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將計就計 鰥夫寡婦
旭日東昇,晨曦微光照進太和殿,寢室充滿淡淡花香,王遺女正為太皇太后打扮妝容,張祐提高嗓門道:「南齊外交使臣兼驍騎將軍劉纘覲見!」
英俊挺拔的劉纘走進寢室,張祐、王遺女立刻退出並關門,太皇太后刻意打扮的風情萬種,熱情牽著他的手一起坐在椅子上道:「咱們已好久不相見,你每次都隔那麼久才來看我,害我老犯相思病,都想死你了。」
劉纘摟著太皇太后道:「我在南齊朝思暮想都是聖后殿下的一顰一笑!此次進獻南齊稀世珍寶黑珍珠給聖后殿下。」
太皇太后笑盈盈收下道:「女人天生喜歡珠寶為自己心愛的男人打扮。」
劉纘深情看著太皇太后道:「我們先談正事吧!
太皇太后頭靠在他結實的胸膛道:「好!我們先談正事。」
劉纘道:「南齊自從開國君主蕭道成去世,由其子蕭賾繼位崇尚節儉,與聖后殿下一樣儉樸,勤政愛民,此次奉皇命期望兩國簽下和平協議停止征戰,化干戈為玉帛,和平友好邊境,特派使臣來貴國議和。」
太皇太后倒一杯茶給他道:「你都親自出馬來當說客,當然要給足你面子呀!不過,你要答應我一個條件。」
劉纘道:「只要能促成兩國和平,聖后殿下要什麼條件盡管開出來。」
太皇太后拋媚眼道:「你對我的誕辰日、儉樸習性都瞭如指掌,可見在南方的你一直心繫北方的我。你必須常來看看我,以解相思之苦。」
「我當任外交使臣出使魏國已有八次之多,只要兩國無征戰和平相處,必常常來探望我的心頭肉呀!」
「既然兩國邊境和平,不如開放民間往來如何呢?」
「魏國在太皇太后臨朝稱制多年,農商發達,經濟富裕,金玉視如泥巴賤物,若開放民間往來,齊國百姓一下子湧進魏國,恐怕魏國一時無法安置,易造成動盪紛亂,此事要三思而後行,容我回齊國向蕭賾皇帝稟告,就此事兩國再研議。」
「兩國人民往來涉及探親、商貿、農業、習俗、文化、學術等交流,既可促進繁榮又可穩定政權,何樂而不為呢?無論如何,我等待你的好消息,你可別讓我失望了。」
劉纘摟著太皇太后道:「我一定盡力而為,努力促成兩國人民往來,我也可以常常來看聖后殿下。」,兩人相視而笑。
太皇太后起身坐在古箏旁道:「咱們合唱一曲《青台雀》吧!」
劉纘道:「這首《青台雀》已從北方留傳至南方了,描寫一位多情女子的傷春悲秋,有憧憬期待,有悲傷落寞。這名女子就是聖后殿下在影射自己嗎?」
太皇太后笑盈盈彈奏,兩人一起合唱:「青台雀,青台雀,緣山採花額頸著。青台雀,青台雀,念君織機時時錯。青台雀,青台雀,珠繩絡翠春衫薄;青台雀,青台雀,丹履剗卻碎金箔。青台雀,青台雀,平城山頭寒落索。」
太皇太后接著彈奏《勸戒歌》,劉纘興致高昂大聲歡唱,連唱《中山王樂》、《敕勒歌》、《李波小妹歌》、《捉搦歌》等好幾首大魏地方民歌。
最後,劉纘道:「美好時光總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明天將回齊國,感謝魏國賓至如歸的招待。」
太皇太后起身雙手環抱著他的腰身,頭貼在他的胸前道:「你一離開我又犯相思病了。」
「我何嘗不是呢?天下無不散的筵席,人生總在聚散離合中遊走,飽嚐喜怒哀樂,後會有期,珍重再見。」,劉纘親吻太皇太后的額頭,依依不捨離開太和殿。
----------------
太皇太后命張祐道:「宣李沖覲見!」
不久,李沖穿著漢服匆匆走進太和殿,道:「主客令李安世真不愧是見過世面的美男子,打腫臉充胖子,將國庫金銀珠寶拿出來修飾門面;牛皮吹得臉不紅心不跳,將大魏經濟富裕的假像,發揮得淋漓盡致;瞞天過海把各國外交使臣唬得一愣一愣,都對我大魏國肅然起敬,不斷詢問臣施政策略。他們回國必將這番所見所聞大肆宣傳『人家的金玉比我們家的瓦礫還不值錢』,肯定上至皇帝下至草民都知道大魏國力強盛,不敢無端再來侵擾邊境。」
「『太和改制』推行不久,國家稅收增加,百姓有田耕作,農業商貿剛起步,此時不宜與鄰國再陷入連年征戰,南齊正好派遣使臣劉纘前來議和,並沒有要求收回淮北之地,完全符合大魏的利益,本宮同意與南齊簽訂和平協議。」
「南齊建國不久,蕭賾繼承父親蕭道成開明作風,以身作則,崇尚節儉,反對奢靡,並與鄰國保持邊境和平。而我大魏國正大力整頓吏治,嚴懲貪官,固結民心,此時不宜興兵作戰。南齊未要求歸還淮北失地,為兩國和平之議提供良好條件並展現誠意,確實符合兩國利益。」,李沖道。
太皇太后倒一杯茶給李沖,自己啜一口茶微笑道:「沖郎,南齋三番兩次派遣使臣劉纘用『美男計』來迷惑我,提出議和之事,當下將計就計答應劉纘,但攸關兩國大事,仍想再與愛卿再三確認可行嗎?以免真的中南齊的『美男計』」
「聖后聰慧伶俐不可能中『美男計』,這種三腳貓功夫一眼就被識破。反而是劉纘中了『美人計』,還洋洋得意回國討封賞。」
「沖郎,對兩國民間開放交流,有何看法呢?」
「讓兩國百姓先接觸是好事,為將來南北統一舖路,但此事南齊絕不會應允,因為南方自從永嘉之禍,東晉大量北方士族,南下江南落地生根,史稱『衣冠南渡』,南方局勢一直動盪混亂,且南齊剛滅劉宋不到十年,政權未穩定,很難吸引北方百姓南移;相對的,大魏在北方已屹立不搖百年,國力富強百姓生活安定,令江南人羨煞不已。一旦開放南北交流,虛實馬上見真章,無法瞞天過海、欺騙世人。我大魏應趁南方混亂之際,盡量減少對外征戰,只要政治清明,德澤廣被,使境內的人心悅誠服,境外的人紛紛歸附,泱泱大魏國必能近悅遠來招攬天下百姓。」
「沖郎與我心有戚戚焉,南齊蕭賾不會同意開放民間往來,援例每年互派外交使臣往來,邊境疆場無戰事,當務之急繼續推動漢化政策,為皇上將來親政打下厚實基礎,也南北統一奠定堅實大業。」
「轉眼之間,皇上已二十歲了,無論品德、學才、朝政、軍國大事等,都展現出雄才大略、文武兼長、絕頂聰明,不枉費聖后含辛茹苦教養成才。皇上非常有文采,擅長寫各類詩、賦、銘、頌等文體,文思敏捷,興致一來馬上寫好一篇文章,,頗有大文豪之姿。」
「皇上真是個好苗兒,文采非常好,不輸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三人,現在詔書、文誥不用請中書省的中書令、中書侍郎起草,都由皇上親寫,寫完後由宦官述誦一遍,一字不改,馬上抄送,昭告天下。我應該釋放部分權力,讓皇上慢慢磨練,為將來親政作準備,尤其朝野如何權宜妥協達成權力平衡,需要經驗與智慧的累積,才能遊刃有餘。」
「聖后殿下是權力制衡的高手,皇上從小在您身邊歷練學習,潛移默化必是箇中翹楚。」
太皇太后打開梳妝台的櫃子取出一個袋子,放在他的長袖內道:「這是一些價值不菲的珠寶賞賜沖郎,聊表對太和改制的貢獻,尤其三長制出自沖郎的巨擘,往後仍須借重長才輔佐皇上。」
李沖拱手作揖道:「謝聖后殿下恩賜,臣必如諸葛亮輔佐劉備,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皇太后頭靠著李沖的胸膛道:「朝堂上有一群才能卓越的股肱文臣,邊疆有驍勇擅戰的鎮將,朝政清明軍事強盛,歷代從未有如此榮景,拓跋鮮卑從名不見經傳的少數遊牧部落,經過百年胼手胝足、一步一腳印,逐漸走向泱泱大國,今日看到萬國朝貢、朝拜稱臣,感到一切辛苦都值得。」
李沖摟著太皇太后的肩膀道:「讓皇上踩著聖后殿下漢化的腳步繼續前進,大魏從此走向盛世。」
孤男寡女共處一室,禁不起昏暗的誘惑,燭台熱情舞動火焰,兩人終於情不自禁擁吻,李沖環抱太皇太后道:「臣身份卑微實在配不上金枝玉葉的聖后殿下,更不該僭越冒犯,但實在無法克制情慾的誘惑,恕臣無能,請殿下懲戒。」
太皇太后輕撫他臉龐道:「沖郎喪妻二年餘,我喪夫二十餘年,再尋找伴侶共度餘生,有何不可呢?人死無法復生,天下的鰥夫寡婦難道都要受漢族禮教的束縛與別人異樣的眼光,孤苦走完一生,才對得起別人對自己的期待與要求嗎?若真是如此的話,最對不起的人就是自己。我有血有淚,愛恨分明,不要別人為我戴上貞節牌坊的后冠,我只想與自己心愛的人共度餘生,人生苦短,還要空留餘恨嗎?勇敢接受彼此相知相惜的情愫,不必憂讒畏譏,即使冒天下人之閒言嫌語,我也要忠於自己的感受,忠於自己的情愛,沈醉在愛人與被愛的幸福之中。」
李沖使盡渾身力氣緊緊抱著她,幾乎要壓碎她的骨頭道:「聖后殿下真是女中豪傑,巾幗不讓鬚眉,臣佩服無體投地。」,兩人再次盡情的擁吻。
ns3.136.19.165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