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很偶然的情況下,和同事交換了IG,這裏指的是分享生活照的那種私帳,而非創作帳。我想部分作者也有這個「公私分明」的做法,畢竟有時現實生活的傢伙並不知你在寫作或者畫畫,尤其當你在創造一些很糟糕(這裏的糟糕不是負面意思)的東西時,當然是愈少人知道愈好。
說回正題,不知大家追蹤一個朋友時,會否主動查看其追蹤名單,我自己沒有這個習慣(除非那人是在意的女生),但遇過一個會看其他人追蹤名單,並對當中內容指點的傢伙,話說那是數年前香港政治二元對立最嚴重的時期,還在讀大學的我和組員的話題也離不開社會運動,大家表達彼此立場(雖說幾乎一面倒)和分享對社會事件的意見,自不然也會交換社交帳號。說到社交帳號,我做法比較奇怪,為了避免過濾氣泡和回聲室效應,除與自己相同立場的帳號外,我傾向一併關注持相反立場的帳號,好讓頭腦時刻保持分析力,而非一味盲目接收某一方的資訊(尤其本人較懶,有照單全收的可能性),本來這沒什麼問題,直到某天和組員又碰面時,言談間發現原來他把追蹤的人的追蹤名單都仔細地查看了一遍,以確保對方和自己持相同立場,不難想像我正在追蹤的帳號也被他全數得知。沒有強硬的當面對質,倒有一句輕描淡寫:「原來你有追蹤xxx(對家陣營的帳號)啊?」當下是半點難受的,第一我不認為一個人社交帳號追蹤名單能正確反映他對某事的立場,第二我沒想過自己會有被起底的一天。結果分組習作完成後不久,粉絲名單裏那位人兄的身影也一併消失。
好像說得有點遠,但自此之後,如非必要我也不會主動交換帳號。因此數年後的今天,久違地又再交換帳號的我緊張一下也是情有可原吧?(絕對不是因為那位同事是年輕貌美的異性)
題外話,創作帳的話我是十分樂意和大家交換的,畢竟創作世界裏我不用在意同溫層這回事,對於threads公海裏充斥千夏學姊,又或者是隔壁廠的薰子這回事,我樂此不疲。
ns216.73.216.82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