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大家最想知的問題,這個地震發生的機會是多少?帶來的是微不足道,華氏災難性甚至不可逆的後果?
單刀直入,其實最近網路上熱議的「7月5日大地震預言」,其實源自日本漫畫家龍樹諒在作品《我所看見的未來》中提到的夢境內容。她曾預言2011年3月會有大災難,後來與東日本大地震時間吻合,因此引發關注。而她在再版中提到「2025年7月5日凌晨4點18分」可能會發生重大災難,引發不少人擔憂。
🔍 專家與官方怎麼說?
日本氣象廳已多次澄清,這類預言「毫無科學根據」,目前科技無法準確預測地震發生的時間與地點。
東京大學地震學教授蓋勒也指出:「即使是基於科學的地震預測,也不可能這麼精確」。
台灣與日本地震專家在跨國直播中表示,漫畫中提到的「台灣與香港連成一線」等情節完全不符合地質科學,並呼籲民眾應專注於日常防災準備。
📈 那麼近期真的有異常地震活動嗎?
日本鹿兒島縣吐噶喇列島近海,自6月21日至7月初已發生超過900次有感地震,最大規模為5.5級。
專家指出,該區域地質活躍,但目前並無證據顯示會引發南海海槽大地震。
🧠如何理性看待這類預言?
預言 ≠ 預測:夢境或靈感不等於科學預測,無法作為行動依據。
地震風險是長期存在的,尤其在日本、台灣等地震帶國家,應以科學方式提升防災意識。
🧳 出遊或居家該怎麼準備?
香港天文台與日本政府都呼籲民眾:
熟悉避難路線與集合地點
準備緊急避難包(飲用水、乾糧、手電筒、藥品等)
留意官方發布的地震與海嘯警報
不信謠、不傳謠,保持冷靜與警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