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章 聖母聖后 皇誥嚴刑
清晨彌漫薄霧,樹稍殘留昨夜露水,朝會鐘聲響起「噹!噹!噹!」聲,大臣雙手執笏井然有序,魚貫雁行進入太華殿,不久又響起「噹!」,眾人聽到突如其來的鐘聲,訝異眼神互望一眼,拓跋宏身長已高出太皇太后一個頭,兩人一同走進太華殿,她先就坐後,拓跋宏向她跪拜之禮道:「拜請聖母聖后萬福金安、富貴萬歲」,轉身坐在龍椅面對朝臣。
太皇太后嚴肅道:「剛剛鐘聲為何多響一聲?」,向來受寵的張祐手持佛塵道:「新進宦官秦松誤以為皇上與太皇太后入大殿時,還要再敲響鐘聲,微臣教導無方願受罰。」
太皇太后問道:「皇上認為該如何處置呢?」
拓跋宏拱手作揖小心謹慎道:「兒臣啟稟聖母聖后,張祐身為宦官之首,未嚴加管理下屬,紀律渙散,依《太皇太后十八條之令》應杖罰三十下,念及平日服侍太皇太后有功,將功折罪免杖罰;秦松誤擊鐘聲,杖罰二十下,以為警戒。」
太皇太后語音陡轉陰冷,臉如封凍的江面道:「皇上,此事功與過屬性不同,一碼歸一碼,不能混為一談,更不能簡單功過相抵,重新處罰。」
拓跋宏戒慎恐懼道:「依據《太皇太后十八條之令》,張祐對下屬教導無方,杖罰三十下;秦松誤擊鐘聲,杖罰二十下。」,張祐急忙下跪道:「微臣願領罰。」,侍衛馬上進入朝堂杖打張祐及秦松,太皇太后冰冷的臉稍微融化,大臣互視不敢再多言。
太皇太后微笑問道:「本宮自臨朝稱制以來,為推行各項吏治改革措施,陸續頒布《太皇太后十八條之令》,請李沖起草,由『二高』的高允與高閭註解、潤飾,不知諸位愛卿意見呢?」
年近九十的高允被賜坐,穿著破舊漢服起身拱手作揖道:「臣奏請《太皇太后十八條之令》改名為《皇誥》十八篇文章,作為大魏改革的綱領文件,於朝堂隆重賜予群臣。」
高閭雙手持笏道:「臣鑒於戌邊北方六鎮大將,大多來自鮮卑民族,許多人不識漢字,《太皇太后十八條之令》相當於詔令,奏請用漢字記錄相應的鮮卑語音加以譯注,增益朝野流廣。」
李沖謙和有禮雙手持笏道:「《太皇太后十八條之令》屬文辭典雅深奧難懂,微臣願再為其作訓詁,以較通俗的文字和語言來解釋,讓皇家宗室或朝野大臣瞭解規誡或指令,裨益民間閱覽流通。」
太皇太后眉開眼笑問道:「皇上認為呢?」
拓跋宏戰戰兢兢道:「聖母聖后親自填詞譜曲的《勸戒歌》三百餘章,是以儒家倫理來規範,以興太平之治而作,兒臣自幼學唱簡淺易懂,奏請納入宮廷管弦樂曲,由樂師們在重大慶典節日演奏,勸誡文武百官的舉止行為,也可讓民間百姓學習吟唱。」
太皇太后笑盈盈,不時發出咯咯聲道:「《太皇太后十八條之令》改名為《皇誥》,由李沖撰寫《皇誥》訓詁版十八篇,另命專人以鮮卑語音譯注,作為皇家宗室、文武百官、民間百姓的施政指南。《勸戒歌》納入宮廷樂曲,每逢重大慶典節必演奏唱和,藉以勸誡百官。」
拓跋宏轉身向太皇太后道:「感恩聖母聖后為兒臣與大魏作《皇誥》十八篇與《勸戒歌》三百餘歌章。」
高允起身拱手作揖道:「《禮記.中庸》記載:『敬其所尊,愛其所親。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大魏先祖開創偉大基業,由後輩繼承發揚光大,祭祀仙逝的先祖,對待他們如同在世一樣尊敬,好像他們還存在一樣,這是最極至的孝道。雖然是宗廟之禮,但實則講究仁德與孝順,臣在文成帝朝曾針對婚喪禮俗諫言,反對厚葬、燒葬提倡薄葬,如:墳墓建築與陪葬品均仿照死者在世間時之厚葬,燒毀珍貴遺物浪費巨資之燒葬,或借祭祀貌似死者混亂僭越禮制頗為嚴重,奏請矯正日益頹廢的禮俗。」
風度翩翩的李沖道:「文成帝曾下詔,喪禮嫁娶依貴賤不同,採用不同禮制,不可僭越等級。今禮制未完備,世家大族不遵守禮制越來越奢靡,時有耳聞婚娉嫁娶僭越禮制,過於鋪張浪費為時下之弊端;喪葬送終的陪葬品與祭祀,造成生者為了厚葬巨資而痛苦不堪,百姓漸漸崇尚奢華,導到社稷貧富差距大,豪門富甲貴賤無差異。奏請明訂婚喪律令,禁止厚葬送終與婚葬越軌的惡俗。」
太皇太后微笑看著李沖講述,道:「皇上下詔書明訂婚喪律令,倡導土葬,減少燒葬,逾越貴賤等級者重罰,提倡生前厚養,死後薄葬,婚慶樸實無華,朝野一致推行,教化百姓,倡導良善風俗。」,拓跋宏道:「兒臣遵照聖母聖后懿旨下詔書,昭告天下。」
退朝後,張祐一跛一跛的走下太華殿臺階,馮熙扶著他胳臂道:「你服侍我妹子多年,應該瞭解她的性格非常嚴厲,愛憎分明,盡管她寵信的大臣,一點也不放縱,稍微犯錯就嚴加懲罰,多則杖打百餘下,少則杖打數十下。」
張祐愁容道:「大臣只要犯一點小錯或不滿意,就當場在朝堂杖打,大部分的朝臣都被挨打過,只有侍奉四朝皇帝的高允最厲害,在中書省、秘書省、尚書省都擔任過大臣,五十多年來,從未被挨打,真是奇才。」
馮熙爽朗大笑道:「我是她的兄長,犯個小錯在朝堂上也照打不誤,你也看過呀!但她從不記隔夜仇,睡一覺醒來,第二天就忘記了,好像沒發生過,明天她會待你如初,甚至更好,賞賜你更多珍品,也許你會因此更加富貴,也說不定。」
張祐緩慢步行道:「聖后不論出身貴賤,只要有才能一律重用,但也嚴厲要求賢臣,一點都不含糊馬虎,恩威並施,獎優罰劣。所以大臣、宮人們特別佩服她,對她忠心耿耿至死不渝。」,馮熙送他回太和殿。
雲海滾滾湧動被晨光染滿絢麗的色彩,濃濃春意漸漸漫上枝頭,拓跋宏步行至太和殿向太皇太后請安道:「兒臣拜請聖母聖后萬福金安、富貴萬歲,今日皇室春遊請聖母聖后搭乘金根車,兒臣隨侍在車旁,步行至皇宮大門,再騎上赤兔馬。」
太皇太后微笑道:「皇兒不搭乘金根車嗎?」,拓跋宏拱手作揖道:「兒臣是馬背民族的後裔,天生喜好騎馬,春遊沿途需翻山越嶺,偶遇險峻之處,兒臣可隨時下馬,等候聖母聖后的金根車通過峻嶺險灘之處,確定安全無慮再上馬。」
張祐持佛塵道:「臣安排親信大臣與皇族宗室女眷搭乘官轎,皇宗學的青青學子與服侍的宦官宮女們各自騎馬,是否可行呢?」
太皇太后點頭道:「皇宗學季考剛結束,讓他們騎馬玩樂輕鬆一下。」,她走進金根車,拓跋宏一路步行在旁至太華殿,再度拱手作揖看著金根車與官轎揚塵而去,轉身對著林氏姐妹微笑,便與馮誕、馮修與皇弟們一起策馬奔騰出皇宮。
90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81OIv4KK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