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最愛是伊 眾生剃度
黎明破曉前,天空烏雲籠罩大地,皇城一片灰濛濛,拓跋宏起床走到御書房看到案牘已擺好筆墨硯紙、《金剛經》、《妙法蓮華經》、《阿彌陀經》,他會心一笑。林文繡正提木桶走進來道:「陛下今早起駕至永寧寺禮佛,午時到武州石窟祈福,夜宿靈巖寺,必須嚴守齋戒,洗漱、誦經、齋膳、沐浴、更衣,以示虔誠莊敬之意。」
「文繡會不會一起去禮佛呢?」,拓跋宏眼神充滿期待。
「抱嶷公公要求紫宮所有人一同隨行服侍陛下,禮佛、祭祀、祈福等儀式都要至誠用心,才能功德圓滿。」,林文繡嘴角微微上揚。
拓跋宏從書架取出一個黑色粗麻袋走到林文繡面前道:「這個東西賞賜給妳」
「這是什麼東西呢?」,睜大眼睛狐疑看。
「妳猜猜看。」
林文繡用修長纖細玉手撫摸黑布袋感受一下道:「筆、墨、硯、紙,文房四寶。」
「心有靈墀一點通!」,拓跋宏笑得很燦爛。
「奴婢已很久沒有學寫字,一直期待重新執筆書寫,謝陛下隆恩。」,眼睛泛紅。
「我就跟妳講過多次,不准自稱『奴婢』,妳是我娘親派來照顧我的仙女,自小如母如姐,長大如妻如友,情感不一樣。」,林文繡聽到「如妻」兩字,驚懼急忙道:「陛下乃金枝玉葉之身,奴婢…我…我身份低微,主僕應有分際,這是不可踰越的禮制。」
拓跋宏牽起林文繡的手,微笑道:「禮制是做給別人看的,咱們獨處時,我不稱『朕』,妳不稱『奴婢』,身份地位一致。別人在的時候,隨妳愛怎麼稱呼,我不干涉,也不阻攔。」,林文繡縮手道:「齋戒日要『克己復禮』,做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拓跋宏走回案牘道:「妳現在已懂得拿『禮』來約束我,再讓妳讀懂《禮記》,我完全動彈不得唄!」,林文繡微笑道:「『克己復禮為仁』出自於《論語》,不是《禮記》,違反禮法的事不要看、不要聽、不要說、不要做。陛下只要遵守禮法,不會動彈不得,反而龍騰虎躍、朝氣蓬勃。」
拓跋宏哈哈大笑道:「猜一下,為何要賞賜妳文房四寶?」,林文繡搖頭。
「我看到妳在冷泉四周的泥土,用樹枝寫下漢文,仔細端詳在背誦《禮記》,整個皇城除了文官大臣以外,識漢文者不多,能讀懂四書五經更是鳳毛鱗角,寥寥無幾。漢族俗語『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無才便是德。』,我不同意此話,男女只有讀書識字才能深明大義,展現不可多得的貞德與賢慧。貞德與才能無論男女都同等重要,無孰重孰輕之分,但貞德更重於才能。」
林文繡含蓄笑道:「感恩陛下諄諄教誨,獲益良多。上回我與文絹在等候陛下三人來冷泉游水時,閒來無事在地上練字亂塗鴨,沒想到被陛下瞧見,錯誤一定不少,請勿見笑。讀書與刺繡一直是我的最愛,讀書讓我和古人對話獲得智慧,刺繡讓我幫古人展現文采的底蘊,二者相輔相承,缺一不可,令我愛不釋手。」
拓跋宏嘟啷道:「讀書與刺繡是妳的最愛,哪我呢?」,深情看著正在幫他結髮辮的林文繡,噗哧一笑。
「陛下的最愛是讀書,平常手不釋卷,滿腹經綸,而我才疏學淺…」
「不!我的最愛是『妳』」
林文繡雪白的鵝蛋臉突然泛紅,匆忙拿著黑布袋離開,正好撞到馮誕來用早膳,緊張道:「馮公子對不起! 」,拓跋宏滿臉笑容,馮誕莫名奇妙看著她的背影離去。
------------
雞鳴一聲天下白,烏雲漸漸褪去,晨曦緩緩微露,平城街道車水馬龍,路人川流不息,小販沿街叫賣,呈現繁華熱鬧的景象。禁軍前導隊伍負責開路引道,黎民百姓夾道觀看,豪華氣派的皇家車隊,一路浩浩蕩蕩來到恒安北台的永寧寺。
拓跋宏下金根車,抬頭望約三百餘尺的佛寺,內心百感交集,向六位皇弟與六位皇妹道:「先父皇愛好老莊與浮圖之學,篤信佛教,博覽佛經,把佛教立為國教,永寧寺是為慶賀朕誕生而建造的佛寺,非常寛敞壯麗,為天下第一。」
皇六妹拓跋瑤抬頭道:「一、四、三、…….、五,共五層佛塔,從未見過如此高的佛寺」,眾人驚訝看她一眼,與拓跋瑤同歲的皇六弟拓跋勰道:「小妹!算錯了,妳怎麼連簡單的算術都不會,再重算一次。」,眾人等她再重算並仔細聆聽,拓跋瑤道:「一、三、五、四、六,共六層佛塔。」
「不對!妳的算術竟如此糟糕,別算了,這是七層佛塔。」,拓跋勰摸著額頭。
「為什麼是七層佛塔呢?」
「妳沒聽過『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圖』嗎?救人功德無量,浮圖就是佛塔,七級浮圖就是七層佛塔,是佛教中最高等級的佛塔。我想先父皇為皇上建造七層佛塔的永寧寺,主要是拯救百姓、扶危濟困。」,拓跋勰仰望佛塔。
「想不到皇六弟才六歲,竟然語出驚人,平時都看什麼書冊呢?誰教你讀書呢?」,拓跋宏詫異道。
「臣弟出生時生母就去世,與父皇駕崩同年,都是由中官或宮女教導,平時喜好讀《急就篇 》、《千字文》、《心經》」
太皇太后道:「《孝經》會背誦嗎?《勸戒歌》會唱嗎?」,拓跋勰天真搖搖頭表示不會。
太皇太后轉身向皇二弟拓跋禧道:「人並非與生俱來就能知曉義理、明辨是非,每個人都必須研讀聖賢書,接受教育、學習、訓誡,才能出好人才建功立業。下令在皇城內找一個閒靜的處所,專門給皇家子弟讀書,另設立學館,在國子學、太學外,單獨設立皇宗學,選拔忠信有名望的博學之士,擔任師傅傳授文史經典。爾後,拓跋禧負責弟妹出勤紀律,並以皇上的勤奮好學為榜樣。」
站在拓跋宏身邊的馮修道:「太皇姑姑,我不必陪皇子女、皇孫們侍讀吧!」
太皇太后狠狠瞪馮修道:「馮修給我聽清楚,因為你『重修』,所以必須與皇家子弟一起重新學習,繼續擔任皇上的侍讀生。」,引來一陣嘲笑聲,馮修翻白眼摸鼻子道:「天啊!一人做兩件苦差事,真要我的小命!我要去為娘親消災祈福添壽,沒空與皇家子弟共學,請見諒。」,隨即快步離開。
---------------
曇曜大師身穿紅色袈裟,胸前掛一○八顆佛珠,與佛弟子恭迎拓跋宏等皇室宗親,一起走進永寧寺寬闊的大殿,梵音響起,曲調清悠。拓跋宏首先虔誠禮敬十方諸佛,次供養佛、法、僧三寶,再行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等五戒之禮。
走進藏經閣舉行剃度儀禮,莊嚴肅穆,佛音回蕩,百餘名善男信女已先沐浴穿俗家服,分別向佛陀、拓跋宏、曇曜頂禮三拜長跪合掌,唱誦辭親偈,除去俗家服,換上皇帝贈送的僧服,拓跋宏手持剃刀為他們落髮出家、披上袈裟,完成沙彌戒。
拓跋宏向百餘名剃度出家者道:「出家功德,高於須彌,深於巨海,廣於虛空。今隨佛出家,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奉如來至真等正覺為世尊。剃度功德殊勝行,無邊勝福皆回向獻文帝拓跋弘與思皇后,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摩訶般若波羅蜜!」,在眾人的見證下,結束隆重的出家剃度儀禮。
拓跋宏與曇曜走出藏經閣問道:「剃度儀禮的佛樂梵音,古樸典雅,蕩氣迴腸,天籟之音,感心動耳,聽者度心,敢問曲名?何人創作?」,曇曜道:「這曲子是曹魏時期才高八斗、七步成詩的曹植創作『漁山梵唱』,名滿天下,千古流傳! 曹植是佛樂梵音的鼻祖,以天竺的佛經融合華夏的音律,為佛樂梵音開啟先河。」,拓跋宏訝異道:「朕拜讀曹植的《洛神賦》、《白馬篇》、《七哀篇》等大作,他擅寫七言詩,詞藻富麗,今日得知也懂音律,此人才華洋溢,才思敏捷,朕真的佩服不已。」
96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0vIP2cMKZ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