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這是一種弔詭的詭辯:14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VxfJv3oH5G
無論是因為「其他天才都很努力」而要求自己努力,或是因為「有天賦的人努力」而放棄自我,兩者其實都陷入了同一個迷思。
沒錯,像名次、收入這類可以量化的數據,確實能比較出高低。但**「成功」本身並不是一個可以被客觀量化的概念**。14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1DKrRLsHxq
成功可能意味著愛情、健康、事業、心理的平衡與幸福感——而不只是財富或學歷。14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3xavJtQ3HR
我們今天所爭論的,或許不是「成功」本身,而是那種被窄化的成功觀。
為什麼人生的價值只能用錢或學歷來比較?甚至,更該問的是:為什麼我們非得比較不可?
當然,這是一個習慣攀比、喜歡競爭的社會環境,這種價值觀似乎難以完全避免。14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WQyfFVuWpi
但回到核心問題——天才真的是因為「天才」而成功的嗎?我認為不全然。14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rkXfuyB5MD
成功往往仰賴運氣與機運;天賦固然重要,但它不是決定性因素。
那普通人是否模仿天才的行為就能成功?答案也是否定的。14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6uy2kqZVTR
我記得有一篇機率模擬的研究,雖然忘了具體出處,但大意是這樣:14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Zcb0fzksd8
研究者模擬人生中各種選擇與結果,發現智力與努力雖然能幫助人避免失敗,但最終擁有最多財富的人,並不是最聰明的少數,而是「中等聰明但人數較多的一群人」。14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XIYXxtPDUS
原因在於——人多,樣本多,運氣好的人自然也比較多。研究還指出,運氣與避開壞事的機會,對財富累積影響極大。
當然,現實世界比模型複雜得多,有更多變數難以量化。但這也提醒我們:14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k5YkabRZKn
與其一味模仿他人的成功、或在天才的賽道裡與天才競爭,不如先質疑這場競賽本身是否必要。
或許真正的出路,是放下對「唯一成功公式」的執念,回到尋找自己人生意義的軌道上來。
ns3.15.28.86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