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等等我啊伯約...」尹賞慌張地自樹林中駕馬奔馳而出。
「方才真的好險...」姜維喃喃自語道。
經過近一個時辰的鏖戰,尤其對上趙子龍,姜維顯得格外疲累。不過此時姜維的心中,或許仍停留在方才對戰的情境內,享受純粹的武人樂趣。姜維默默的微笑,暗暗慶幸自己當初鼓足勇氣,向趙雲奔去,向那位傳奇武將奔去。
「伯約...方才刀光劍影的,活生生嚇了我一把...」尹賞似乎仍未從驚懼中抽離。
「不過我們的計畫成功了,不是嗎...哈哈哈哈...就叫尹兄平時多多鍛鍊,瞧你現在連馬也騎不好。」姜維則是揶揄了尹賞一番,尹賞顯得格外尷尬。
「倒是你,憑著血氣之勇和對方拼命,卻有想過萬一發生意外,你年邁的老母親該怎麼辦?」尹賞試著反駁姜維,也連帶提及他們的往事。
——
天水姜氏,自古便是當地望族,據傳姜維的伯父、先祖都有領兵的軼事,在氏族階層旺盛的漢末,姜家也能勉強躋身於其中。由於胡漢雜處的關係,河西一代自個兒融合了雙方特色,民風剽悍。漢末時,天降災禍民不聊生,河西地區自從北宮伯玉起事與黃巾軍起義後,維持近一甲子的和平再也不回頭了。後來經歷了董卓、邊章、韓遂、馬騰、馬超、宋建等勢力的割據,對姜家而言,多年的戰亂導致人丁凋零,姜維之父姜囧亦殉難於與羌人的戰爭中。
公元二一三年,潼關之戰結束後兩年,期間試圖東山再起的馬超浩浩蕩蕩殺入天水。涼州刺史韋康協同軍民守冀城,並且向鎮守在長安的夏侯淵支援,卻被馬超擊敗。一年後,逐漸支持不住,遂以不殺害城中百姓為條件與馬超講和,怎知馬超入城後背信而殺之。素有威信與美名的韋康慘遭毒手,讓天水人民群起憤慨。城中暗潮洶湧,楊阜與姜敘為了驅逐馬超,正私底下招兵買馬,姜隱也加入其中。
「大哥,你真的要去打仗嗎...?他們...都是不好惹的羌人啊...」姜維語帶嗚咽的說著,心中盡是想像馬超的殘暴與兇猛,更多是害怕自己唯一的哥哥再也回不來了。
「弟啊,你可還記得去年的慘案,當時刺史大人為了保全天水臣民,不得低頭向那賊人馬超談和,奈何馬超那不講誠信的賊子...回過頭把刺史和太守都捉個去了...」姜隱彷彿仍未能走出當年的遺恨,散發出不殺馬超誓不苟活的意志。
「弟...我很抱歉...請一定要好好照顧母親...」姜隱拋下這段語重深長的話,隨手留下一串墜鍊,策著馬跟隨楊阜去了。
當時,在姜維眼中的姜隱不再是當初把自己呵護備至的大哥,而是壯烈赴死的偉人。姜維知道,為了剷除馬超,這是光榮的,但他也清楚大哥此行,凶多吉少。
後來,楊阜、姜敘率領起義軍於鹵城起事,馬超南下進攻,冀城軍民奮起殺盡馬超的眷屬。馬超大怒,直衝城內恰巧對上楊阜、姜敘、姜隱等人。這次的起義,表現出隴西地區對涼州軍閥的不滿,尤其是無信又殘暴的馬超。這場戰爭的代價過大,楊阜受馬超創傷、姜敘則是逃向長安請求支援,而姜隱則沒那麼好運,力戰而歿於馬超槍下。
馬超的逃離,迎來了暴風雨後的天晴,還有護軍將軍夏侯淵和張郃的軍隊。
換來了和平,姜維則是失去了替他遮風擋雨、陪伴他成長的巨人。只剩下自己與母親兩人,每當聽見母親在夜裡偷偷為了大哥而啜泣,姜維也宛若刀割如心。由此,姜維暗暗許下承諾,一定要保全自己的性命,好好照顧母親。
——
「或許...這是永存心中的悸動吧...」姜維拿起項上的墜鍊,只見上面刻了一字「阜」。
ns18.190.25.53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