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一個年紀以後開始會想的比較多,在成長中遇到挫折產生的不確定不自信不安全感,然而隨著時間慢慢流逝,不知不覺中累積了相當的份量轉化成現在這副模樣,我也是如此所以寫了這篇文章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交往的種類也很多,工作、家庭、戀愛、興趣、利益等,交往深淺也分認識數十年的好友或偶爾坐電梯的點頭問好,當然決定交往深淺可能兩個人對彼此的印象佔了大多數,這些不是我這次想說的
我想說的是人與人之前的交往,真誠以待、表裡不一,這是沒有絕對的,人事時地物都會影響當時你所表達的的方式,
在不同時期我會跟特定人特別好因為時間地點行為方式契合,倒是當時與你部分不是那麼契合那陣子稍微不是那麼常聯絡,畢竟很多的理由,最常發生的就時間無法配合,我們這種已經被社會化的人,我們已經被教育成講求功利、效率、利益的思考方式,不這樣做的話會被貼上笑你傻瓜這是常識難道不知道嗎的標籤,我也這麼想過別人,的確要湊成事也不是不行,但會違背自己的想法,必須需要有股不可迴避的強大力量來驅策我們,這力量就是關係
我常在想什麼是關係,時常聯絡、有事才找還是打發時間,這三種是我目前最常碰到的也是我最常搞不清的,是因為無聊寂寞而引發或當下的狀況或是突發的議題驅使需要找人排解種種原因,親密的關係不因如此,或者是我複雜化想太多,受到不平等的對待變得偏激,珍惜身邊每個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不想被如此對待我也不該如此對待別人,當然人生沒這種簡單,每個階段存在著不同的課題,每個人都在這茫茫人海中漂浮著,等待那塊救贖的浮板解救快溺斃的自己,我不羨慕那些早已被船解救駛往岸邊的人,至少我還有選擇放棄的權利沉入深深的海底直到陽光無法透射。
正當大家撻伐一個人不準時不守信,總有個人不出聲或許他心裡想的反正我也是這段時間有空等等我也有事要先走了,對他來說不過也是打發時間
也有突然猛個事件讓他們變得熱絡親密,但能不能維持長久除了激情也需綜觀很多面向,也值得思考
ns18.118.207.114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