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雄才韜略 江山有夢
彭城王元勰大步走進式乾殿,元宏手執《孫子兵法》看著他道:「此次南伐大策,朕欲借重六弟的長才任中軍大將軍。」
元勰拱手作揖道:「兄弟血緣親疏遠近,親戚眷屬厚薄濃淡,都應一併適用,這是自古以來的治國之道,臣弟何德何能呢?承蒙陛下一再提攜,頻繁的勞煩聖上施予恩寵,實在受寵若驚,於心不安呀!
以前三國時代,陳思王曹植上奏書請求魏文帝曹丕,自請攻打吳、蜀兩國,曹丕不允許。臣弟卻不請自得,與曹植相較真是天差地遠,天壤之別,為何命運的順境與逆境相差如何遙遠呢?」
元宏哈哈大笑牽起元勰的手道:「賜坐!曹丕與曹植兄弟兩人因才氣名利而相互嫉惡如仇,朕與六弟是以道德而相互信任親密!」
元勰道:「陛下是否考慮由其他兄弟任中軍大將軍呢?」
元宏來回踱步道:「朕思慮過眾多人選,二弟元禧私營鹽鐵,掌握軍糧恐中飽私囊;三弟元幹因貪贓枉法,免職保留王爵回府;四弟元羽與七弟都有好色之癖,恐破壞軍紀;五弟元雍才智平庸無法擔大任,唯六弟論道德品行、才智學識都在兄弟之上,任命你為中軍大將軍,當之無愧,朕足以安心出行。」
「臣弟承蒙陛下隆恩,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兩人繼續商議南伐大策。
太極殿鼓鐘齊鳴,文武百官依尊卑井然有序走進太極殿,皇太子元恪坐在元宏的左前方。
「朕下詔全國進入戒嚴狀態,沒有聖令不能調度任何軍隊,尚書左僕射李沖、吏部尚書任城王元澄、御史中丞李彪兼任度支尚書管理財賦收支,三人共同參與輔國大政;穆亮復職任徵北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冀州刺史。冊封皇三子元愉為京兆王,皇四子元懌為清河王,皇五子元懷為廣平王,親王準備前往封地掌管地方政務。
任彭城王元勰為中軍大將軍,統管六軍主力軍務機要,隨朕御駕親征率三十六路百萬鐵甲大軍踏破南齊,為鼓舞士氣朕在華林園親自為各路正副將領講武學,第三次南伐一定要克服萬難,使命必達,完成南北統一大業。」
文武大臣齊聲道:「恭祝陛下完成南北統一大業,名垂青史!」
公元四九七年八月,鷄鳴破曉分,元宏在式乾殿早讀早膳,馮迎男整理奏摺道:「陛下此行必能旗開得勝,消滅南齊告捷歸來!」
「完成南北統一成為華夏帝王是朕奮鬥不懈的宏願。南伐期間的奏摺依序交由李沖、元澄、李彪審閱,最後由左僕射李沖定奪執行。」
「微臣遵旨!」
張安姫雙手捧著熠熠生輝的鎖子甲道:「陛下每次出征必穿這件刀槍不入的稀世珍寶。」
元宏一邊讓張安姫整裝儀容一邊道:「朕每次穿上文繡的貂毛內衣,感覺她依偎在朕身邊傾聽朕的心聲;穿著鎖子甲,感覺她給我很大的神力奮勇殺敵,鎖子甲不離不棄保護朕一統天下!」
馮迎男笑道:「貞皇后對陛下貞忠不二,陛下對貞皇后情有獨鐘,兩人真是天生一對,地下一雙,神仙眷侶羨煞旁人。」
元宏走到窗邊看著剛泛白的天空道:「可惜神仙眷侶被無情拆散,天人永隔,只能魂縈夢牽佳人,天地悠悠,生死匆匆。」
張安姫突然看見鎖子甲下擺一閃金光,好奇向前翻開仔細端看道:「陛下,黑色的鎖子甲下緣好像隱藏金色的小東西不易被發現,正好陛下走到窗邊陽光照耀,折射一閃金光。」
元宏拿起下緣仔細一看,微笑道:「這是文繡留給朕的金針。」
「這什麼用途呢?」,張安姫問道,馮迎男好奇看著鎖子甲的下緣。
「這是我和文繡的秘密,不告訴妳們。」
「帝后的秘密,夫妻的情趣,非禮勿聽、非禮勿視、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馮迎男道。
「酸溜溜喔!」,張安姫道。
三人突然哈哈大笑,張安姫繼續幫元宏穿上戎服、戴雉雞羽毛的高筒冑盔,腰際佩掛『精融寶刀』,兩人下跪道:「願陛下平安告捷歸來,完成統一大業。」
元宏點頭「咳!咳!」二聲,轉身走出式乾殿。
太極殿門外遍佈旌旗迎風飄揚,元宏雄赳赳、氣昂昂,英氣逼人對著依依不捨的皇太子元恪道:「父皇御駕親征不在皇城期間,由李沖、元澄、李彪輔國三大臣共同處理朝政,太子跟著學習治理國政大事,同時不忘研讀四書五經儒學與史書,有助於將來親政處理軍國大事。」
「兒臣除了閱讀經史以外,還要讀佛經為父皇祈福添壽。」
元宏輕拍元恪肩膀走向打扮花枝招展的馮月華道:「後宮由皇后打理,讓朕在前線征戰無後顧之憂。」
馮月華喜上眉梢道:「臣妾一定會把後宮打理的井然有序,請陛下安心在前線作戰,後宮后妃等著陛下旗開得勝班師回朝。」,后妃們一起向元宏歛衽一拜。
元宏再走向輔國三大臣道:「國政大事交由三位大臣共同處理,左僕射李沖擅長治理朝政,任城王元澄文武雙全,御史中丞李彪公正不阿,三人各有所長,截長補短,共同輔佐國政,朕安心在外征戰。」
「臣等必同心協力、同舟共濟處理朝政大事,請陛下安心大捷歸來,完成統一大業。」,三位大臣齊聲道。
元宏走向元瑤道:「六妹若有如意郎君,大哥幫妳賜婚!」
元瑤搖手道:「免了!免了!六妹要永遠待在皇城裡陪著大哥,一輩子都不嫁人,恭祝大哥旗開得勝!」
元宏一一道別俐落躍上有些破舊的馬鞍,騎上赤兔馬親率三十六路大軍,鬥志激昂蓄勢待發,浩然正氣從洛陽城出發,馬陣嘯嘯,浩浩蕩蕩的隊伍綿延數十里揚塵而去,正式開啟第三次御駕親征南齊。
十六歲的元恪看著元宏率領大軍離開洛陽,不由自主淚流滿面,馮月華難掩喜悅之情道:「皇太子不要老是待在東宮足不出戶,勤讀儒、佛經典,有時也要放鬆自己,母后特別為皇太子在顯陽殿設立一間書房,每三日來向母后請安時,就留在中宮讀書,顯陽殿隨時為皇太子敞開大門。」
「父皇安排許多漢學鴻儒教導兒臣學習,師傅期定上奏父皇有關兒臣學習狀態。」
「師傅講學習的時刻,皇太子就回東宮聽學,其他時間就來顯陽殿溫書,陪陪母后閒聊解悶。母后會命人為皇太子準備鹿肉乾、醃臘腸、水果乾、辣醃等北方的食物解饞。」,拿出手絹幫元恪擦拭淚水。
「謝謝母后為兒臣設想周到。」
「皇上不在皇宮裡,母后必須肩負父皇的教導之責,讓皇上在前線作戰無後顧之憂,咱們母子等待皇上告捷歸來吧!」,元恪嘴角上揚點點頭。
ns3.15.149.154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