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數年,又來到了熟悉的墾丁,只是這一次不是我開車,是老大開的車,再次享受被人載著玩的感覺,坐在副駕座位上,既欣慰又緊張,總是忍不住下指導棋,雖然知道他其實可以開得不錯,還是沒忍住,也許,在他學習成長的道路上,我就是坐在副駕上,既想看他可以獨立,卻又忍不住的不相信他,忍不住的以希望他可以更好的藉口,下著我以為會更好的指導棋,沒能更有耐心的等待他。
對著老二,又以他本來自己就可以做得很好,而忽略了,其實他也許會害怕,會緊張,會希望父母也可以多"擔心"他,也許,他不如外表所表現的那樣自信、自若,就像,他曾經對我怒吼著說:我也得憂鬱症好了。
是我低估了老大的適應能力,又高估了老二耐挫力嗎?
其實,我連自己都管不好,也就是多了些生活經驗,又何需倚老賣老,總是老生常談呢?
想和孩子做朋友,那是理想,因為朋友過得如何,心情如何,對自己影響不大,也不會擔心,孩子卻不同,說不擔心,怎麼可能做得到呢?
也就是要將"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的功力練到幾層而已。
ns216.73.216.45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