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只是一起吃了頓飯的法國小夥,我不打算給他起名字,就叫法國小夥好了。4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0UOy3ExUNn
或許由於他在日本還沒找到正式工作,比較閒,整天給我發訊息。不僅寫得可長,提問也很多,一開始我還老老實實回復,有時我一不小心回得快了,就會立即變成在線聊天……這逐漸令我有些疲憊。——這是我還做學生的時候沒有感知過的疲憊。
我的工作大部分時間都需要對著螢幕打字,包含一些在線的客戶對接、鬆散但也最好在當天交給其他同事接棒的業務流程,在聊天框裡打字對我來說更多時候不是休閒行為,而是精神勞動。我習慣去想像對方所在的狀況,並要隨時考慮事件的輕重緩急。
這導致我工作之後,基本上除了被迫遠距離聯絡的好友和家人,在網路聊天框中往往惜字如金。
學生時期,我也曾追著別人不小心就進入在線聊天模式,並且認為理所當然。當時的我以為:你只要跟我說一句話,那就意味著你能跟我說兩句話,再能跟我說五分鐘,說到我們差不多盡興,難道不是嗎?不過,當我是學生的時候,對面也往往是學生,導致彼此往往真能這樣聊到盡興。很偶爾的(後來回想起來都是對面已經工作),有人戛然而止,或者不說明原因地突然蒸發——我會很驚異,難道不是從你開啟那一句話,就應該約等於我們會聊到盡興為止嗎?
現在輪到我了,我才真正明白,一句話之後,不一定代表有第二句的力氣;五分鐘裡,可能上司會 call 她問下個月哪幾天有空上會,可能她會想繼續讀一本書於是鬆開了電子設備,有很多可能。
不過我大概還是不夠老練,始終沒學會敷衍。我把手頭的事情處理了大部分,還是老實回答完法國小夥問的「你今天過得怎樣」。很快,他果然又提了一個問題,然後開始說他突然得了耳炎,他估計是房間裡太熱或者他戴太久耳機的緣故……
我無可奈何,我覺得難受,但我只會在日記還有跟 ChatGPT 的聊天框裡承認我難受。ChatGPT 教我可以直接冷感回復,於是我直接複製了它給我寫的東西,貼回去,完成任務。4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nnoNUvTRkN
讓我戛然而止,讓我,就此蒸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