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力保皇位 穩固法統
冬日一輪虛弱的殘陽高掛天穹,漫漫散照一層死白的光輝,沙啞颯颯的風雪聲,太皇太后帶著拓跋禧走進布置典雅的皇信堂,由八人組成的機密軍國大會簡稱八議,拓跋丕狐疑看著拓跋禧道:「連續三日未見皇上參與朝議大政,臣等憂心忡忡皇上龍體是否安康?」
太皇太后嚴肅道:「皇上平日不用功讀書,文武皆不行,也不專注在朝堂政事,荒謬無度,脾氣倔強,屢勸不聽,非常不受教,將來親政恐動搖國祚,本宮想黜廢皇上,另立拓跋禧為新君。」,八大重臣猶如五雷轟頂,全部起身下跪道:「另立新君恐動搖國本,萬萬不可。」
剛進爵為東陽王,拜侍中,為三公之一的司徒拓跋丕,個性爽直忍不住首先發難,高聲道:「大魏在代國時期採八部議事,由八位酋長共推首領,但自道武帝建國改為父死子繼的封建制度迄今近百年,獻文帝原本想禪位予皇叔拓跋子推,遭到皇室宗親與大臣的極力反對才傳位予長子,當今皇上是獻文帝的長子,文成帝的長孫,是合法正統的皇位繼承人,這是不可撼動的法統與血脈。為了大魏朝政穩定,國祚綿長,臣堅決反對傳位予不具法統的次子拓跋禧,如同臣當初極力反對獻文帝禪位於皇叔一樣的堅定不移。」
皇室宗親駙馬都尉、馮翊公、殿中尚書的丘穆陵泰道:「倘若立獻文帝的次子拓跋禧為新君,名不正言不順,拓跋皇室必分裂為擁立舊君拓跋宏、新君拓跋禧兩派,既使目前懾服於太皇太后於權力下,但難保將來兩兄弟及其擁護者兵戎相見,非江山社稷之福,西晉的八王之亂是一場極為嚴重的皇族內亂相互殘殺,最終導致亡國,殷鑒不遠。皇上在皇家圍獵時,騎射武功表現的非常卓越,開射儀式五箭兩支中靶心,三箭成一線;圍獵大賽首射五箭全中靶心,而且牢牢固定在靶板上無法取出,可見騎射極佳、臂力之大,均非同儕所及。」
剛陞遷中書令李沖穿著漢服帶著濃厚書卷氣息的年輕重臣,拱手作揖道:「皇上天資聰穎,四書五經覽讀一遍便能辯論、講學,已不需要太傅的教導,自己就能琢磨其中的精髓和奧妙,廣泛閱讀傳世經典的百家學說,博學多聞,天分極高。從小由太皇太后親自撫養教導,費盡心思為皇上填詞譜曲《勸戒歌》多章,古今罕見愛好讀書之帝王,且文采不輸曹操曹丕父子,精通儒學,尤好史書,已具備一代明君的基本涵養,黜廢皇上如同太皇太后之前所投注的心血付之一炬,『生育之恩大於人,養育之恩大於天』,祖孫養育之情遠遠大於父母生育之情,以皇上的仁孝,將來必孝敬太皇太后。《三字經》的為學篇云:『子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臣深知皇上平常喜好研讀聖賢書,經常廢寢忘食,倘近日有怠惰廢弛、荒謬無度,必定是臣之過,臣忝為皇上太傅願受重罰。」,太皇太后看著李沖溫文儒雅的風儀,怒火稍微被澆息道:「讓本宮再思考一下,大家都退下吧!」,拓跋禧嚇得趕緊離開皇信堂。
馮熙在太和殿喝茶等候太皇太后,見到她馬上道:「一向冷靜的妹子,怎麼突然失去理智呢?做出吃力不討好,眾叛親離的傻事,肯定被讒言沖昏頭,失去判斷準則。」
「兄長,怎知此事呢?」
「妹子呀!好猜忌真讓妳頭昏腦脹失去理性。馮誕與馮修難得比姑姑理智聰明,飛鴿傳書求我為皇上解危,我驚訝不已快馬加鞭進宮,剛又聽說妳要黜廢皇上,另立拓跋禧為新君,真是一步錯,步步錯,錯上加錯,希望此次進宮還來得及阻止這樁荒謬大事。」,馮熙啜飲一口茶。
太皇太后坐下啜飲茶道:「有話直說吧!」
馮熙娓娓道來:「荒謬大事有四,第一、拓跋宏是正統皇位繼承人,即使您現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也無法與多數人認同的皇位繼承法相抗衡。此事不是妳個人的廢立問題,而是整大魏國本的動搖。如:曹操掌握曹魏的國政大權,可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始終只能『挾天子以令諸候』,未能如願稱帝,因為他深知漢獻帝才是真正的大漢天子,名正名言順的皇帝,漢臣認為助幫曹操等於輔佐漢獻帝穩固大漢江山。而今妳另立一位名不正言不順的拓跋禧,原本忠於拓跋宏,而臣服於妳權力之下的大臣必離開妳,妳的權力馬上削弱一半,得不償失;第二、拓跋宏本身資質卓越,文武兼備,我傳授獻文帝與當今皇上武功,兩位皇帝在武學都非常優秀,但皇上更勝一籌,馮誕與馮修都說他非常好學勤奮,本身沒有任何重大過失,只因宦官進讒言,妳就要黜廢他,另立文武各方面皆不如皇上的拓跋禧為新君,必遭致大臣的反對,反而引發兄弟鬩牆、骨肉相殘的慘案;第三,大魏執行『子貴母死』,立新君拓跋禧,其生母封昭儀必須先賜死,接著妳要剷除外戚封氏的勢力,如同妳對思皇后李氏家族大開殺戒一樣,大費周章再度上演一次,無形中又製造勁敵;第四、每進讒言者給予獎勵,大夥兒為了得到賞賜,相互勾結造謠搬弄口舌,導致猜忌多疑、誤會難解,雙方均不利,可適時利用,但必須明察秋毫再行事,否則就像此次拿石頭砸自己的腳,弄得八議大會朝臣全部反對,嚴重損及您在朝堂威望。」
太皇太后深深嘆了一口氣道:「拓跋宏聰敏好學、文武兼備,確實是一顆無可挑剔的好苗。他的父親、母親與外祖父家族都死於非命,或多或少與我有關係,我擔憂他將來親政,對我們馮家不利,又重蹈獻文帝的覆徹,這是我一直走不出的心結。」
馮熙拍拍她的肩膀道:「妹子,妳要認清楚一個事實,天下的統治者姓拓跋,不姓馮,雖然妳是當今朝堂上最有權勢的人,但是妳若失去拓跋宏這張王牌,就等於失去朝堂大臣的支持,妳的權力會被架空,軍政大事必定遭到掣肘,窒礙難行。總而言之,妳是因拓跋宏才能臨朝稱制得到權勢,拓跋宏因妳的權勢才能在妳的羽翼下得到保護,你們彼此都須要對方權勢與保護。妳一時失心要黜廢拓跋宏,立拓跋禧為新君,對大魏國不忠,對朝局不穩,對馮家也不利,對妳而言,無形中樹立更多敵人,搞了四輸局面,慘敗啊!」
「我現在該如何做呢?」
「向來足智多謀、膽識過人的妹子!這麼簡單的問題,竟然問我『該如何做呢?』,真的被讒言附身了。妳一生無兒無女,為兄奉勸妳,把拓跋宏視為自己的親生兒子,用心撫育他、教養他成為一代明君。我觀察他天性仁厚會孝敬妳,倘若將來不孝敬妳,史官秉筆直書,他會遺臭萬年天下人唾棄。妳把權力牢牢握在手中掌控朝政大事,不要讓拓跋宏像他的父親那樣脫離自己的控制,這樣對國家、朝廷、馮家與自己是最好的抉擇。」
「感謝兄長的直言不諱,這番金玉良言,一定銘記在心。」,太皇太后終於展眉開懷大笑。
她走到門外大聲喊道:「張祐!快把皇上放出來,宣太醫徐謇到紫宮為皇上看診。」,張祐高興的大聲道:「遵旨,馬上辦。」
ns3.15.149.154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