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內縣就這麼風調雨順一路到了八月初,蕭北辰和張六和製作的堆肥品質佳、數量足,一路用到年底都不怕不夠。青禾的瓜愈長愈大,眼看很快就能收成,地裡的山藥和生薑也長得好,蕭北辰照著明禾教的方法用心為山藥抓蟲除草,時不時用手摸摸種植生薑的田壟,觸手溼潤卻又不積水,於是蕭北辰知道初期深翻土、勤養地的功夫有了回報,埋在田壟裡的生薑和山藥正在一天天吸收養份壯大,只待時機成熟,就會給他們帶來滿意的報償。
這天是四顆大瓜收成的日子,一早青禾就蹲在瓜邊了,又是說話、又是撫摸,還把臉貼在瓜上摩弄,眾人看得都好笑起來。
「青禾,你先讓開吧,我們來幫你收這瓜。」董忠笑道:「你不會是捨不得摘吧?」
「不收也不行,」李義也笑:「師父說這瓜長到現在滋味最好,再不摘,過幾天只怕就要裂了。」
「我才沒有捨不得收呢,」青禾嘟著嘴:「一開始我就說了要種出這麼大的瓜給大家一起吃,我只是想再和小青、小綠、瓜瓜和甜甜說幾句話而已,我這幾個月每天都和它們說話,它們一定很開心,所以才會長得這麼好。」
「是是是,小青、小綠、瓜瓜和甜甜能長到這麼大的個兒都是青禾的功勞。」王小四忍著笑:「那我們可以摘瓜了麼?」
「嗯,小四哥你要留意些,小青最大,一定很重,要小心搬呀。」
小青最大是嗎……張六和看著躺在地上的四顆瓜,實在分不出哪顆是哪顆,看著都差不多:「青禾你還真分得出這四顆瓜呀?」
「當然啊,」青禾開始熱心指點:「這個最大的是小青,花紋最密的是小綠,沒那麼綠的這個是瓜瓜,花紋比較淡的是甜甜,我覺得甜甜一定最好吃。」
「為什麼?」老實講,李義覺得甜甜最醜,不過他不好直說傷了青禾的心:「我覺得小青和小綠比較好看。」
「可是甜甜叫甜甜嘛,我想一定是最好的。」青禾迫不及待了:「幾位哥哥一起幫忙,我們先把瓜運回家吧。」
於是李義和董忠、王小四和明禾、蕭北辰和張六和兩兩一組,削斷瓜藤後就開始搬瓜。真別說,這四個大瓜的確斤兩十足,兩個人搬一個瓜都搬得挺艱難,蕭北辰看向明禾,擔心她搬不動,不過明禾和小四合作無間,也沒有太大困難,最後四個瓜都放上獨輪車,眾人又澆地、拔草、抓蟲,然後趕在太陽最烈的巳時末前推著兩台獨輪車回到謝家。
趙華年一見幾個孩子將四個大瓜抬回來,也笑著引他們幫忙把瓜先推到廚下放好,眾人才把瓜卸到地上,青禾就嚷嚷著要切了瓜來大家吃。
「娘,我們今天讀書的點心就是我種的大瓜,」青禾眼睛亮晶晶的:「每個人可以吃很多片。」
「好,」趙華年笑著看看自己小兒子,能樂意和人分享自己耕作的成果是好事:「娘先把瓜鎮到井水裡,我們一天切一顆大家吃。」
「娘覺得先切哪一顆比較好?小青、小綠、瓜瓜、還是甜甜?」
「啊?小青、甜甜……」趙華年失笑:「青禾你還給瓜取了名字啊?來,告訴娘哪個是哪個?」
青禾果然熱心牽著趙華年的手一一介紹四個大瓜,滿臉得意,末了又問:「我想先切最甜的來吃,娘,甜甜一定最甜對不對?」
根據過往經驗判斷,趙華年搖頭笑道:「其實最甜的應該是小綠,再來是瓜瓜,然後是小青,甜甜沒有那麼甜。」
「啊?」青禾好失望,臉都垮下來了:「為什麼?」
蕭北辰等人也很好奇:「是啊,師娘,怎麼看呢?」
「一般來說,西瓜要甜看的是瓜的形狀、瓜柄、瓜蒂和紋路。」趙華年娓娓道來:「形狀整齊勻稱的就很好,頭大尾小的那種不行;另外瓜柄綠色的就是熟瓜;還可以用手去掂掂份量,沉一點的是好瓜。其實以這三點來論,這幾顆瓜都是不錯的。」
「既然都不錯,為什麼甜甜最不甜呢?」青禾還是替甜甜不忿。
「因為還得看其他地方啊,」趙華年摸摸青禾的頭,又指點眾人:「你們看,紋路越清晰、越濃、越明顯的瓜就越甜,還有兩端勻稱,瓜蒂凹陷較深、四周又飽滿的就是好瓜,也可以拍打聽聽聲音,聲音沉一點的瓜會比較好吃,所以這麼看起來,紋路最深、瓜蒂最凹的小綠是最甜的,其次是瓜瓜,小青形狀好、份量沉也不錯,至於甜甜紋路最淺,瓜蒂也沒那麼凹,在四個瓜裡應該是比較不甜的。」
被師娘這麼一教,所有人近距離觀察這四個瓜,覺得果然就如師娘所言,又覺得新學到一項學問,大家都很有收穫。
青禾還是滿臉失落,趙華年笑著安慰:「雖然甜甜在四顆瓜裡可能沒那麼甜,不過其實還是不錯的,我們可以按著甜甜、小青、瓜瓜、小綠的次序,每天吃一顆,那就會愈吃愈甜,漸入佳境啊。」
青禾一聽又興高采烈了,他覺得如果能愈吃愈甜,那娘親教的方法還是很有用的:「我們現在就把甜甜放井裡去,放進去之後哪時可以吃呢?」
「今天就晚點吃吧,鎮得冷些才好吃。」趙華年笑對青禾道:「我今晚就先把小青吊井裡,明天你們從田裡一回來就能吃;現在都先去讀書吧,你爹也快回來了。」
於是眾人魚貫入廳開始讀書,不過看得出大家的心都被引到甜甜身上去了,直到謝苗回來才專注一點。
謝苗一回到家就問起四顆大瓜收成的情況,孩子們一一說了,又問:「師娘說的分辨瓜甜不甜的法子是真的麼?」
「當然是真的,一會兒吃瓜就能親自驗証真假。」謝苗笑道:「你們又多學到一樣,可要謝謝你們師娘啊,現在開始練字。」
「嗯。」
於是蕭北辰等人開始專心寫大字,大家都專注得忘了時間,寫完收了傢伙就坐在廳裡閒聊等著,直到聽見趙華年笑著呼喊:「可以吃瓜了。」
幾人一聲歡呼往廚下跑去,來到廚房就看到木桌上已經放好幾個盤子,盤上整齊排好了切出來的瓜,瓜香濃郁,汁水豐沛,大家幫忙一起端到正廳去用,先讓師父、師娘,然後才端了自己的盤子坐好,數一數,一人可以分到三大塊。
每個人一口咬下面前的瓜都是忍不住滿臉驚豔。
「這是最不甜的瓜?」李義驚嘆不已:「太好吃了吧。」
王小四也讚不絕口:「最不甜的都這麼好吃,最甜的還不知是什麼神仙味道了!」
明禾笑看著青禾:「能吃到這麼精采的瓜都要謝謝青禾哪。」
青禾得意極了:「對,都是我的功勞,我每天澆水,每天和甜甜它們講好多話,所以才會這麼甜的。」
「那我呢?」張六和故意逗青禾:「我和你阿辰哥幫你下肥料,小四哥和你姐姐替你抓蟲除草,阿忠哥和阿義哥幫你翻土搬瓜,我們有沒有功勞?」
青禾想想果然是的,功勞全攬在自己身上的確不對,於是赧然一笑:「唔,大家都有功勞,所以種的瓜我們大家一起吃,明年我要種更多瓜分給大家!」
大家聽了都笑得開懷:「好,我們明年還種瓜,大家一起幫忙。」
謝苗吃了一口,又看看趙華年,笑道:「其實這瓜吃起來會這麼甜是因為你們師娘還多費了一道工夫,猜得出是什麼嗎?」
趙華年也笑著點點頭:「不是什麼稀罕工夫,但的確有用。」
聽師娘這麼說眾人好奇了,又嚐幾口瓜,只覺得就是甜,可不知師娘做了什麼,一起看向明禾,明禾表情也是一頭霧水——她也不知道娘下了什麼工夫。
半晌才聽蕭北辰開口:「師娘是不是在西瓜上落了鹽?」
眾人原本都覺得摸不著頭腦,被蕭北辰一說突然茅塞頓開,又吃了幾口就能確定蕭北辰說對了。
「是鹽沒錯,」董忠滿臉不可置信:「可是為什麼加了鹽不會變鹹,反而會覺得更甜呢?」
「其實我也不知道,不過在我老家都是這麼吃的。」趙華年笑著回應:「鹽不能落得太多,不然就壞了味道,但一點點鹽的確更能提出西瓜的甜味。」
李義隨口問:「師娘老家在哪啊?」
趙華年還未及開口,拜在謝苗門下最久的王小四已自接話:「這我聽我娘說過,師父和師娘都是孟縣縣城人。」
「真的?我們都不知道。」張六和說起孟縣興致勃勃:「很小的時候我爹帶我去過孟縣縣城,很熱鬧呢,可不輸我們河內縣縣城。」
一聽到熱鬧,青禾馬上坐不住了,跳下椅子扯住趙華年衣袖直嚷嚷:「娘帶我去,帶我去,我也想去孟縣!」
謝苗沉了臉:「青禾別起鬨,我們已經離開孟縣很久,和親戚們都斷了聯絡,沒什麼事也不會再回去的。」
謝苗神情明顯不同以往,幾個大孩子看了略覺詫異,青禾也不敢再瞎纏下去。
還是趙華年笑著打圓場:「好了,多大點事也值得這麼擺臉子?青禾也別再歪纏,孟縣縣城和河內縣縣城差不了多少,你若喜歡,九月裡等你們生薑收成了就運進河內縣城裡發賣,順道兒逛逛也是一個意思啊。」
幾個大孩子還是比較懂得察言觀色的,蕭北辰立刻笑著接話:「師娘說得是,我們正準備九月先收一部分生薑,還要看看今年市道價格才決定收多少,所以這個月會常跑縣城,正好可以帶青禾一起逛逛。」
王小四也答腔:「對啊,青禾想去逛哪條街只管說,有哥哥們陪著耍子,保管玩得樂。」
張六和、董忠、李義幾個也跟著說幾句閒話把氣氛活絡開來,謝苗臉色稍霽,再閒談一會,也就各自告辭散了。
ns18.117.90.244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