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
我陷入了矛盾和抉擇,內心難以平靜。
我知道,如果我繼續堅持爭奪兩個孩子的撫養權,那麼除了時間金錢上的花費外,我和我的家人以及兩個小孩依然要生活在目前這樣不穩定的關係中,看不到盡頭。
這樣真的是對小孩好的嗎?女兒真的願意回來嗎?我不確定,就算她回來了李孝霖會放過我們嗎?我們依然沒有平靜的日子……
我在善與惡,對與錯的無盡糾葛中無法解脫,如果可以,我真的希望空氣都凝固,時間都靜止,不要去面對任何選擇與可能的悲傷。
我緩緩地閉上眼,我已經沒有力氣再去爭辯,再去思考些什麼了,微風佛過我耳邊的長髮,整個人都快要破碎一般。我的睫毛止不住的顫抖,痛苦如同暴風般來勢洶洶,我無處可逃。
失去的感覺,我太過瞭解,這十幾年來,我失去了太多,甚至失去了我自己,那真的很痛,痛到即使傷口癒合,也會在寂靜的夜裡,一次又一次地發作、折磨、窒息。
看不到盡頭的黑暗,一次又一次如狂風般席捲而來,那感覺如花凋零,如草折根,痛不欲生,但是,再怎麼痛苦,我都要堅強地走下去,不,是更好地走下去。
也許放棄就好像晚霞的餘暉,雖然絢爛卻逐漸消散,讓位於新的希望;放棄又如同夜晚的星空,雖然點點繁星閃爍,卻不再執著於追逐;放棄又猶如手中的沙粒,握得越緊流失的越快,只有學會放手才能擁有更多……
兩年來兒子對妹妹的不辭而別,他比我想像的成熟。哪怕走到現在,妹妹甚至已經不太願意和他有交集,但他仍然期待每一次見到妹妹,哪怕只是簡單的打一個招呼。
有時候我心裡會想,女兒終究要成為一個漂泊在外的親人了,對我,對兒子對我的父母來說都一樣,可能感情會越來越淡,甚至可能以後很難會再相見,也許只有每當起風的時候,那條聯繫我們內心深處的風箏線才會牽動起一絲波瀾。
大家都在安慰我,等女兒長大,她一定會有自己的判斷會有自己的選擇。我知道這只是一個美好的願望,我不會再去期待,再去執著。
那麼多個深夜,我悄悄地來到兒子床前,看著他熟睡的臉龐,感覺經歷了這麼多事,他一瞬間就長大了。很多時候我卻在無盡的自我懷疑中越陷越深,猶如深陷在泥潭,越是掙紮地想要走出來,越是下沉。
好多個瞬間,我都覺得一切糟透了,諸事不順挫敗無力,但是好像到某個轉角處或許又柳暗花明重燃起希望,很多事情似乎又有了逐漸變好的跡象。
我希望我和李孝霖都能把壓力和困難都擋在家外,這樣兩個孩子才能開始在這個穩定的家裡健康快樂地成長。
轉眼間,我也開始了為別人擋風遮雨的人生,就不能讓自己懦弱和退縮。
我要謝謝兒子無怨無悔地陪在我的身邊,堅定地選擇我,很多時候他看得比我透徹,比我灑脫。
同樣我也真心地希望他,不必太糾結當下,也不必太憂慮未來,當經歷過一些事情的時候,眼前的風景已經和從前不一樣了。縱使看過了一些社會的不公,但依然希望他能溫暖而善良。
「妹妹如果回不來了你會怪媽媽嗎?」好幾次我問兒子。
起初他不願意回答我,我知道他也在掙紮,也在努力嘗試接受這個事實。
後來有一天,兒子鄭重其事的和我說:
「媽媽,不管妹妹在哪,只要她過的開心就好了。」
聽到這話,我鼻頭一酸,瞬間紅了眼眶,清了清有些發癢的嗓子說:
「你說的對,你比媽媽做得更好。」
「媽媽,你不要難過了,其實最應該難過的是妹妹,你看,你以後可以再生寶寶,我也可以有新的弟弟妹妹,而妹妹再也不可能有新的哥哥了。」
我看著兒子,心中那塊一直強撐的堅強不知不覺塌了方,眼淚不爭氣地在眼眶裡打轉,我只能低頭拼命強忍,不想讓兒子看見。
一直以來我不是不能接受女兒回不來的現實,也已經不是執著於這個結果到底公不公平了,是我覺得自己無法面對兒子,無法和他解釋這一切,也怕他怨我沒有努力。
但是很明顯,他比我想像的還要成熟懂事。
ns216.73.216.45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