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父子不識 不言人惡
午時,日正當中太陽烘烤大地,太極殿漢白玉臺階下方,兩側位列汗流浹背的文武百官,元宏穿著林文繡親繡的龍袍、冕冠,腰部繫上兩塊一組晶瑩剔透的千手觀音玉珮,坐在正中間的龍椅上,皇太子、皇子女、嬪妃、親王依尊卑列位坐下等候,眾人揮汗如雨紛紛道:「吉時已過,新皇后怎麼還沒出現呢?」、「南方天氣真的好熱,快曬成肉乾了。」
元瑤低聲自言自語:「繼皇后耽誤冊封的良辰吉時,一定會觸黴頭遭厄運。」
坐在旁邊的元勰道:「六妹,帝后大喜之日,勿瞎說八道。」
元瑤貼近元勰的耳際道:「我才沒瞎說九道唄!她入主中宮之後,後宮永無寧日了,姑嫂要大鬥法囉!六哥等著看吧!」
元勰搖搖頭微笑道:「我沒興趣觀看!」
此時,四歲的皇六子元悅與皇七子元恌活潑好動不受控制,跑到正在閱讀《孫子兵法》的元宏面前玩耍,他溫和看著兩位可愛的幼子,放下書簡俯身左右手各抱一位皇子,元悅好奇看著元宏道:「你是誰呢?」
「你又是誰呢?」
「你先猜猜我是誰?猜錯了,我再告訴你,我是誰。」
「我猜你是皇七子元恌。」
「你猜錯了!再猜一次,哈!哈!哈!。」,兩位小皇子齊聲道,稚氣紅嫩的圓圓臉龐笑得很燦爛開心。
羅夫人與鄭充華兩位嬪妃趕緊走上前道:「臣妾疏於管教皇子,冒犯皇上的天威,請陛下恕罪。」
「朕日理萬機,疏於陪伴皇子女,可悲的是父子相見卻不相識,妳們何罪之有呢?都平身吧!」,元宏與兩位小皇子一面玩耍一面等候皇后的封大典,盡情享受忙裡偷閒的天倫之樂。
在眾人引頸期盼下,終於鳴炮奏樂,李彪手持代表皇權的節杖,引領盛大儀仗隊伍來到太極殿前,走上臺階雙手捧著節杖交給宦官,皇后馮月華穿著繡滿雉羽的禮服,頭戴龍鳳花釵冠,掛著金鑲珠翠耳墜,臉上貼著高貴的珍珠,打扮得珠光寶氣雍容華貴,在六位女官的陪伴緩慢步出安車,一步步走上太極殿的臺階,經過文武百官、嬪妃、皇子女、皇太子,最後嬌羞面對元宏。
劉騰大聲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惟君臨天下,上天眷佑,太和二十一年七月初九於太極殿冊立武公馮熙之次女馮月華為皇后,朕親御躬授寶冊、寶璽。」,元宏遞交金色的寶冊與寶璽給馮月華,明艷動人的馮月華難掩喜悅心情,與元宏一起在太極殿廣場高臺階上,接受文武百官的跪拜齊聲道:「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皇后千歲千歲千千歲」。
冊封大典結束,元宏道:「朕回式乾殿與朝臣商議軍國大事,在清徽堂賜國宴結束,再回顯陽殿與皇后舉行合巹禮。」
「怎麼沒看到萬國派使節團來祝賀呢?」,馮月華道。
「朕下令冊封皇后儀式採簡單隆重,不舖張不浪費,撙節開支,僅宴請皇族宗室、王公大臣,不宴請外國使節團。」
馮月華心涼了一半道:「臣妾冊封左昭儀時,可以與皇上聯袂出席晚宴,現在冊立皇后竟然要待顯陽殿裡獨守空閨,不能與皇上聯袂赴國宴,真是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不如偷不著!」
元宏臉上泛起一絲不悅道:「大喜之日,黃口孺子口無遮攔。皇后是嫡妻,左昭儀是妾,尊卑不同,禮儀不同。朕以身作則推行漢化革新,新娘應嬌羞含蓄待在洞房裡,等待夫婿宴客結束回房舉行坐帳禮、合巹禮,所以皇后不能與朕共同出席國宴破壞禮制。」
馮月華道:「禮制是人訂的,陛下是萬人之上的皇上,難道不能改嗎?」,生氣走下臺階搭乘安車回顯陽殿,元宏不悅望著她遠去。
元宏召集李沖、元澄、李彪、元禧、元勰等近臣至式乾殿商議軍國大事,大廳前懸掛一張大圖誌,咸陽王元禧道:「陛下,今日是您的大喜之日,豈能因國事而冷落皇后呢?」
元宏道:「朕以天下事為重,國事次之,家事為輕,發兵南齊在即,外有南方惡虎擋道耀武揚威,內有反漢化叛軍不停作亂,國事如麻,哪有時間搞兒女情長之事,皇后入宮多年,嫻熟後宮事務,由她來打理,朕第三次御駕親征,才能無後顧之憂。」
元宏指著圖誌道:「大魏已從平城遷都洛陽,逼近淮水、漢水,軍事戰略的重心已南移到江淮一帶,距南齊邊境近在咫尺,離北邊六鎮邊疆甚遠,只能調中原兵力來防衛南朝之駐兵,軍隊部署、軍糧供給、軍事指揮都必須作巨大調整與變化。咳!咳!朕身為帝王若只知在皇宮帷幕裡紙上談兵,不能御駕親征鼓舞士氣,其後果不堪設想,這是朕絕對不能容忍之事。此次是朕第三次御駕親征南齊,欲經赭陽、南陽,親率軍師圍攻新野,挺進至襄陽樊城、鄧城。」
66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vNJWERibgJ
元澄頗不以為然拱手作揖正要開口時,元宏怒瞪道:「叔叔一副驕傲的模樣,又要諫言反對南伐大策,朕極為反感,已不少人遭到解官奪職,今日是朕大喜之日,不要哪壺不開提哪壺,好嗎?」,李沖拉住元澄的手肘示意不要再勸說。
夕陽西下染紅大地,遠處山巒披上晚霞的綵衣,天邊蒼穹漸漸拉下黛黑的天幕,元宏在清徽堂舉行宴會款待王公大臣,宮廷樂師演奏《勸戒歌》,元宏道:「《勸戒歌》三百餘章是文明太后為皇家弟子親自填詞譜曲的兒歌,朕自小就會哼唱,它簡淺易懂,非常適合皇家貴族子弟學習,爾後《勸戒歌》改為皇宗學必學之歌;《中山王樂》是頌揚中山王王睿的豐功偉蹟,適合民間樂坊傳唱,爾後國宴只演奏《真人代歌》軍樂,宏揚鮮卑先祖創業的精神,後代子孫不能忘本,要傳承發揚光大。」,樂師馬上演奏《真人代歌》,絲竹管弦韻悠揚,元宏與眾臣一齊歡唱,氣勢磅礴,雷霆萬鈞,聲勢浩大為宴會拉開序幕。
元宏對王公大臣道:「以前在北京平城時,文明太后對朕非常嚴格,派左右中官長期監視朕的一舉一動,他們為了賞賜不惜挑撥離間,朕經常受到嚴厲的杖罰,只有楊播、楊椿、楊津、楊順四兄弟,十多年來,從不道是非不揚人惡,勸和我們母子,賜酒!」,元宏高舉酒杯與楊氏兄弟對飲。
二弟楊椿道:「北京之日,太后規定十日要密報陛下一事,許多受太后口諭秘令的好事者、貪財者,為了賞賜不停構陷謠言,兄長楊播經常告誡我們不能道陛下與太后任何一方的是非,更不能造謠生事端,即使被太后杖責,也絕不輕言論人惡,我們始終秉持謹言慎行。」
楊播道:「我們兄弟堅持不傳話、不道是非、不揚人惡,當時沒有『秘報功績』也沒有賞賜品,還經常被太后嫌棄責怪,但最終因『不言人惡』蒙陛下賞賜,可謂苦盡甘來,正義總是遲到,但它絕不缺席呀!」
元宏再次高舉酒杯道:「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楊氏兄弟是大魏的忠臣。」,四兄弟舉杯回敬。
ns3.138.178.107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