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除夕團圓 胡漢漸融
除夕夜對漢族而言,是家族的重要團圓日,即使在遠方的遊子都會趕回家團聚,而祀神祭祖更是家家戶戶的重要儀式。全家齊聚圍爐吃團圓飯,對已進入中原統一北方的拓跋鮮卑也不例外,尤其隨著統治時間的拉長,無形中漢化程度越來越深。
拓跋弘在崇光宮練習寫字,對正在磨墨的趙黑道:「平常朕與母后、嬪妃、皇子女各自用膳,難得全家齊聚,過幾日就是除夕夜,想在太微宮舉辦皇家年夜飯凝聚情感,化解與母后的心結。」,趙黑裂開雙唇微笑道:「愚臣一定盡心盡力完成此差事,絕對讓太上皇帝與太后滿意。」
趙黑自臘月二十四日率領大批宦官開始籌備,在各宮殿貼上春聯,到處高掛大紅色的萬壽天燈,皇城處處洋溢漢族過年喜慶的氣氛,並按禮儀佈置祭祀典禮與皇室家宴會場。
小年夜臘月三十日午時,後宮嬪妃爭奇鬥艷紛紛齊聚太微宮閒聊話家常,馮太后牽著拓跋宏蒞臨祭祀大典,由拓跋弘主祭「辭歲」上香道:「太上皇帝拓跋弘感謝眾諸神及拓跋祖先的庇祐,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祈求大魏江山社稷永固長存,萬壽無疆,黎民百姓家和萬事興,闔家團圓舉國歡騰,…」。
拓跋弘轉身道:「母后,今晚的年夜飯是兒臣為了賀喜大魏攻克柔然,特別在太微宮盛大舉行,難得皇家齊聚歡慶,希望母后滿意。」,馮太后點頭未語。
拓跋宏抬頭道:「父皇,兒臣今晚要用鞭炮驅魔避邪,趕走醜陋怪怪的『年獸』,保護大魏子民『過年』,與大家一起守歲,可以晚一點兒就寢嗎?」
「聽說皇上經常讀書到深夜,過年迎春玩鞭炮、守歲,輕鬆一下無妨。」,拓跋弘抱起小皇帝,並親吻他的臉頰。
「感謝父皇,明日是大年初一,兒臣想去太廟祭拜母妃。」
「皇上這麼小就懂得孝順娘親,難能可貴,明天父皇與大臣要迎新拈香、開筆儀式,先由宮人陪皇上到太廟祭祀,清明節再陪皇上一起去金陵祭拜。」
馮太后聽到父子的對話,道:「宏兒!弘兒!莫忘父母養育之恩!養育大於生育之恩!」,一語雙關,拓跋弘羞愧抱著小皇帝,離開馮太后的視線,與太妃、諸位嬪妃話家常。
「父皇,開筆儀式是什麼呢?」,拓跋宏稚氣問。
「開筆儀式是漢族皇帝在大年初一,與大臣用墨筆寫幾句吉祥語,祈求新的一年國泰民安,國運昌隆。拓跋鮮卑問鼎中原,也採用漢族開筆儀式,祈求平安吉祥,將來皇上親政也要與大臣在大年初一舉行開筆儀式。」
「兒臣必須認真學習書法、臨摩練字,字不能寫太醜,否則會被大臣笑。」,拓跋宏笑瞇瞇道。
「太上皇帝英年禪位予好學不倦的皇上,朕不愧於天,不怍於人。」,拓跋弘道。
皇家年夜飯雖是皇帝與家人的團圓家宴,但因帝王貴為九五至尊,與后妃存在等級差別,家宴必須受嚴格禮制規範。除夕夜酉時,一切準備就緒,樂師開始演奏鼓樂,馮太后牽著小皇帝拓跋宏與太上皇帝拓跋弘,一同走進家宴會場,太妃與昭儀、貴人、椒房等嬪妃排成兩列,分別向三人行大禮,各自入座準備用膳。
每個人所用的宴桌都按照嚴格的等級排列,馮太后、太上皇帝與小皇帝桌上各擺象牙碗勺,左邊放黃瓷盤盛裝點心,右邊放金碟盛裝開胃小菜,和各式醬料等調味品;馮太后坐在太上皇帝的後方最高位宴桌,太上皇帝與小皇帝分別坐左右兩側的宴桌,左尊右卑,左側前方依次為皇二子拓跋禧與生母封昭儀的宴桌,皇三子拓跋幹與生母韓貴人的宴桌,右側前方為無子嗣的太妃、嬪妃、皇女的宴桌,所有碗勺、顏色、菜肴、湯品、份量,依身份地位高低各有不同,顯示森嚴的等級制度。
侍從首先為馮太后、太上皇帝與小皇帝進羊肉湯品,湯品用兩盒合一的對盒盛裝,有成雙成對的吉祥寓意,依序給皇子、太妃、嬪妃、皇女送湯品,使用對盒,數量減半,湯品用過以後,奏樂停止;轉宴開始,從馮太后與太上皇帝的宴桌開始,鹿、鷄、鴨、牛、鵝、豬、蔬、果一一俱全,在所有家人的桌子轉一遍,意旨全家共同享用美食佳餚;轉宴之後,開始擺酒宴,太上皇帝首先舉起酒杯,喝第一杯酒道:「恭祝母后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祝太妃們玉體安康。朕現在有三位皇子、三位皇女,各位嬪妃應盡力為朕生兒育女,讓拓跋子孫綿延不絕。」,皇子、太妃、嬪妃、皇女,再依次向太后、太上皇帝與小皇帝敬酒。
打扮妖艷的韓貴人道:「太上皇帝明天就二十歲,何時冊立封昭儀為皇后呢?」,封昭儀驚訝目瞪韓貴人道:「臣妾不敢有非分之想,想必韓貴人對皇后之位覬覦已久,在皇家年夜飯突然提出冊立皇后之事,實為不妥之舉。依臣妾之見,太上皇帝不急於冊立皇后,太后是後宮之首,掌管六宮最適合。」
拓跋弘心道:「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狠狠瞪了韓貴人一眼道:「朕尚未行加冠之禮,不急於冊立皇后。大魏第二代皇帝明元帝與秦王嬴政,在位期間都未冊立皇后,朕目前功績不及兩位皇帝,不必冊立皇后。」
馮太后顯得特別沈默,終於開口道:「太上皇帝,今日年夜飯精緻豐盛,殘羹剩菜太多,分送給下人食用,拓跋子孫要謹記『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早期鮮卑族以遊牧、狩獵為生,遷徙中原漸漸以農耕織布為生,牛是農耕重要的勞力,供人役使的牲口,漢族視為聖品,不吃牛肉是感恩牛,為農耕付出的勞力。以後,皇族家宴不許烹調牛肉,更不能宰殺牛。」,眾人互望菜餚的牛肉,侍從再送果茶。
馮太后繼續道:「韓貴人誕下皇三子,恃寵而驕,由貴人降為『椒房』,花椒樹結實累累,象徵子孫繁盛,降妳為椒房思過,並專心繁衍子嗣,爾後注意言行,出言有尺,戲謔有度。」,一時之間,鴉雀無聲,歡慶的年夜飯,顯得寂寥冷清。
當鼓樂聲再度響起,眾人起身恭送馮太后、太上皇帝與小皇帝離開,皇室家宴閉幕。拓跋宏與皇弟拓跋禧、拓跋幹一起在皇城的林園放鞭炮,守歲過年;嬪妃離席時,紛紛妳一言我一語低聲道:「累死人!一大早就開始梳妝打扮,祀神祭祖,團圓家宴,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折騰一整天。」、「我寧願在自己的寢宮用膳,也不願吃這種嚴肅至極的皇家團圓飯。」、「皇族家宴根本在比身份地位的尊卑嘛!連碗、勺、顏色、數量、湯品、菜肴、酒、果茶都有嚴格的等級差別,家人等級越多,情分變得越薄,我們還是一家人嗎?說難聽點,嬪妃只不過是皇家繁衍子嗣的奴隸罷了。」、「韓貴人想陷害封昭儀,手段也太拙劣了!一眼就被人識破,賤人活該!」、「太后權力一把抓,不可能冊立皇后,分散後宮的權力。」,人漸漸散去,太微宮僅留幾盞燭火,閃爍照亮至午夜,宮外鞭炮聲整夜響徹雲霄,不絕於耳。
旭日東昇,大年初一鞭炮聲此起彼落,京師到處舞獅舞龍祈求平安豐收,熙熙攘攘的人群互道恭禧,紫宮屋頂上的鴟尾積滿白雪正在融化,梅花不畏嚴寒綻放香氣,拓跋宏整晚興奮的沒睡覺,滿心期待去太廟祭拜娘親李夫人。
皮膚白晳身材高挑的林文繡拿著服飾走進紫宮,一邊用靈巧的雙手幫拓跋宏重新結髮辮,一邊道:「皇上,新年到,穿新衣,戴新帽,說好話,做好事,存好心,好運到。」
「我的衣服多得穿不完,為什麼還要穿新衣、戴新帽呢?」,拓跋宏問道。
「『為什麼陛下』,您的為什麼怎麼那麼多呢?『人小鬼大』常常被你問倒了,都不知該如何回答。記得小時候過年時,我娘親的刺繡非常厲害,我們姐妹的舊衣經她的巧手,就能變成非常漂亮的新衣,真的很神奇,當時鄰里女子都來跟我娘親學習刺繡,姐姐是箇中翹楚,可以把陛下的舊衣變成新衣喔!」,林文絹一面走進來一面道。
「文繡,真的嗎?下次妳幫我把穿破的衣裳變成新衣。」,拓跋宏問道。
林文繡捏捏拓跋宏稚嫩的臉頰道:「陛下,別聽文絹瞎扯,漢族在除夕日,家家戶戶都要大掃除,象徵除舊布新、除去霉運;大年初一,穿新衣、戴新帽,象徵新氣象,好兆頭,好運到,討吉祥。我爹爹雖是鮮卑族,但他會學習漢族的娘親,用綵繩穿過外圓內方的五株錢,編成龍形,掛在我們的床腳或床帳上,據說可以鎮壓邪『祟』,這錢叫『壓歲錢』,元宵節後,可以拿壓歲錢去大街買零嘴或存在竹筒裡。」,想起去世的父母,不禁又紅了眼眶。
「什麼是五株錢呢?」
「姐姐,你看『為什麼陛下』,又繼續問『為什麼』、『什麼』、『如何』,人小鬼大,沒完沒了。」,林文絹搖搖頭。
「聽我娘親說,五銖錢是中原的銅幣,錢重五銖,上有『五銖』兩個字,買東西時,用五株錢交換,但大魏不使用銅幣,以物易物,用穀物、布帛為交易。」,林文繡一面幫拓跋宏換新衣,一面回答。
拓跋宏沈思一會兒道:「以物易物,有些物品很難保存和攜帶,比如魚放了幾天就腐爛壞掉,不能交換;也很難找到要交換的人,比如我想用波浪鼓去換羊肉,沒人願意與我交換;也很難找到公平交換的準則,比如一頭羊能換多少條魚呢?」
「陛下很貪吃!以物易物全是您想吃的東西。」,林文絹搖頭道。
林文繡幫拓跋宏換好新衣道:「陛下要去祭拜李夫人的祭品,都已準備妥善。我和文絹今早特別在紫宮門外,摘了幾根玉蘭木的嫩枝,編成兩束祭品,很可惜李夫人最喜歡的玉蘭樹尚未開花,但仍可聞到淡淡清香。」,拓跋宏微笑道:「母妃一定瞭解妳們的心意,我有好多話要告訴她,咱們趕快去祭拜吧!」。
拓跋宏與林氏姐妹、侍從一起到太廟祭拜李夫人,他虔誠跪在地上唸唸有詞,林文絹低聲道:「陛下,開春第一天就對李夫人滔滔不絕講這麼多話,小心變成話癆。」
拓跋宏仍然唸唸有詞,過了一會起身,走到林文繡的身旁問道:「妳知道我在唸什麼嗎?」
「陛下在背誦心經、孝經、詩經、論語給李夫人聽,讓沈睡在地下的李夫人,了解陛下的學習進度。」,林文繡微笑道。
「文繡猜對了!」,拓跋宏喜悅道。林文繡幫拓跋宏點香祭拜三巡後,眾人一起回紫宮。
拓跋宏回到紫宮,二話不說走到御書房讀書,林文絹詫異道:「今日是大年初一!大家都在外頭吃喝玩樂,『為什麼陛下』躱在這兒讀書,小小年紀把自己搞成少年老成的『書獃子』。」
拓跋宏坐在案牘邊讀書邊道:「一生之計在於勤,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林文絹搖搖頭道:「小小年紀,出口成章,佩服!佩服!」,林文繡在案牘的小花瓶插上幾株玉蘭嫩枝,幫拓跋宏倒一碗酪漿,並示意林文絹離開,不要吵小皇帝讀書。
ns3.17.129.242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