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口是心非 暗許華夢
夜幕靜靜覆蓋皇城,天空高掛一輪皎潔明月,銀河灑滿閃閃星辰,老樹影影綽綽,紫宮燭火搖曳閃爍,光影掩映生姿,蠟液緩緩流下,拓跋宏坐在寢室紫檀木椅覽讀《史記》,突然從胸前拿出林文繡不小心留下的手絹,回憶當初大膽表白被拒的尷尬場面,再端詳二百六十顆米粒的《心經》經文,翻到背面呈現`栩栩如生的『百子圖』,少年郎怦然心動,情竇初開的情愫是那麼單純幼稚,微微傻笑心道:「真是好手藝,沒聽她解說,不知這是聞名天下的蘇州雙面繡。」,馮誕走進寢室道:「陛下還在讀書,該準備就寢。」,拓跋宏即刻將手絹小心折好,藏入胸前衣襟內,假裝看書道:「朕馬上就寢」。
馮誕躺在床榻道:「臣覺得陛下對文繡很不一樣。」,拓跋宏瞅一眼馮誕,暗暗偷笑道:「怎麼不一樣法呢?說來聽聽!」
「比如文繡在水中被鱷魚咬傷,陛下奮不顧身下水救她;她全身發燙,陛下抱起她衝出宿房坐上輦車;燕窩被老嫗污走,沒懲罰還送禮物,請她關照文繡姐妹;文繡的刺繡只能給陛下不能給其他人;連《詩經》哪些篇章她還沒讀,知之甚詳;還有…」,馮誕比手畫足回憶道。
拓跋宏被戳中心坎,竊笑道:「朕三歲失去娘親,名義由太皇太后撫養,但實際都是宮人照料起居,文繡文絹照顧朕更是無微不至,情同家人如母如姐,遇到危難時,自然奮不顧身相救,如同你不會游水也捨命救朕,手足親情溢於言表。」
「是這樣嗎?」
拓跋宏吹息燭火準備就寢,在黑暗中他不須刻意掩飾臉上的笑容道:「朕下次注意言行舉止,以免造成誤會。馮修怎不來一起睡覺呢?」,馮誕道:「陛下天未亮就開始早讀,晚上一刻不休息繼續挑燈夜戰,馮修無法晚睡早起侍讀,請陛下恕罪。」,拓跋宏躺在床上道:「馮修雖不好文學,但武學不弱,每個人各有專長,不必勉強他讀書,但基本要能識漢字。」
「臣是胡漢混血後裔在北方草原長大,深深被中原的食衣住行吸引,對江南名菜、南方零嘴、蘇州刺繡、游水技藝都驚艷不已,走在大街看到衣袂飄飄的漢人,都會回頭多看幾眼,仙風道骨好飄逸。」
「朕也是!每當太華殿群臣朝議時,漢臣學問淵博,克己復禮、溫潤如玉;而鮮卑武將常常盛氣淩人、傲慢自大,譏諷排斥讀聖賢書的漢臣,猶如未受馴化的野人,朕親政欲以華夏文化為底蘊,提倡孔子的儒學思想「為政以德」與「治國以禮」,期盼大魏脫胎換骨,從野蠻走向文明成為禮義之邦,一統天下。」
「陛下未來要如何革新呢?」
「朕心中一直在建構一個大魏夢,就是文武百官統一穿著飄飄衣袂的漢服、讀漢書、講漢語、寫漢字,帶領鮮卑族超越漢族,鞏固大魏統治政權。但史書記載歷朝歷代變革阻力大,如「商鞅變法」實行嚴刑峻罰之初,因貴族與百姓反對者眾,最後舉國將痛恨的宰相衛鞅[1]處以車裂之刑,誅九族。但變法十年後,秦國路不拾遺、治安良好沒有盜賊,人民豐衣足食,一改秦國當年『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窘境,奠定富國強兵的基礎,為秦始皇統一六國打下堅強的磐石。你要保密朕心中偉大的華夏美夢,將來親政推動革新,你不能臨陣脫逃!」
「臣誓死保密且效忠陛下的大魏夢,願追隨陛下大刀闊斧的革新,絕不臨陣脫逃,竭盡全力襄助陛下圓大魏一個華夏美夢。」,馮誕舉起右手發誓,兩人用堅定的眼神互視約定,閒聊一會兒慢慢睡著。
---------------------------
萬籟俱寂微弱燭火照亮室內,林文繡坐在木椅專心背誦《詩經‧大雅篇》,「文王在上、於昭於天。周雖舊邦、其命維新。…」,林文絹早已躺在床上準備就寢,側躺低聲道:「姐姐,我總覺得皇上待妳特別好,完全不太像十一歲的小頑童,特別成熟而且很會耍心眼。」
林文繡嘴角上揚道:「皇上自小天資聰穎,加上好學不倦,比一般孩童成熟懂事、善解人意、處事圓融,對下人都很好,宛如思皇后不足為奇。」
林文絹起身坐在床上道:「我不是指這個啦!他呀!小小年紀心眼可不少,比如妳的雙面繡只能他專用,簡直橫行霸道!不過他貴為皇帝,我們能說否嗎?還有老嫗宮女污走四碗燕窩,竟然不動聲色若無其事,再贈一甕脆梅給她,害我沒得吃,太有心眼了。」
林文繡微笑道:「原來妳是好吃懶做呀!我趁休養期間,再多醃製一些梅子給妳解饞,也可以當伴手禮送人;另外,蘇州雙面繡以技藝高超,色澤雅緻,馳名天下,是南朝宮廷不可或缺的服飾、賞賜、飾品,這項技藝在娘親家族已傳承五代,到咱們這一代絕不能失傳,要負起傳薪的責任。蘇州繡娘都靠這項技藝謀生,將來我們離開皇宮,也能靠這項技藝謀生,一輩子不愁吃穿。所以,這次我不幫妳繡給馮公子手絹,妳自個兒完成兩幅雙面繡,千萬不能丟『楊氏織繡坊』的名號,從明天起我教妳正宗的蘇州雙面繡,絕不能偷懶。」
「啥!我還沒準備好,就要開始刺繡,這也太急了吧!」
「一點都不急,刺繡是耗時耗神慢工出細活的真工夫,盡早完成繡品,以免馮公子等太久,壞了美意。」,林文繡一面讀書一面道。
林文絹突然狐疑道:「皇上說妳的雙面繡只能他專用,奇怪了?他怎麼沒向妳要雙面繡呢?」,林文繡羞澀低聲呢喃道:「我也不知道,明早妳要當差,早點兒睡覺!」,林文絹躺回床上道:「姐姐,不要再背誦《詩經》,早點兒休息!」
林文繡低頭看書簡道:「記得小時候,父親教我研讀《詩經》的〈國風篇〉、〈小雅篇〉,家族遭逢巨變〈大雅篇〉就停掉了,時隔十多年,難得有機會賡續再讀,我很想趕快背完〈大雅篇〉三十一首詩歌,就能將《詩經》三百零五首詩歌完整背誦完畢,就可以一邊刺繡一邊吟誦,或者一邊當差一邊背誦,其樂無窮。」,林文絹小聲囈語道:「父親沒教我讀《詩經》,我不必讀了,妳幫來我讀吧!」,林文繡搖搖頭微笑看著林文絹,繼續專心讀書,直到午夜才就寢睡覺。
[1] 商鞅是戰國時代法家代表人物,衞國國君的後裔,姬姓,公孫氏,稱為衛鞅,又稱公孫鞅,封地於商,後人稱之商鞅,在秦國執政十九年,史稱商鞅變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