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談談傳統繪圖與AI產圖兩者之間的差異吧。
200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Y8Amo58Yu1
傳統手繪的本質都是能繪出「獨一無二」的畫面。即便有人想去模仿,也會受到手感、理解與風格所影響,這正是「傳統手繪」的魅力所在。
200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f5F6EJG6Oq
就算是電腦繪圖使用者,就算不是使用數位筆,而是以滑鼠等方式作畫。他所繪出的每一個區塊與細節,仍然都是由使用者親自決定與調整,是依照他本人的想法去一步步構築出來的成果。
200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BzjLw1i1tr
相較之下,AI產圖是根據指令與模型生成圖像。在模型與條件一致的情況下,輸入相同的指令就可能得到相似的畫面,甚至是一模一樣。雖能快速產圖,但AI再怎麼擬真,仍是基於資料與算法的模擬,非來自主觀意圖與情感的創造。
200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xdoyghNNsI
關於「AI 繪師」這個稱呼,怎麼取都無所謂,但若講究專業性,還是得想清楚定義才行。就像手工刺繡與機器刺繡,差別明明白白,卻有人硬要搶著說自己是「手工刺繡」。
200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dLydGIGozi
傳統繪圖是「人為主、工具為輔」,AI產圖則是「工具為主、人為輔」。這並非全然否定AI的價值,只是說明兩者在創作上的差異不容混淆。
200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Ny6hx7208o
我們不應模糊「創作」與「操作」之間的分界。關鍵是怎麼定義自己手上的工具,不然工程師設計一個計算程式出來,也不會因此自稱是數學家。
200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I2tLUVN4MJ
目前的AI產圖使用者就像「夜市裡在魚池撈金魚的玩家」,他們認為主要是靠自身技巧才撈到魚,殊不知魚的位置密度和撈網強度,全是魚攤老闆早事先安排好的。
200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MkLiGZQ0az
再說回傳統繪圖,那就像「在大海中靠本事釣魚」,只幫你準備好基本工具,你得自己掌舵、下竿、看天氣,每一步都需要靠經驗與不斷練習累積,才能一直精進和發現更多的驚喜。同樣都叫「作畫」,但實際動手可能是一整片大海與一池撈魚遊戲的差距。
200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hK5y36ZfVY
AI產圖能出什麼圖像,其實關鍵不在「關鍵字」輸入的多花樣百出,是在於後台模組寫得有多強。
200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t8e2ygZZbb
厲害的是後台,不是使用者。若前台的使用者都自稱AI創作者,那麼真正該稱為「創作者」的,應該是後台那群開發模組的人,我想稱他們為「千手千腦創作者」都不為過。
200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nVlqhJt5cw
我想除非有一天AI真的長出雙手,或人類造出一個擁有自主思想能獨立創作的機器人,否則目前AI產圖的能力再強,也不過是被後台程式所框住的產物罷了!
200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73sTB6mgbY
有些AI使用者會說:「這是用 AI 圖訓練的,沒有任何繪師受到傷害。」
200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fBfswVek0P
看到我都想問一句:那你AI圖的源頭是從哪生來的?是給米開朗基羅一塊披薩換來的?又或是說,是你親手畫完十張圖給AI訓練、AI用這十張圖產出二十張圖,然後又用這些圖片自己再進行訓練嗎?
200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SG4hVqKzUv
就算你是用自己的作品訓練模型,然後讓 AI 產出風格類似的圖像。整個過程本質上仍是模型在運算,而非你親手的創作。那已經不再是「創作出的圖」,而是「啟動操作生成的圖」。
200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TeMROKoiTM
沒人說不能使用AI產圖,法律也沒規範使用會怎麼樣,我也支持AI產圖,AI動畫等技術性的發展,因為它們可以讓一些想拍電影卻沒有經費、或不擅畫畫又沒時間練習的人,都有機會實現原本難以完成的創作構想,這是一件很可貴的突破,但還是該區分是否為「創作」這個名詞。
200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Oe1xYhMAUf
最後,總結——
200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M8o0tKUIbH
動手畫圖叫「創作」,輸入指令那叫「操作」。「創作」本意是無限,「操作」本身是有限,這是它們本質上的差異。
ns216.73.216.82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