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窮兵黷武 征戰沙場
大魏三十六路號稱百萬大軍浩浩蕩蕩南下,兵鋒直攻赭陽,元宏坐在御車手執《孫子兵法》對元勰道:「島夷皇室正忙著內鬥骨肉殘殺,咱們出其不意,殺這些豎子措手不及,但赭陽不是朕的主要目標,命右軍府長史韓顯宗領三路軍隊圍攻即可,朕親率大軍繼續南下,攻打南陽。」
元宏率大軍閃電奔馳來到南陽郡宛城,沒有安營整軍,出其不意,趁著黑夜一舉攻殺到城外,兵臨城下的南陽太守房伯玉頑強抵抗。148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eVBJU4kU5O
元宏道:「命中書舍人孫延景為使者,去向南陽太守房伯玉勸降,轉告他朕今日要掃蕩南齊統一天下,絕非像上次冬來春去,這次如果不能克敵制勝,誓死絕不北返,南陽是朕的首戰前哨,南下必經之路,一定要先攻佔,遠則一年,近則一月,將成為朕的囊中之物。
房伯玉有三大罪狀:第一、他先前是太武帝的寵臣大將,卻不能捨命盡忠,變節效力於太武帝的仇人南齊蕭氏父子;第二、近年,薛真度奉朕的旨令上次南伐時,他督軍重創大魏士兵;第三、現在朕親率大軍兵臨城下,豈能不自縛投降頑強抵抗呢?再告訴他,若願意歸順大魏,可換得封侯加爵,若頑強抵抗到底,必落得身首異處的下場,要封候還是要當梟首呢?何去何從,瞬息之間即可決定,勸他好好思考。」
不久,房伯玉派使者對元宏道:「承蒙貴國皇帝御駕親征小小的南陽宛城,並期望你們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房伯玉只是個身份卑微的地方太守,怎能與皇帝的威嚴相抗衡呢?能戰死在南陽的沙場上,可謂死得其所,無尚光榮。
外臣承蒙太武帝的提拔重用,豈敢忘記大恩大德呢?但是他繼位的帝王沒有仁德,豈能愚忠效命苦了百姓呢?今齊高帝蕭道成的第三子蕭鸞登基即位,不但符合百姓的厚望,也繼承齊武帝蕭賾的遺願,所以,外臣只能誓死效忠不敢有所失誤。
上次貴國的軍隊侵犯齊國邊境,燒殺虜掠百姓,外臣為保護百姓安全,只好命令將士抵抗外侮,這也是對主子盡忠職守,如果能設身處地想想,就不應該加以指責外臣。」
元宏氣憤大聲道:「朕即刻發兵攻佔南陽。」
南陽開戰之際,當元宏率兵經過宛城東南角的大河溝上一座橋樑,突然從橋下殺出許多身披虎皮、頭戴虎帽的將士,元宏與侍從、侍衛見狀驚慌失措。
元勰急忙呼叫:「神射手原靈度護駕。」,神射手箭無虛發,無不應弦而擊斃,方得倖免於一難。
元宏道:「留下太尉元禧、將軍元英帶兵繼續圍攻南陽,朕分兵南下進攻新野。」
148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zY6dJ7dce0
北風冷颼颼呼嘯狂颳,一層薄薄白雪覆蓋大地,光禿禿樹木在寒風搖曳,元宏率大軍來到新野,道:「下令攻打城!」
經過數日激戰,屢攻不下,元宏又命令:「築起長牆圍守之,一隻蠅子都飛不出來,讓他們糧盡援絕。」,並派人向城中的守軍道:「南陽太守房伯玉已經投降了!你們為什麼還要自尋死路,不獻城出降呢?難道想落得粉身碎骨的下場嗎?」
新野太守劉思忌仍然奮力守城抵抗,並派人回復道:「新野城中兵力、糧草充足,現在沒時間與你們這些小索虜說話。」,魏軍未取大勝一路受挫,士氣陷入低迷。
值此之時,韓顯宗來到新野覲見元宏道:「臣領兵駐守赭陽力戰,擊敗南齊大將胡松的進攻,殺了副將高法援。」
元宏欣喜道:「卿擊敗敵賊,斬首將領,助長我軍威風與氣勢。朕正在攻打新野這座堅城,卿為什麼不把捷報寫在帛布上,用長竿高高的豎起來宣揚戰績,大大提升我軍的士氣,並動搖島夷守軍的信心。」
韓顯宗拱手作揖道:「臣聽聞鎮南將軍王肅,俘獲敵賊兩三人、驢馬幾匹,就大書特書,高掛布帛,大肆宣揚戰績,臣當時正在宮中任著作郎,私下常常譏笑王肅好大喜功。現在臣雖然憑藉聖上的威德,擊敗敵賊俘虜戰犯,由於兵力寡少、力量不足,所以擒捉和斬殺的敵賊戰犯不多。
如果臣學習王肅把微不足道的小捷,大肆宣揚寫在帛布,高竿掛起,虛張功勞,明知錯誤還故意倣傚,其罪責更大。所以,臣不能那樣做,只向陛下告捷。」
元宏點頭微笑道:「韓顯宗是個謙虛忠賢的人,朕來召告天下赭陽大捷,藉以提升魏軍士氣。」
在簡陋營帳裡,元勰向元宏奏報各路大軍戰果道:「羌族部落首領楊靈珍任梁州刺史,獻梁州叛降於南齊,並把自己的母親及兒子當人質,又派遣他的弟弟領一萬兵騎襲擊大魏武興王楊集始,楊集始因兩個弟弟在沙場上殉難,迫於無奈請求投降。
陛下命李崇為征西源懷節度使,都督統領數萬兵力討伐楊靈珍,李崇在山上砍斫樹木,開道而行,裡外夾擊,打個措手不及,使得羌族潰散紛紛逃命丟下楊靈珍,敵軍兵馬立刻減少大半,於是李崇佔領了赤土。
後來,楊靈珍領一萬精鋭駐守鷲硤,派遣堂弟楊靈建駐守龍門,命官兵砍下大樹堵塞道路,在山崖堆滿滾石,防範魏軍通行。李崇親自領兵攻打鷲硤,楊靈珍落荒而逃;李崇再命統軍慕容拒帶領五千兵馬,繞道而行夜襲龍門,破敵成功。最後,李崇大獲全勝,南齊損兵折將多人,楊靈珍逃跑。」
元宏聽到戰場捷報高興道:「自洛陽發兵以來,歷經三個月餘,終於聽到振奮人心的大捷,李崇為朕解除西邊的憂患,命李崇為都督梁秦二州諸軍事、梁州刺史,就近安定此州。」
元勰再向元宏奏報道:「南齊轉守為攻,在東線多地襲擊我軍均告失敗。如:南齊將軍王曇紛率一萬多兵力,猛力攻打我大魏南青州,戍軍首領崔僧淵奮力抵抗大獲全勝,南齊兵力全覆沒;南齊魯康祚、趙公政領兵一萬,攻打我大魏太倉口,趁夜跨河偷襲時,反被豫州刺史王肅命令長史傅永率領的三千人伏擊,趙公政被擒,魯康祚死於亂軍之中,以寡擊眾,大獲全勝。」
「傅永如何以寡擊眾呢?」
「傅永深知南方人喜歡夜襲攻擊營壘,一定會在渡河口放置火把,以瞭解何處水淺可以渡河。於是,在夜裡下命兵力分成兩路,埋伏在敵賊的營壘外面,秘密派人渡淮河抵達南岸,裝滿易燃火種的大水瓢置於水深之處,並告訴他們說:『一見對岸起火,馬上點燃所有的大水瓢。』,夜裡,魯康祚果然率兵來攻擊傅永的營壘,傅永的伏兵左右夾擊,魯康祚抵擋不住,慌亂撤回淮河岸邊,此時傅永命人點火,暗示駐守南岸的士兵,馬上在大水瓢上點火,使得敵軍不知何處水深、何處水淺,只好胡亂涉水而逃,結果被淹死和斬首好幾千人,傅永活捉趙公政,並且獲得魯康祚的屍體,勝利而歸。」
「崔僧淵、傅永雖是文官,在戰場以少制勝,關鍵在智取,表現極佳。」,元宏拍掌叫好。
「傅永還擊敗南齊赫赫有名的裴叔業!」
「快說來聽聽!,朕已迫不及待了。」
「裴叔業入侵大魏楚王戍,王肅再次命傅永帶著心腹一人騎馬疾奔楚王戍,命令士兵填平駐戌周圍的深壕溝,夜裡在城外埋伏士兵千人。天亮,裴叔業率兵到城東部署兵力,構築營壘準備圍城攻打楚王戍,傅永城外伏兵從其後軍展開突襲,挫敗敵軍,裴叔業留下先鋒守護營壘,自己率領精兵數千去援救後軍。
此時,傅永登城門觀之,見裴叔業已率兵往南走數裡,下命打開城門奮力出擊,內外合圍之下,南齊軍隊首尾難兼顧,魏軍大敗齊軍,斬獲敵軍的傘扇、鼓幕,以及盔甲兵器一萬餘件,最後,裴叔業落荒而逃。
傅永不反對士兵乘勝追擊,道:『我們兵力少不足三千,南齊兵力多且強大,他們不是因為力量不足而逃跑,而是落入我們設下的圈套。他們不知我們的虛實,經此一擊就足以讓他們聞風喪膽了,我們俘獲不少戰虜、糧草與軍資,已相當滿足了,何必再追擊呢?自暴其短,若被看破手腳,反而得不償失呀!』,傅永真是足智多謀呀!」
元宏「咳!咳!」兩聲,捧腹大笑道:「傅永有勇有謀,能詩能文,上馬能擊賊,下馬作文章,文武雙全,只有傅永啊!任傅永為安遠將軍、汝南太守,封爵為貝丘縣男。」
ns3.17.129.242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