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間推移,張幸睿的書寫逐漸成為他唯一的出口。每當他感到情感無法承受時,他就會拿起筆,將腦中的混亂情緒一一寫在紙上。這些文章和詩詞或許並不成熟,甚至有些凌亂,但它們是張幸睿與自己內心對話的方式。
然而,儘管書寫讓他短暫地感受到了一絲釋然,內心的困惑卻並未真正消散。他的情感依舊在正面與負面之間反覆掙扎——一方面,他渴望用創作來表達自己;另一方面,他對自己的創作能力感到懷疑。
「這些文章和詩真的有價值嗎?」 張幸睿翻看著自己寫下的字句,眉頭微皺。儘管這些文字承載了他內心的情感波動,但他仍然不確定這些作品是否真的能表達出他心中想說的話。
帶著這份疑問,張幸睿決定去尋找學長。他知道學長一直是自己在人生中的指導者,也許他能幫助自己看清這些文字背後的價值。
傍晚時分,張幸睿來到學長的教室,手中緊握著那本筆記本。屋外的夕陽將天空染成了橙紅色,帶來了一絲溫暖的氣息。學長坐在書桌前,低頭整理著文件,當張幸睿走進教師時,他抬起頭來,露出一抹微笑。
「學長,我有些事情想跟妳討論。」張幸睿的語氣中帶著一絲不安,儘管他很信任學長,但內心依然充滿了忐忑。
學長放下手中的文件,拍了拍對面的椅子。「當然,隨時都可以,坐下來聊吧。」
張幸睿坐下來,將手中的筆記本遞給學長。「這是我最近寫的東西……我不知道它們到底有沒有意義,但這些是我唯一能表達自己情感的方式。」
學長接過筆記本,翻看了一會兒,眉頭微皺,然後輕輕點了點頭。「這些文字,雖然還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但它們很真實,能夠感受到妳內心深處的掙扎。」
張幸睿聽到學長的評價,心裡有些複雜。他知道自己的作品並不完美,但學長的肯定讓他感到了一絲鼓舞。
「我不確定自己是否真的適合寫作。」張幸睿低聲說道,語氣中帶著一絲迷茫。「我只是想找到一個出口,但不知道這條路是否值得繼續走下去。」
學長望著張幸睿,沉思了一會兒,然後緩緩開口:「創作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妳現在感到困惑很正常。但重要的是,這些文字能讓妳與自己對話,讓妳能夠整理出內心的情感。至於是否繼續走這條路,妳必須問問自己——妳是否願意在這個過程中找到更多答案。」
張幸睿聽著學長的話,感覺內心的迷霧稍稍散去了一些。雖然他還未完全確定自己的方向,但學長的話讓他開始思考,或許創作不僅僅是一種情感的出口,也可能是他未來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