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早,剛醒來時感覺肚子不太對勁。早餐剛食不到一半,便急忙走進洗手間。腹瀉的情況雖不嚴重,卻也足以令人感到不適。這樣的反應,其實並不罕見——每當前一晚吃完火鍋,這幾乎是我預料之內的後果。儘管如此,我仍難以抗拒火鍋的吸引力。
火鍋對我而言,不單是一餐美食,更是一種社交的儀式。無論工作多忙,心情多累,只要有人提議吃火鍋,我幾乎都會答應。食物豐富,氣氛熱鬧,加上那股湯底產生的香氣,令人一下子從日常緊張模式抽離,進入一種全然放鬆的狀態。
尤其當一兩瓶啤酒或清酒加入桌面後,整個晚上的氛圍會變得更加投入與自在。原本拘謹的朋友開始開口說話,平日難以啟齒的話題也慢慢浮出檯面。舉杯之間,言語不再設防,話題從工作壓力、家庭煩惱,到過去的回憶與未來的打算,幾乎無所不談。笑聲與滾湯交織,時間仿佛在那一刻暫停。即使席間有些人初次見面,氣氛仍能迅速凝聚起來。大家圍在同一鍋前,輪流翻動食材,在等待熟透的同時,也自然地開展對話。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在蒸氣升騰之中悄然拉近。
我吃火鍋一向急進,特別是牛肉片,只要涮個兩三秒,就會夾起來食。有人勸我應多等一會兒,我總是笑笑地說「差不多啦」。這種「淥一下就食」的習慣,正是肚痾的根源。
牛肉和響鈴向來是我的最愛。牛肉薄切軟嫩,入口即化;響鈴吸湯之後口感豐富,每次都不會錯過。相比之下,串蝦我幾乎不碰。剝殼麻煩,每次我都視而不見。
其實火鍋不需要太多講究。食材可以簡單,地點也未必要高級,只要有幾位朋友在旁,就是一頓值得珍惜的晚餐。在那幾小時裡,煩惱彷彿被隔絕在鍋外,剩下的只有熱湯、熟食與真誠的交流。
ns216.73.216.238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