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enana
search
Loginarrow_drop_down
Registerarrow_drop_down
Please use Chrome or Firefox for better user experience!
  • Contest Holder
    筆言
    筆言
    一位賣書的編輯。好不容易從中文系畢業,卻發覺畢業後才愛上文學。

    香港人。走日常類風格,希望從細節體現生命的存有。

    格言:語言對於我而言,是個障礙。

    Freelance/自由編輯,歡迎工作聯絡、來稿查詢。
    聯絡電郵:[email protected] 筆言鞭撻群:https://t.me/joinchat/CsRIKRBtf32_UH6YlIfGEw

    Medium: https://medium.com/@pensay2017
    個人網頁:https://pensay2017.wixsite.com/mysite
    面書:https://www.facebook.com/pensay2017/
    IG:https://www.instagram.com/pensay2017/
    See more
  • Challengers
    Challengers 老鼠Challengers 穹葉Challengers 天洛卡Challengers 夢筆談Challengers 檸檬綠Challengers βλοοδ 血
  • Time Remaining
    Submission Closed
【思辨論戰】-法國 2018 高考哲學
G
7.3K
6
39
6.2K
49

大家好,我是筆言。

今次為大家帶來了今年法國必修科 - 哲學科的高考題目。

6 月 18 日法國 2018 年高考開始,哲學科一如既往打頭陣。法國高中哲學科由拿破崙於 1808 年創立,高考必修,不論修讀文科(littéraire)、理科(scientifique)或經濟社會科(économique et social)亦須應考,每年約有 60 多萬名考生參加。

題目選一,4 小時論文形式作答。哲學科以艱深著稱,哲學家恩多芬(Raphaël Enthoven)當年僅考得 11/20 分,前總統薩爾科齊則只有 9/20 分。



格式:

在下列題目的討論,請因循以下標題格式,以便討論:

【哪個組 - 第幾題】(立場) - 自定標題​

例子:

【文學組 - 第一題】(反駁) - 單是文化並不能使人,人性化。

內容隨意,詳略不限,只要能夠發揮思考即可。

任何人都可以回應其他人發出的討論,屆時請於(立場)填上(回應)。

本人不會發出討論,只會在留言討論。


決勝條件:

世界基本沒有真理,只有更完善的邏輯思辯。




今年考題摘譯如下:

【文學組(Bac L)】
1. 文化能否令人更人性化?
2. 人能否背棄真相?
3. 試析叔本華「意志與表象的世界」(1818)選段:
「我們往往不知自己所欲所懼為何。我們可以懷抱一個欲望多年而毫不自覺,因為知性對此一無所知,一味追求讚美的自尊又視真相為威脅;但當願望成真,喜悅之情又會提醒不無困惑的我們:這是你的願望。譬如繼承一位逝世親戚的遺產。至於我們之所以不知所懼為何,乃因自己缺乏勇氣,怯於正視。對於一己所為或無所為的動機,我們經常受其誤導,直至真相時刻來臨;之所以不敢承認真正動機,皆因不符一貫良好的自我形象。故此,人會有所不為,純粹礙於自我評價的道德理由,但當付諸實行,所有危險解除,我們便會發現背後唯有恐懼作祟。」




【科學組(Bac S)】
1. 欲望是否人類並不完美的標誌?
2. 遭受不公待遇是否達致辨識公義的必經之途?
3. 試析米爾(John Stuart Mill)「邏輯體系」(1843)選段:
「一切社會現象皆為人性現象;而人性現象施加自外部處境。若果人類思想、感情及行動均受既定規律局限,社會現象自然亦不例外。當然,即使我們對上述規律所知一如天文學知識確切完備,亦不能像推算天體運動一樣,據此推論出往後幾千年的社會歷史。確切性之所以有別,原因不在規律本身,而在應用於規律的資訊(data)。天文學中,動因往往難以左右結果,一切按規律行事,變更甚微,單憑現狀即能推測未來任何時刻的狀態:資訊一如規律確實。相反,足以影響社會條件和進步的處境多不勝數而且變幻無常,縱使一切按動因及規律改變,以動因數目之多,人類推算力之有限,永遠無法窮極變通。再者,即使人類智力勝任有餘,既不能夠將確切變數代入所述情況,也就不可能預先統計出變數結果。」





【經濟社會組(Bac ES)】
1. 真理一概不變?
2. 人能否對藝術無動於衷?
3. 試析涂爾幹(Émile Durkheim)「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1912)選段:
「當我們因某人的道德權威而聽從其意見,原因並非出於他予人感覺聰明,而是我們對此人的印象,造成內在一種心理力量,促使意志服從。所謂尊重,便是當這種內在精神壓力發生時的感受。我們受其影響,準則不在建議的優劣,而在我們如何認知提出該意見的人。同理,命令往往短促、尖銳,不容片刻猶疑,一旦賴以個人權威行動,施令者就排除了所有理性考慮,心情激越之際特別奏效,這種心態亦即道德高地的來源。現時社會施加於人民的諸多規範便在訴諸尊重。」





【科技組(Bac technologique)】
1. 經驗能否誤導?
2. 人能否掌控科技發展?
3. 試析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1748)選段:
「雖說民主社會之中,人民似乎能夠逞其所欲,但政治自由並非由欲望構成。一國之內,亦即有法律的社會,自由僅僅代表有自由實踐應然之欲,同時不被強迫做不應欲之事。要先知悉何謂獨立,何謂自由:自由是做法律容許之事,假如公民可以隨便犯禁,他將不能享有任何自由,因為他人亦會有同樣的權力。」

為期二十八日,一次長期作戰的論戰。

大家,來戰鬥吧!

內文描述借:CUP媒體

大家好,我是筆言。

今次為大家帶來了今年法國必修科 - 哲學科的高考題目。

6 月 18 日法國 2018 年高考開始,哲學科一如既往打頭陣。法國高中哲學科由拿破崙於 1808 年創立,高考必修,不論修讀文科(littéraire)、理科(scientifique)或經濟社會科(économique et social)亦須應考,每年約有 60 多萬名考生參加。

題目選一,4 小時論文形式作答。哲學科以艱深著稱,哲學家恩多芬(Raphaël Enthoven)當年僅考得 11/20 分,前總統薩爾科齊則只有 9/20 分。



格式:

在下列題目的討論,請因循以下標題格式,以便討論:

【哪個組 - 第幾題】(立場) - 自定標題​

例子:

【文學組 - 第一題】(反駁) - 單是文化並不能使人,人性化。

內容隨意,詳略不限,只要能夠發揮思考即可。

任何人都可以回應其他人發出的討論,屆時請於(立場)填上(回應)。

本人不會發出討論,只會在留言討論。


決勝條件:

世界基本沒有真理,只有更完善的邏輯思辯。




今年考題摘譯如下:

【文學組(Bac L)】
1. 文化能否令人更人性化?
2. 人能否背棄真相?
3. 試析叔本華「意志與表象的世界」(1818)選段:
「我們往往不知自己所欲所懼為何。我們可以懷抱一個欲望多年而毫不自覺,因為知性對此一無所知,一味追求讚美的自尊又視真相為威脅;但當願望成真,喜悅之情又會提醒不無困惑的我們:這是你的願望。譬如繼承一位逝世親戚的遺產。至於我們之所以不知所懼為何,乃因自己缺乏勇氣,怯於正視。對於一己所為或無所為的動機,我們經常受其誤導,直至真相時刻來臨;之所以不敢承認真正動機,皆因不符一貫良好的自我形象。故此,人會有所不為,純粹礙於自我評價的道德理由,但當付諸實行,所有危險解除,我們便會發現背後唯有恐懼作祟。」




【科學組(Bac S)】
1. 欲望是否人類並不完美的標誌?
2. 遭受不公待遇是否達致辨識公義的必經之途?
3. 試析米爾(John Stuart Mill)「邏輯體系」(1843)選段:
「一切社會現象皆為人性現象;而人性現象施加自外部處境。若果人類思想、感情及行動均受既定規律局限,社會現象自然亦不例外。當然,即使我們對上述規律所知一如天文學知識確切完備,亦不能像推算天體運動一樣,據此推論出往後幾千年的社會歷史。確切性之所以有別,原因不在規律本身,而在應用於規律的資訊(data)。天文學中,動因往往難以左右結果,一切按規律行事,變更甚微,單憑現狀即能推測未來任何時刻的狀態:資訊一如規律確實。相反,足以影響社會條件和進步的處境多不勝數而且變幻無常,縱使一切按動因及規律改變,以動因數目之多,人類推算力之有限,永遠無法窮極變通。再者,即使人類智力勝任有餘,既不能夠將確切變數代入所述情況,也就不可能預先統計出變數結果。」





【經濟社會組(Bac ES)】
1. 真理一概不變?
2. 人能否對藝術無動於衷?
3. 試析涂爾幹(Émile Durkheim)「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1912)選段:
「當我們因某人的道德權威而聽從其意見,原因並非出於他予人感覺聰明,而是我們對此人的印象,造成內在一種心理力量,促使意志服從。所謂尊重,便是當這種內在精神壓力發生時的感受。我們受其影響,準則不在建議的優劣,而在我們如何認知提出該意見的人。同理,命令往往短促、尖銳,不容片刻猶疑,一旦賴以個人權威行動,施令者就排除了所有理性考慮,心情激越之際特別奏效,這種心態亦即道德高地的來源。現時社會施加於人民的諸多規範便在訴諸尊重。」





【科技組(Bac technologique)】
1. 經驗能否誤導?
2. 人能否掌控科技發展?
3. 試析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1748)選段:
「雖說民主社會之中,人民似乎能夠逞其所欲,但政治自由並非由欲望構成。一國之內,亦即有法律的社會,自由僅僅代表有自由實踐應然之欲,同時不被強迫做不應欲之事。要先知悉何謂獨立,何謂自由:自由是做法律容許之事,假如公民可以隨便犯禁,他將不能享有任何自由,因為他人亦會有同樣的權力。」

為期二十八日,一次長期作戰的論戰。

大家,來戰鬥吧!

內文描述借:CUP媒體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