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象概述
人們觀察到,在施法過程中,施法者若懷抱強烈情緒,偶爾會對魔法產生某些難以預測的影響。這些影響大致可分為兩類:干擾與增幅。
此現象並不限於人形生物,部分魔物身上亦能觀察到類似情況。根據研究,這種變化並非來自魔力迴路本身的強化,而可能源自某種尚未被完全理解的「介質」。有學者指出,在此類施法過程中,施法者體內會產生一種異常波動,並與魔法產生共振效應,進而造成魔法的異常強化或干擾周圍的魔力穩定性。
部分學者認為,這種由情感引發的波動可能源於「靈魂」,並將其命名為「靈魂共振」,視為「靈魂魔法」的雛形。然而,由於目前缺乏可重複驗證的實驗數據,此一假說尚未被廣泛接受。
因其具有極高的不穩定性與難以理解性,該現象是否能被視為一種正式的魔法類別(靈魂魔法),至今仍存有爭議。當前魔法界最普遍的看法,則傾向將其視為一種心理與魔力之間的自動反應機制——類似於碰觸高溫物體時縮手的本能反應。
現象特徵
處於此現象影響下的魔法,往往結構極不穩定、但威力驚人,且具有高度的不可預測性。觀察顯示,情緒越激烈,魔法的威力也越強,然而施法者所承受的代價亦隨之上升。此狀態下施法者心智狀態極容易受到反噬,導致施法失控、魔法暴走等等。
言靈作為「靈魂魔法」
有學者認為,東方祕術中的「言靈」是靈魂魔法最明確的體現。與詠唱魔法相比,後者為一種典型的自體魔法(詳見《通用魔法分類》),其核心仍然是魔力,並籍由咒語作橋樑,將體內魔力轉化為特定型態。
然而,「言靈」則似乎能直接將某種「力量」附加於語言本身,使之在語出之際便對環境產生干涉效應,完全跳過傳統魔法理論所需的魔力迴路結構。
不過,若「言靈」真屬靈魂魔法的一環,問題也隨之而來:為何非高等施法者亦有可能發動?抑或在此類魔法中,真正關鍵的不是魔力修為,而是靈魂強度本身?
不論如何,此現象的研究都會開啟魔法理論的全新方向。
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ZilDveCky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