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時聽到新手媽媽由懷孕到產後的各式鬼故事,最近較常遇到有關月子中心的爭論。
Oscar 得知老婆有孕後馬上興高采烈替她預約月子中心,好讓愛妻產後由專人協助調理身體,寶寶也有月嫂悉心照顧。本來如此主動為老婆設想堪稱模範老公,偏偏家中有個典型惡婆婆,得知兒子早早為媳婦預約月子中心後馬上發難。
「住甚麼月子中心?錢太多沒處花是不是?你老婆就這麼身嬌肉貴?」
「朋友同事的老婆都住月子中心,有的乾脆請月嫂廿四小時在家侍候,早已不是有錢人專享。」Oscar 以事論事。
豈料母親繼續端出一副惡婆相,「當年我生你也沒住月子中心,還不是照樣把你養得高頭大馬!」
Oscar 不禁心中有氣,「當年你產後便在家帶孩子,我老婆出月子中心後還得回到職場掙錢,誰身嬌肉貴了?況且我們第一次當爸媽甚麼都不會,不然這樣好了,寶寶交給你和爸照顧。」
一聽到顧孩子的責任有可能落在自己身上,那位惡家婆便即時噤聲不再找碴。
有一句話叫「媳婦熬成婆」,指的正是那些家庭地位卑微的媳婦,即使受盡委屈也只能忍氣吞聲過日子;有朝一日自己終於當上了別人的家婆,苦盡甘來可以一逞威風。
「當年我也沒有XXXX」這句話,在母親或家婆這種生物口中說來總是理直氣壯,彷彿全宇宙的道理都站在她們那邊。沒錯,那千真萬確是她們曾經受過的委屈,可是時移世易,當年的逼不得已,如今還合用合理嗎?
難道當年她們得不到的,現在別人也不配擁有?
心理學上有一種叫「補償」(Compensation)的心理防衛機制。補償心理這概念,往往出於過去有所欠缺,因此現在要加倍得到或奉還。舉兩個例子:男生 A 小時候十分羨慕同學經常購入最新款模型,後來 A 家中放置了整整一櫃舊模型玩具,當年買不起的,現在加倍搜購;女生 B 小時候渴望當芭蕾舞家,可惜家中以經濟為由拒絕,待 B 成為母親後即讓女兒習舞學琴,務求自己過去得不到的全數供給女兒。
也不乏 Oscar 母親那一派,當年做媳婦受的委屈一直耿耿於懷,到日後自己當上家婆便將一腔怨氣發洩在媳婦身上 ── 昔日我也是如此這般一路走來,憑甚麼她就受不得?
還是 Oscar 那一句精警:當年沒請月嫂,是因為你們窮,捨不得。現在我很窮嗎?我再省,月子中心這個錢我也願意花,值得花。
說穿了,只是值與不值的問題。
曾經被貼上「不值得」的標籤,因此看不得媳婦被兒子捧在掌心,故百般留難諸多挑剔。
亦因為這個「不值得」的標籤,本來打算備孕的 Cathy 如今卻積極考慮離婚。
事緣 Cathy 不想成為高齡產婦,於是與老公商討生育安排。談及月子中心,老公直接回她說:「月子中心你要住我沒意見,但錢你要自己出。」
開始時,Cathy 以為是因為老公最近換新車所以手頭緊幫不上忙。反正她也有存款,故並不在意錢由誰來出,豈料真正的理由竟是「因為我媽以前生我時都沒住月子中心」。
Cathy 一顆心當下涼了半截。
所以老公不是經濟困難手頭緊,而是覺得她浪費、奢侈、不值得。
從前因為資訊不流通,知識水平偏低,以致人們普遍不了解懷孕生產的風險。如今只要問 ChatGPT,隨隨便便就能列出懷孕期間的健康風險: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壓及子癇前症(Preeclampsia)、貧血、胎盤異常、難產(Dystocia)、產後嚴重出血、感染、產後抑鬱等等。
老公不是沒有渠道去了解老婆懷孕到底要承受和付出幾多,他只是沒想過要關心查探而已。
沉澱數日,Cathy 萌生出離婚的念頭。
見微知著,既然連老婆產後身體受創需要調理這回事也不在意,住月子中心竟視作多此一舉,也就說明老公根本沒有多重視她,還能指望將來互相依靠嗎?
老公認為她小題大作,找兄弟抱怨,沒想到兄弟們都是寵妻魔人,嫂嫂無一不住月子中心,反過來被兄弟教育一番。老公自知理虧,企圖送禮挽回。
回想車子稍微刮花,老公即願意花錢不手軟地拿去維修,卻不肯花在老婆產後修復之上 ,Cathy 著實無法接受自己連一台車也不如。
由始至終,她在意的並非月子中心的錢由誰來付,而是老公「是不為也,非不能也」的態度。
既然這男人絲毫沒想過要體諒妻子懷孕的辛酸,單純覺得「不值得」、「沒必要」、「以前的女生也沒月子中心」,那麼她的結論就是這個男人也不值得付託終身。
若你喜歡這個故事,別忘了留言✏️、點❤️、書籤📌催更🛎為我打打氣📢35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VOUJ1A8uVl
35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CNMhXimvmi
| Threads:琉璃異色貓 | Discord:琉璃室所 | IG:@琉璃異色貓 | Fb專頁:琉璃異色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