个抽屉取出一张模糊的照片,隐约可见水下管道轮廓,"但不够有力。他们很谨慎,排污时间不固定,而且..."他突然咳嗽起来,剧烈得像是要把肺咳出来。
程远山连忙扶住老人:"您没事吧?"
老周摆摆手,从口袋里掏出药瓶吞下两片药:"老毛病了。听着,程家小子,这事比你想象的复杂。张德海,就是钓鱼比赛那个组委会主任,他弟弟是青林化工的安全主管。"
船坞外传来脚步声。程远山警觉地转身,看到苏雨晴站在门口,手里提着采样箱。
"抱歉我迟到了。"她的目光落在湖底地图上,立刻被吸引,"天哪,这太详细了!"
老周迅速收起污染报告,向程远山使了个眼色:"这位是?"
"苏雨晴,省环境研究院的。"程远山介绍道,"她在调查湖水异常。"
老周打量着苏雨晴,眼神锐利如鹰:"年轻人,你确定要趟这浑水?青林化工背后的人不会坐视不管。"
苏雨晴挺直腰杆:"这是我的工作。如果有污染,就必须曝光和制止。"
老周沉默片刻,突然笑了:"有骨气。好吧,我给你们看样东西。"他走到墙角,移开几块松动的地板,取出一个防水袋,"这是我记录的排污时间表。他们通常在下半夜两点到四点行动,每月大概三四次。"
苏雨晴接过袋子,快速翻阅里面的笔记:"太有用了!这些规律性记录能帮我们预测下次排污时间。"
"今晚就可能有一次。"老周指着最新一页的星号标记,"根据之前的间隔,今晚到明晨是大概率时段。"
程远山和苏雨晴交换了一个眼神。无需言语,两人达成了共识。
"我们需要更确凿的证据。"程远山说,"水下管道的照片,实时的水样对比。"
"我可以准备采样设备。"苏雨晴迅速回应,"但需要靠近厂区的观察点。"
老周咳嗽着展开一张局部地图:"这里,芦苇荡深处有个废弃的观察台,视野很好,而且隐蔽。"他用铅笔圈出一个点,"但要小心,他们有巡逻。"
三人详细讨论了行动计划。老周坚持要参与,但程远山注意到他说话时呼吸越来越急促,额头渗出冷汗。
"您应该休息。"程远山轻声说,"我们先去侦察,有发现立刻通知您。"
老周想反对,但一阵更剧烈的咳嗽让他不得不点头同意。临走前,他拉住程远山的手腕:"小心张德海。他不是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晚上十一点,程远山和苏雨晴蹲在芦苇丛中,身上涂了防蚊液,仍然不时有蚊子嗡嗡作响。苏雨晴调试着便携式水质检测仪,程远山则用夜视望远镜观察湖面。
"温度又上升了0.3度。"苏雨晴小声说,"这个时段水温应该下降才对。"
程远山点点头,指向远处湖面的一处细微波纹:"看那里,水流异常。正常情况不该有这种逆时针漩涡。"
苏雨晴顺着他的手指方向望去:"你确定?"
"钓鱼人读水就像读书。"程远山自信地说,"那里肯定有水下排放。"
两人悄无声息地划着小艇靠近可疑区域。靠近化工厂围墙处,湖水散发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化学气味。苏雨晴取出采样瓶,程远山则用加装了水下摄像头钓竿探查。
"有了!"他突然压低声音,指着手机屏幕上摄像头传回的图像。模糊的画面中,隐约可见一条直径约半米的管道从水泥护坡伸出,管口附近的水明显浑浊。
苏雨晴迅速采集了不同深度的水样。正当她标记最后一瓶样本时,程远山猛地按住她的手。
"有人来了。"
远处传来马达声,一束强光扫过湖面。两人立刻趴低身子,小艇隐蔽在芦苇丛中。巡逻艇缓缓驶过,艇上两个男子用手电照射湖面。
"听说今天又有人打听排污的事。"一个粗犷的声音说。
"老板说了,发现可疑人物直接处理。"另一个声音回应,"反正这湖大,淹死个把人查不出来。"
程远山感觉苏雨晴的手在他掌心微微发抖。他轻轻捏了捏以示安慰,直到巡逻艇的声音完全消失。
"我们得离开这里。"苏雨晴声音紧绷,"这些样本足够证明污染了。"
程远山正要回应,突然发现水面泛起异常的泡沫,一股暗流从管道方向涌来。
"他们在排污!现在!"他抓起摄像机对准泡沫区域,"快,采对比样!"
苏雨晴迅速行动,双手稳如磐石,完全看不出刚才的紧张。她连续采集了三组水样,并启动检测仪。仪器屏幕上的数字迅速飙升:COD、氨氮、重金属指标全部超出正常值数十倍。
"天啊..."她轻声惊呼,"这简直是毒水!"
程远山拍摄着排污过程,突然镜头中有什么一闪而过。他调整焦距,捕捉到管道口一个清晰的标志:QLHG-04——青林化工的缩写和编号。
"我们拿到证据了。"他低声说,正要收起设备,一阵引擎声突然由远及近。
"快走!"程远山一把拉起苏雨晴,两人跳入水中,推着小艇向芦苇深处游去。强光扫过他们刚才的位置,巡逻艇去而复返。
冰冷的湖水浸透衣服,程远山能感觉到苏雨晴的呼吸变得急促。他紧紧握住她的手,引导她穿过茂密的水生植物。钓鱼人对地形的熟悉此刻派上了用场,他记得每一处可以藏身的湾汊。
二十分钟后,两人气喘吁吁地爬上岸,躲在距离厂区很远的树林里。小艇和部分装备不得不遗弃,但摄像机和水样被安全带走。
"我们成功了。"苏雨晴牙齿打颤,却露出胜利的笑容,"这些证据足以让他们关门整顿。"
程远山脱下外套披在她肩上:"先离开这里再说。老周还在等我们消息。"
然而,当他们终于绕路回到老船坞时,发现门锁被撬,里面一片狼藉。地图、照片、样本全都不翼而飞,只有煤油灯还在地上滚动,发出空洞的声响。
老周失踪了。
ns3.15.27.146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