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近聖誕,這個時節總讓人想起火雞、聖誕老人、禮物、派對,似乎很少人會起主角──耶穌。在商業社會的消費主義底下,烙印在我們腦海中的,只有消費、購物。493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Tbgn261rWz
493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tJfCBRTA0Q
然而,我率先想起的是「白色聖誕」,極怕寒冷的我、不外向的我,未曾試過在香港以外的地方度過聖誕,因而對雪一無所知,但書本中記載的「雪」,就有很多了。第一則是記於《世說新語》中,謝太傅考侄兒侄女的耳熟能詳故事。謝安問:「白雪紛紛何所似?」
493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UlFtMn863x
侄兒謝朗答道:「撒鹽空中差可擬。」侄女謝道韞答道:「未若柳絮因風起。」
493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MMfL9LKPVW
兩者回答,何者為佳?後世一致認為「未若柳絮因風起。」為佳,為什麼?謝朗所答之句似跟謝安問答,未似成詩;兩者意象上有什麼分別呢?撒鹽的話,是人為,而鹽未必飄得起、吹送到遠處,也許很快就回到地面;柳絮的話,同是自然,能飄送,意境上也很唯美,直是恰好配成一句詩句,故此謝絮才確實很有才。
493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J70G5GXGBz
另外一篇則是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不要見到是唐詩,就以為一定是格律詩,其實這首詩並不是律絕,而是一首古絕,因為有規定格律詩須依平聲韻,所押的滅、雪皆入聲字,那麼這詩所呈現的雪景是那麼荒蕪、杳無人煙,想講的是什麼?不就是雪的白,我孤身一人的清高,苦無知音啊,「舉世皆濁我獨清」這樣的一種慨歎而已。
493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7T7FqDgRZ0
還有一篇,就是張岱非常著的小品文《湖心亭看雪》,這小品文的價值大概要借蘇軾評論王維作品的一句話:「味摩詰之畫,畫中有詩;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這篇《湖心亭看雪》簡單幾筆就寫出點、線、面,景色與《江雪》相近,卻多了點人氣,還有酒可以喝。
493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6wOsnEXR5Z
外遊散心,堆雪、賞雪自是賞心樂事;留在消費掛帥的城市,一天到晚,一年至終,商品換個推銷方式就是應節禮物了,能負擔的便去遊埠,未能負擔,嘗試浸淫於文字當中,尤其古典文學,你會發現越讀越有味道。493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tNB1OLAa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