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在社群媒體上看到一些年紀還很小的孩子,分享自己的痛苦與遭遇,有時甚至談到自殘與自殺的念頭。每次看到這樣的內容,我都感到很心疼。
但我也常看到一些勸慰的留言,例如:「不要自殺呀,這世界上還有很多愛你的人」、「人生還有希望,一切都會好起來的。」14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xTQ6jec0nL
這些話出自善意,卻往往讓當事人感到更加刺痛,甚至產生被輕忽的感覺。
我曾看到一個網友質疑這樣的現象:「明明是因為太痛苦才想死,卻有人一味地說希望還很多,這不是很無知嗎?」
我思考了很久,覺得也許正因為這些人無法感同身受,所以才會顯得無知。但或許,這種「無法感同身受」本身,反而是一種幸運。
畢竟,我們不會希望活在一個人人都能理解深層痛苦的世界——那樣的世界,或許太過黑暗。14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0PW6tRVP1j
我們希望的是,有人活在幸福中,有人仍相信世界是溫柔的。這樣的差異,也許正是一種社會的寬容。
所以,我認為,當有人無法理解那些深切的痛苦時,不一定是冷漠。那也可能代表,他的世界真的還保有一點光。14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dtOylIXBTq
這樣的無法共情,或許也是一種值得慶幸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