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第一次徵日失敗後,任禮部侍郎杜世忠為國信使,以使節團正使身份持國書出使日本,要求日本稱臣。杜世忠等人抵高麗國都,高麗隨即派舌人(翻譯)郎將徐贊及水手三十餘人將其送至日本。到日本,繞過大宰府,直抵長門國室津上岸,打算闖過關卡,到達京都或鎌倉,中途被長門守護逮捕,押送大宰府,再押至鎌倉。
這一天,大宰府守護恭敬的鞠躬,道:”執權大人!元寇使節杜世忠等人不請自來,要求求見執權大人!”
北條時宗皺起眉頭說:”元寇可有國書呈上?”
”稟執權大人!有!”大宰府守護隨即呈上。
北條時宗打開元朝國書,生氣的道:”元寇傲慢!竟然要我家武穆遺書以及俯首稱臣,簡直欺人太甚……。”
大宰府守護問著:”執權大人!使節是囚?抑或放?”
”放?未免顯得我幕府示弱!殺!”北條時宗肯定的說。
”大人英明!”大宰府守護迴應。
北條時宗下令斬殺元朝禮部侍郎杜世忠後,盤膝而坐敲經唸佛,處之泰然。他早有部署,作好對元軍再次來襲的準備。鎌倉幕府為防元軍再犯,沿博多灣海岸西從今津東至香椎,修造了約20公里的石壘,以阻止元軍登陸,即所謂元寇防壘。防壘是幕府組織民力用四至五年由今津至香椎一帶建造高二米厚二米的石牆。
第一次攻打日本失敗後,高麗國王多次反對元朝再度侵日,而元朝也派遣使者至日本,但日本恨殺元朝欽差杜世忠等人,使得忽必烈怒氣沖天,開始積極籌劃第二次進攻。
身為忽必烈女婿的高麗國王於第一次徵日後,試圖勸說自己外父打消徵日念頭。
”父汗!徵日勞民傷財,我軍不善海戰,只會事倍功半……。”高麗國王勸說著。
”賢婿!此乃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之舉!難道汝不欲助朕征戰?”忽必烈皺眉說。
”臣婿不敢!只欲向父汗稟明當中利害!”高麗國王迴應。
”不必多言!幕府殺我使節,未有將朕放在眼裡!朕決意再度東征……。”忽必烈怒不可遏。
北條時宗初生之犢不畏虎,即使是蒙古征服南宋,依然無畏無懼,斷言拒絕向元朝稱臣,寧願傾全國之力,進行防衛之戰。但老百姓軟弱無助,對於這場元日戰爭,顯得無奈。高麗除了向元朝朝貢外,又要協助徵日,負擔龐大軍費,只有加賦,以彌補開支,百姓叫苦連天。而忽必烈滅宋,對漢人高壓統治,民怨沸騰。所以,兩地百姓採取另類方式,表示不滿。
一般認為颱風是造成元軍失敗的最大原因。有一種說法認為元軍艦隊之所以被颱風摧毀,是因為使用了錯誤的船型。日本考古學家研究元朝艦隊的沉船後,認為他們使用的是在運河航行的平底船,採用了當時較為流行的水密隔艙設置,而不是在海洋上航行的海船。而之所以如此,可能是因為元朝在中國本土及高麗的殘酷壓迫,導致朝鮮半島、華南沿海兩地,對於戰事的準備與製造軍艦很反感,造船的漢人和朝鮮工匠故意使用錯誤的船型,而蒙古人對航海又一無所知,又或者忽必烈攻日太過倉促,未有充分準備海船,造船工人只得在匆忙間敷衍,以求交差了事。不過具體原因目前尚無定論。
忽必烈被船匠所騙,交付平底戰船,做了冤大頭,還懵然不知。另一件冤大頭事件是另一支邪惡河童族領袖河伯化身全真教邱處機,騙取忽必烈賜予萬家香火和童女,釋出萬人景仰氣牆和陰柔之氣,用以修煉河童族絕技-『翻江倒海』。其實,早在第一次攻日前,河伯已化身邱處機,以刺殺北條時宗為交換條件,可惜被鄧天撞破事敗。
邱處機早於忽必烈建立元朝時已去世,河伯化身邱處機,訛言已得道成仙。第一次攻日後,化身邱仙人的河伯走入大都御書房,遊說忽必烈:”大汗!本仙早有所料今次徵日,失敗告終!”
”邱大仙為何不及早言明?”忽必烈感到愕然。
河伯(化身邱仙人)把弄一下長鬍子,搖頭說:”天機不可洩露!”
”然風害摧毀我軍船艦,另有內情?”忽必烈關切的問。
“嗯!念在本仙與汝祖父成吉思汗之情誼,故且冒犯天條……。”河伯(化身邱仙人)偽裝的說。
”朕萬分感恩!”忽必烈行禮說。
河伯(化身邱仙人)續說:”風害之所以出現,原因為河神作怪,引起大風……。”
”朕該如何是好,以平息河神怒氣?”忽必烈追問下去。
”大汗應多建河神廟,讓萬人景仰,河神自然息怒!此外,大汗亦應交出一千童女,讓本仙作法祈福,以保大元作戰順利……。”河伯(化身邱仙人)提出要求。
”好!朕馬上去辦,以保我大元東征旗開得勝!”忽必烈笑逐顏開,滿意的說。
自第一次元日戰爭後,相隔七年,忽必烈聽了河伯建議,不斷在中土各地興建河神廟,又在各地暗徵童女,交予河伯。河伯吸收了萬人景仰氣牆和陰柔之氣,已修煉成『翻江倒海』之術,足以與鄧天(河童王)抗衡。
第二次元日戰爭前夕,身為鄧天(河童王)管事的哈比河童族族長忽忽必烈,
曾到中土偵察河伯族舉動,然後返回河童國向鄧天彙報。
河童族族長忽忽必烈稟報著:”陛下!依臣觀察,中土突然多了許多河神廟,此舉並不尋常!相信河伯已說服忽必烈,給予修煉『翻江倒海』所需……。”
”你是說河伯將擁有與我同等力量?”鄧天一臉惆悵問道。
”陛下!正是!不過,俗語說邪不能勝正,想必以『皇者之書』施行之『翻江倒海』之術,定能壓倒偽冒之『翻江倒海』……。”忽忽必烈安慰說。
鄧天皺起眉頭,無奈說:”但願如此!”
ns216.73.216.238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