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夜臨。
有鑑於網路上充斥各種紛紛擾擾,很多時候都是因為作者並不清楚、沒意識到問題或不懂怎麼跟人交際互動,導致自己經常將不當的情緒表達、或者設想不周的腦袋暴露在眾人面前,因而造成各種問題。
本次文章大概是將這些情況舉例出來,一方面作為自省,一方面也可以提醒閱讀到這篇文章的朋友。
好的,那我們開始吧。
1.在留言區、公開貼文上寫「我的作品都沒人看」
這句話很常看見,但我們可以設想一下。如果你反過來身為讀者,你點進去一篇文章,讀了幾章之後覺得這個作者寫得蠻好的,也順手按了讚,甚至加入書籤、加作者好友……結果,該作者不久後於動態貼文上寫──我的作品都沒人看。
那麼,願意支持這位作者的你,其實在格位上根本不算是個人……應該不是這麼回事吧?
身為一位創作者,理所當然會希望有人支持自己的作品,然而一旦發表這種類似抱怨與抒發心情的文章或文字,等同於不將願意支持自己的人當作一回事。
每個人在剛起步時都大概是這個樣子的。
我們應該重視的,是願意靜靜閱讀文章的人,而不是只追求帳面上的數字。
要想想,每一個人都只能按一次讚、了不起也只能讀個一次、兩次你所發布的文章。
那根本不是數字,每一個都是必須特別對待的對象。
在此之下,卻公開發表說自己的東西都沒人看,那這種不將「他人願意去理解你、去想知道你想表達什麼,願意主動親近的行為」當成一回事的人,也就是自己活該不被重視。
畢竟,當你都不重視他人的付出與善意,那憑什麼別人就要好好對待你呢?
過去我也曾經歷過這種事,見到這種貼文,我立刻退對方書籤,並且發自內心不再與這種人有所往來。
2.讀者留言愛回不回
如同前面所述,每一位讀者大都是抱持善意願意花時間打字才會留言,如果秉持全部都不回也就算了,但如果總共三、四、五個留言,只回了其中一句,難免會給人不好的感覺。
人與人是互相的,用怎樣的態度對待人,那麼別人就會怎樣對待你。
不過,上述的情況也會有一些例外。
可以想想,怎樣的留言可以不用回。
一、對方單純發表自己的看法,其實只是想趁機講自己的意見,沒有要聽你意見的意思。二、對方在留言區發一長串,但內容明顯不經大腦,也不需要討論,可以直接無視。三、你討厭留言的人。四、根本不是想針對文章內容發言,而是在上門推銷。五、對方單純是沒朋友,也不去做其他事,僅是因為能得到關注而一直耗在上面。六、對方的留言根本寫得不清不楚,不知道他想表達什麼。
雖然好像蠻多例外的,但其實也就是抓一點感覺。倘若真的值得討論就能講一講自己的想法、如果對方是真心來討教,而非只是想講自己想講的,那就能稍微予以回應。
可以反覆閱讀自己的留言與對方的留言,揣測一下對方是以怎樣的態度在發留言的,而自己又應該用怎樣的態度回應。
當然,如果對方發一長串,但自己也不知道回什麼,禮貌地說一聲謝謝就好。
3.在文章中明確批評哪個人不好
基本上,要講壞話就私下講,在公開文章上講一點好處都沒有。
在寫文章時,無論是日誌或是故事,都應該盡量避免嘲笑特定的某個人。
除了會勾起吵架之外,也會產生各種麻煩。
即便可能文章最開始是想表達這個人所做的哪件事不好,或許在一來一往的留言中就會擦槍走火,直接攻擊到對方本人。
如果真要說哪樣的行為不好,就不應該針對特定某個人。而怎樣能寫得不知道是在罵誰,這樣的能力也是需要鍛鍊的。
不過,最大的原則還是多欣賞他人的優點。因為提到優點是絕對沒問題的,也能直接說哪個人很棒,這個路線會比較輕鬆。
當然,講一些跟現實不符的優點,那種就太浮誇了,或許該避免這麼做。
明明東西很爛,卻要說東西很好,這種人只有兩種。
其一是一點都不真誠,其二是眼界太低。如果是實際看過這個東西的人,一下子就能知道這是在說謊。而如果一開始不知道,因為你的文章而去看這樣的東西的人,後來發現自己被欺騙,那他下次就不會再相信你了。
是故,推薦文不可以亂寫、讚美文章也不能無腦地胡說八道。
自己的筆名,決定它重量的,是使用者面對它的態度以及掛著這個名字所做出的行為。
4.在討論區或社群上寫「我沒有自信,也寫不太好,但還是要請大家幫我看看文章」
這種特意寫說「沒有自信」,其實多半是超有自信,或者想叫人誇獎自己;說自己「寫不好」,通常是「我覺得自己沒那麼差,應該受到誇獎」。
有這樣麻煩的前綴,一看就是妄自菲薄的新手,或者為非常求認同的無底洞,基本上可以不用管──大致給人這樣的印象。
雖然也是有例外,不過在臺灣多半是上面的情況。
這樣的人如果真的是想請人幫助,大概是想表達自己文章不好,害怕讓人失望。不過,他們所不知道的是,沒有人在期待他們,更不會有什麼失望。
其實若真要問問題,就想一想自己哪裡不好,並具體提出自己哪裡卡住,想問什麼,如此放寬心看待就好了。
如果你是那種,不知道怎麼修,不知道哪裡有問題,拜託可以從劇情、結構、角色、行文、企劃,自己去想是其中哪一個不足,也要先想過該如何具體描述問題。
如果你是那種已經具備上述方向的,最好該更進一步問,例如:這個角色的哪個地方是怎樣,目前我的作法是怎樣,卻碰到什麼問題,我想的解法或是問題原因是怎樣,但在那裡卡住,應該怎麼做。
只要問問題能愈具體明確,就愈容易得到好的解答。
如果是劇情,也不要說什麼想知道大家喜不喜歡──這種我在心裡都會回答,完全不喜歡,實際上大概也沒人喜歡。
自己都沒自信,並擔心別人不喜歡,那東西本身多半不會好到哪裡去,講出來就只是讓人馬上知道不要去看,我絕對不喜歡。
如果是行文的話,也最好不要問哪裡該怎麼寫。在問這種之前,不如去找參考──找參考──找參考、去學習──去學習──去學習。
真的不行再具體詢問哪裡該怎麼弄,自己已經試過哪些方法等等。
不過有些這樣的人,即便具體問了,別人也回答該怎麼辦了,卻依然不相信別人的答案,那其實這樣的問就等於白問,因為你只相信自己。
另外,如果是一直掛在那邊等人救的,是要等到哪時候。
5.不應該直接丟自己故事的連結給某個平時會寫評文的人,然後沒有其他半句話來說明你要幹嘛
就連詢問委託,好歹都該打個招呼,自報一下姓名和來意了。直接把網址丟過來,真的不知道你想幹嘛。
基本上大家都是秉持善意在交流,但在這之中應該維持相應的禮貌。
如果是用這種態度想交朋友,那完全不會有人想跟你對話。
而這樣的委託,本身就是個地雷,基本上可以無視。
在網路上所做的任何事都是會留下紀錄,會留在某人心裡的。
曾經我在創作群組為了取材,想著反正不會實際見面,於是就問了一位朋友略顯失禮的問題,結果後來我真的跟那位朋友見到面,對方也還記得這件事。當時我就在心中發誓,絕對不可以再犯相同的錯。
維持禮貌絕對是一件相當重要的事。就算你本身性格很爛,拜託也裝個樣子。我就不相信你現實生活中也是這麼做的……如果是的話,那這個人大概也沒什麼朋友吧。
6.寫作品的心得或感想時,內容從來不會提到讚美與好的地方
就連小孩子,看到一部超好的作品都能貶低到其他人根本認不出該作品的程度了。如果每一部作品在這個人眼中都是如此差勁,那只是代表他本人的眼界狹小,或者那人本身就是個差勁的傢伙。
我們確實能從他人做不好的地方進行反思與學習,但能察覺到作品的優點,這才是擁有更高眼界的人所具備的能力。
如果是網路作品也就罷了,但如果連每一個商業作品都是以這樣的方式來評論,那此人根本就不把什麼放在眼裡了。
看好東西,學習作品中的優點、揣摩原作者的智慧,這是進步最快的方式。
愈是批評某個東西不好,實際上也講不出個所以然,或者提不出什麼優點的人,那自身或許就該反省一下。而這種人往往也更不會從他人的錯誤中學習。
因此,絕大多數這種情況,不是東西不好,而是那個人本身不好。
我們在寫作品的感想與心得時,應該多想想的是哪裡是受到吸引的部分,哪邊怎樣不好,或許能用什麼樣的方式調整。
如果能進行更加全面的思考,而非當下覺得哪裡很爛就往死裡噴,那這樣肯定能看到更多東西,否則也只是凸顯出這人的拙劣之處而已。
反過來說,當這人能看見更多,他人所持有的優點,那才是能更加向前邁進的人。
我身邊的朋友,也大都具備了這樣的特質。
愈能發掘出他人的優點,或者在作品中即便出現很大的問題,卻依然能找到某個特殊觀點切入並探討相關問題,根據我的經驗,這樣的人往往也會愈強。
關於這點,我也還在學習當中。
大概是這樣,或許能參考看看。祝福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