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兒子分別後,張璡離開餐廳,在紅磡站搭乘港鐵返回深圳,在車廂裡他戴上耳機,一邊收聽香港電台的網絡直播,一邊打開手機微信。考慮到兒子兩天後從香港紅磡出發,去佛山最便捷的途徑當然是在九龍站搭乘高鐵直達廣州南站,而他本人則可駕車在高鐵站迎接,如此張璡便發微信給小松:「我們會在週四中午過來佛山,妳選去哪裡吃午飯吧,最好找個方便停車的商場,決定後再告訴我好嗎?」
凌小松回覆:「好的,我先想一想。」
好不容易安排妥當,張璡呼了口長氣:「👌那麼我們就到時見面了。」放低手機,張璡心想自己還有兩天時間可以準備。
這時候耳機傳來,張璡正在收聽的香港電台播出新聞報道,說警務處、消防處、醫管局及港鐵代表召開聯合記者會,重申8月31日當晚於港鐵太子站警員制服示威者的事件中無人死亡。
報導說港鐵車務營運總監首度公開26張閉路電視截圖,顯示救護人員先後在油麻地站及荔枝角站將10名傷者送院。然而港鐵提供的截圖只能顯示救護人員出入港鐵站時間,無法證實當日太子站內的傷者人數,亦無披露當晚11時10分觀塘線及荃灣線服務暫停,至凌晨12時54分港鐵安排特別列車接載傷者期間,關鍵兩小時內三號及四號月台的情況。被問及港鐵會否考慮公開完整的閉路電視片段,代表說因涉及很多私隱問題,港鐵須要謹慎處理,最後強調會保留相關車站閉路電視片段三年,以便後續調查云云......
聽完這則新聞後張璡搖頭歎息,心想這場羅生門也不知該如何才能平息。一方面張璡不相信衝突當晚在太子站真有死人,對坊間謠傳政府隱瞞死者的說法嗤之以鼻。這倒不是因為張璡覺得香港警察菩薩心腸,而是他明白到事情牽連太廣,參與及目睹事件的人又太多。從指揮到執行,運輸到保密,要做到滴水不漏去隱瞞事件中有人死亡,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任務,故此也不會有任何理性的領導人會肯擔這風險。
但在另一方面,張璡也相信事發當晚的閉路電視畫面必然暴力殘忍,若將影像公開,除了會令輿論譁然,更會令本已對警察不滿的市民更添憤怒與仇恨,令如今動盪的香港局勢火上澆油。
張璡想起了一句古語:兵者,凶器也,聖人不得已而用之。
為什麼古人會認為武裝力量是一種凶器?除了因為它會引至人命傷亡外,張璡覺得,也因為武力對抗所掀引的情緒反應是難以預測的,其後果便總是吉凶難料。
總之張璡知道,港鐵代表剛才在記者會強調的所謂私隱限制,都是胡說八道。
張璡捫心自問,這時候他應該支持讓港鐵公開當晚的所有閉路電視片段嗎?他發覺自己很猶疑,內心很矛盾,他甚至不確定自己從小到大被灌輸的價值觀念是否為真。
真相與正義真是無條件必然掛勾的嗎?
正當張璡胡思亂想之際,另一則新聞又從耳機傳來,說香港首富李嘉誠呼籲,他希望年輕人能夠體諒大局,而執政者亦能夠對未來主人翁網開一面。
ns18.117.227.191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