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自我較量 勁敵是我
拓跋宏極關心太皇太后的病情,跪在床邊道:「聖母聖后聖體有沒有安康一點兒呢?」
「太醫李修的針炙醫術高明,聖體好很多,皇兒勿過於憂心。與趙黑談得如何呢?」
「趙黑起初婉拒,但經過兒臣的說服,及看到兒臣對待廚子的態度,讓他想起侍奉太武帝的情景,有種『看在眼裡,暖在心裡』的感動,便答應前往定州平叛。」,拓跋宏將自己和趙黑對話的內容,以及吳孟食打翻粥品燙傷自己的手,全部一五一十稟告。
「皇兒,尊崇儒學的仁政作為,不枉費母后平時的教養。」
「早晨發上壁虎人蔘粥,晚上又發生粥品燙傷手,臣兒學習聖母聖后在日常生活中寛待下人,說明身教重於言教,許多事情不能光說不練,自己不能以身作則,如何要求別人呢?感恩聖母聖后用盡心思教誨兒臣。」
太皇太后坐臥在床榻上,沈思一會兒道:「皇上下詔書,趙黑侍奉北魏四朝皇帝,對大魏忠心耿耿,賜予免死金策;此次又奉命平叛定州,授予假節,封鎮南大將軍,加號儀同三司;另外,他從不接受賄賂,賜帛五百匹、穀一千五百石,以資嘉許。」,拓跋宏道:「兒臣遵旨」。
織繡房在林文繡的督導下,一改動輒得咎的嚴苛管控,變的輕鬆自在大家喜愛的場所。原本要離開織繡房的女工匠全部留下來,虛心就教於林文繡學習蘇州雙面繡,大夥兒正熱情的圍繞在林氏姐妹身旁,並看林文繡帶來的刺繡品,不禁讚嘆道:「巧奪天工、舉世無雙!」
林文繡含蓄道:「謝謝好姐妹們看得起我的不才之作,慨然允諾留下來為皇家織繡品付出心力,我會盡全力教會姐妹們雙面繡,但我對織品不熟稔,也請各位姐妹不吝賜教,大家不分彼此相互研習,才能教學相長。」
張安姫拿起一塊雙面繡品道:「文繡師傅太客氣,技藝高超的蘇州雙面繡是馳名天下的繡品,更是華夏傳統絲綢工藝的精華之一,咱們何其榮幸能拜妳為師,學會這項絕技將來較容易找到好婆家,或者一輩子自食其力不愁吃穿,我們雖然沒有很高很好的門第,卻可以靠技能為自己撐起一片天喔!」
陳善娣滿臉笑容道:「文繡師傅家學淵源,功夫深厚,受到聖后欽點教導刺繡,咱們絕對不能讓師傅丟臉,成品一定要比竇姑姑好。」,一陣歡呼聲又是鼓掌聲。
林文繡羞澀道:「大家叫我文繡就好了,不要再加『師傅』兩個字,我承受不起,織繡品不必與別人比較,只要跟自己比較,有進步就值得欣慰了。期許今天的自己要比昨天的自己更進步,明天的自己比今天的自己更進步,維持自己一直持續不斷的進步,是非常不容易的事,又何必與別人相互競爭比較呢?完成一件織繡品必須付出極大的耐心與毅力,在織繡過程中,最早放棄的人往往是自己,其實最大的敵人是自己,不是別人。」,大家紛紛點點頭。
「我就是那位最早放棄的人,大家千萬別以為我們姐妹都具博採眾長,青出於藍的領本,誤以為我也專精於刺繡,在下林文絹自我承認,蘇州雙面繡我完全沒學會其精華,跟大家一樣是初學者,別對我存有不切實際的期望喔!」
「文絹!妳太客氣了,無論如何妳的程度一定比我們還要好。」
「要跟自己比,不要跟別人比,才剛講過怎麼馬上就忘記了呢?真是孺子不可教也。」,林文絹雙手交叉抱胸,大家圍著林氏姐妹哄堂大笑,織繡房難得有如此輕鬆愉快的氣氛。
林文繡道:「華夏織繡品工藝博大精深,我們每人都要學會織品與繡品兩種技藝,繡品由我來教大家,織品推舉誰來教呢?」
大家異口同聲道:「張安姫啦!」
張安姫微笑道:「大家若不嫌棄我那三腳貓工夫的話,我很樂意教大家織錦技藝。」
林文繡道:「織繡房共一百二十人,分織品與繡品兩大部,每十人為一小組輪流教學,每個人都要學會織與繡兩種技能,我與安姫以身作則,大家切磋琢磨為皇家創造最佳的織繡品,是織繡房的共同願景。」
張安姫舉起大姆指道:「大魏織繡房出品必屬佳作。」,大家也跟著伸出大姆指,在一陣鼓掌聲之後,回到自個兒的座位幹活,林文繡與張安姫分別被十人圍起來認真教學,教完一組十人後,再換一組十人上陣,三不五時還要解答學員的提問,並一一檢核作品水準,時間飛逝,一天已近尾聲。
張安姫對林文繡道:「生平第一次擔任師傅教那麼多人學織錦,講了一天的話,真是口乾舌燥,不知有沒有人會主動送點心來呢?」
林文繡嘴角上揚搖搖頭道:「我也不知道,但我想讓大家準時放班,不要辛苦超時幹活又沒工資可領,重蹈竇姑姑的覆轍。」
張安姫點頭道:「我也同意這樣做。」
林文絹到處走走順便繞一圈,大聲道:「準時放班了!」,眾人紛紛結伴同行離去,並開心互道:「明天見!」,林氏姐妹等大家都離開才步行回紅樓。
ns13.58.121.29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