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納權臣女 賜婚和親
白整幫拓跋宏卸下龍袍換上常服問道:「陛下何時開始讓嬪妃侍寢呢?」
「你為什麼那麼著急呢?」
「陛下不是奴才著急,是太和殿的大小主子著急,還有三十一位嬪妃望穿秋水,時常向奴才打聽陛下的嗜好與癖好,總要給人家一些交待嘛!」
「從明日開始,按照月亮的陰晴圓缺輪流侍寢,每隔五日侍寢一次,雨露均霑讓每位嬪妃都能被朕臨幸吧!」
「陛下已三年沒有誕下子嗣,皇嗣血脈乃關乎國家存亡的大事,每隔五日侍寢一次太長了,若改成每日侍寢一次嘛!又怕陛下國事繁忙吃不消。奏請改為每隔兩日侍寢一次,彌補三年的遺缺,加快繁衍大魏皇嗣。」
拓跋宏一面寫字一面道:「隨你安排,若嬪妃說不公平,一切唯你是問。」
白整翻白眼道:「這皇上的家務事,清官都難斷家務事,何況奴才是個閹人!豈能唯我是問呢?」,拓跋宏沒理會白整繼續寫字。
「陛下又給林貴人寫《悼亡詞》嗎?」
「嗯!想念她,就為她寫下一篇篇的詩詞歌賦;悼念她,是朕最好的療癒方法。」
寒風颯颯如針刺骨,雪花飄落山川大地舖上軟綿綿厚厚的白霜,太皇太后牽著皇長子走進太華殿,穿著厚重、綁兩條辮子的皇長子,對空曠的大殿擠滿排列整齊的文武大臣感到好奇,兩顆大大的眼珠子像玻璃珠不停轉動,掙脫太皇太后的手到處亂跑,時兒躱到輕紗帷幔之後,時兒跑出來大聲歡呼,自己玩得很興奮快樂,朝堂大臣都感到訝異,私下竊語
「皇長子怎麼來太華殿朝議呢?」
「要立皇太子嗎?」
「又要黜廢皇帝,另立皇長子為新君嗎?」
「兩位皇子都四歲了,至今還未取名。」
「二聖暗鬥較勁,你不要嬪妃侍寢,老娘也不給皇子取名。」
「獻文帝出生十八個月被立為太子、皇上出生二十二個月被立為太子,皇長子都已經出生三十八個月還未冊立為太子,林貴人白死了嘍!」。
拓跋宏忐忑不安,勉強露出慈祥的笑容道:「皇長子乖乖!過來讓父皇抱抱。」
「不要!我要太皇曾祖母抱抱,她會給我吃糖葫蘆。」
「本宮今日下朝要帶皇長子到永寧寺拜拜,適逢歲末祈福天下無災無難,百姓安居樂業。張祐備四馬金根車,先把皇長子帶到殿外等候。」
剛升遷秘書丞李彪道:「皇長子已四歲,迄今仍未取名,皇子教育攸關大魏的興衰,臣斗膽奏請為皇長子取名,並延聘太傅嚴格教育,盼能成才成器。」,拓跋宏睜大雙眼看著李彪未語。
拓跋丕率性道:「皇長子、皇二子遲遲未取名,總不能以『無名氏』一直叫兩位皇子,成為天下之笑柄。」
太皇太后思考一下道:「應眾卿要求,皇長子取名為拓跋恂,天下大赦。皇二子取名為拓跋恪。」
拓跋宏馬上起身拱手作揖下跪行大禮道:「感謝聖母聖后為皇長子、皇二子賜名」
「皇兒平日除了處理朝政大事外,別忘了要負起繁衍子嗣的重責大任。」
「兒臣,謹遵聖母聖后的教誨努力誕下皇子,克盡傳宗接代之責,綿延子嗣興盛大魏。」。
太皇太后道:「李彪是不可多得的賢才,接待外國使節軟硬兼施,致力維持大魏尊嚴,現又直言不諱為皇長子取名,延聘為太傅,不枉李沖推薦人才。」
李沖拱手作揖道:「李彪為人耿直剛毅,學富五車,著作頗多藏諸名山,奏請秘書丞李彪與著作郎崔光撰寫大魏國史,現以『時』為主,詳撰『一國之政體』的編年體,改為以『人』為主,詳撰『一人之事蹟』的紀傳體,可結合豐富的記言、記事,包羅萬象,分門別類方便後世尋找史事。」
太皇太后道:「太武帝朝發生震驚朝野的『國史之獄』慘案,大臣崔浩被株連九族,北方大家族冤死者眾,現在撰寫國史除了秉筆直書之外,倘有失皇家顏面的大事,盡量淡化或修飾處理,勿再重蹈覆轍。」
李彪拱手作揖道:「身為史官應以秉筆直書為己任,不畏生死,忍辱負重,以求取信於當代,流傳於後世。」
太皇太后略微不悅看了李彪一眼道:「皇上下詔大魏《國史》改為紀傳體。」
「兒臣遵旨!」
太皇太后向拓跋丕眨眼微笑道:「皇上子嗣太單薄,目前僅有皇子二位、皇女二位,本宮甚感憂心發愁。」
拓跋丕道:「皇上正值春秋鼎盛,再納後宮嬪妃為皇室誕下龍種,聽說使持節侍中、鎮東將軍、青州刺史的羅雲,有一女初長成,品貌端莊;昌黎王、駙馬都尉、太傅、洛州刺史的馮熙有二女,剛滿十四歲婷婷玉立;剛進爵隴西公、遷尚書僕射[1]李沖有一女才貌雙全,她們都是出身高貴的女子,有豐厚的家學淵源,願敬獻聖上充盈後宮,皇嗣可開枝散葉。」
「皇兒再納王公大臣的女兒為嬪妃,為皇嗣開枝散葉,如何呢?」
「聖母聖后統領後宮多年,打理得井井有條,兒臣一心一意治理朝政,有關再納嬪妃之事,一切聽從聖母聖后的安排。」
「皇上如此孝順,本宮為皇上再納嬪妃,馮熙二女分別為左昭儀、右昭儀,羅雲之女為夫人,李沖之女為夫人,擇日進宮冊封。」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拓跋宏面無表情接受眾臣的祝賀。
拓跋丕又道:「南朝劉宋亡國的皇族後裔劉昶,北逃投降我大魏,被封為宋王,任侍中、征南將軍、駙馬都尉,先後尚[2]武邑大長公主、建興大長公主、平陽大長公主,其嫡子劉承緒為大長公主所生,適婚年齡,劉昶為其子求尚彭城長公主。」
李沖道:「宋王劉昶為南朝皇宗近親,其子劉承緒人品極佳,多才多藝,可惜……」
「可惜什麼呢?」,拓跋宏急切問道。
「劉承緒從小身體羸弱多病痛,脊骨彎曲,外貌形象不佳,但學問淵博,通曉古今,為人謙和有禮,品性道德佳。」
「只有膚淺的人才會以貌取人,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藉由聯姻強化拓跋氏與劉氏的皇族關係,可換取劉宋皇室歸附我大魏,為將來一統天下舖路,本宮賜婚劉承緒尚彭城長公主。」
「聖母聖后是否先問彭城長公主的意願呢?」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大事由父母長輩做主。古今中外皇族子女,沒有選擇婚姻的自由,只能以聯姻來停止戰爭、摒棄仇恨,建立兩國的和平親睦關係。」,太皇太后提高聲調道。
「感謝聖母聖后的教誨!」
「退朝!本宮要帶皇長子拓跋恂到永寧寺為天下蒼生祈福。」,隨即走出大殿,拓跋宏與大臣們起身恭送太皇太后。
[1] 尚書僕射,尚書省的副官,尚書令為虛職後,尚書僕射成為尚書省的長官,唐朝初年和北宋後期成為名副其實的首席宰相。
[2] 古代封建王朝,娶皇帝的女兒稱尚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