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形圓滿,有點佛相的北條時宗,夜裡依然敲經唸佛,白天受到河伯試圖行刺,使得他惶恐萬分,心有餘悸,希望藉著不停誦經,平伏心情。
鄧天此刻在北條家再次出現,希望尋覓『皇者之書』。他放輕腳步,走到一女眷房間,偷聽房中主僕對話。
"結子小姐!還要吞拿魚刺身嗎?"家僕跪著捧上一盤,道。
"愈多愈好……。"結子一面狼吞虎嚥,一面說。
待家僕走後,鄧天走近,從扇門縫隙窺看,怎知大吃一驚:"巧兒?"
巧兒穿上長尾和服,蓄長髮及肩,不顧儀態的一塊又一塊,吃得津津有味。
"巧兒!你怎麼會在這裡?"鄧天拉開扇門,急不及待說。
"天?來到這裡做了這家的大小姐……。"巧兒擡起頭來,停止進食,熱淚盈眶,道。
"譁!好豐富呀!壽司、吞拿魚刺身、天婦羅……。"鄧天一手拿著壽司咀嚼,一手又拿著刺身,吃得津津有味。
"慢點!小心咀嚼!……。"巧兒關切的問。
"河童族的晚餐,實在太可怕了!"鄧天抱怨說。
"河童族?"巧兒感到愕然。
"我現在是河童王,住在鎌倉護城河河底的河童國……。"鄧天迴應。
巧兒恥笑說:"河童?你在胡扯什麼?想逗我笑?"
"你不相信,我變給你看!"鄧天說畢,雙手合十,隨即以河童形態示人。
"河童?真的?"巧兒嚇得目瞪口呆。
"現在相信吧?"鄧天再次雙手合十,變回人形。
"世上真的有河童?"巧兒半信半疑。
"世上有河童,有多稀奇!這個話題暫且不論,我想問的是『皇者之書』……。"鄧天打聽的說。
"你所指的是北條家那本?"巧兒問著。
"應該是吧!"鄧天又說。
"所謂『皇者之書』只是用來穩定人心的技倆,說明幕府有能力領導抗元!但聽說這是失傳已久的『武穆遺書』……。"巧兒解說。
"『武穆遺書』?岳飛留下的兵書?"鄧天問道。
"我猜想是!因忽必烈曾要求北條家交出此書,並投降俯首稱臣……。"巧兒猜測。
"『武穆遺書』真的有嗎?不是虛構出來?"鄧天疑問著。
"唉!還以為北條家的『皇者之書』就是河童族的『皇者之書』……。"鄧天長嗟短嘆道。
這個時候,北條政村亦步亦趨走近巧兒的房間,他拉開扇門,道:"結子!一桌美食,胃口挺好……。"
"父親大人!"巧兒左顧右盼,不見鄧天蹤影,然後屈膝的恭敬鞠躬說。
"女兒!有沒有記起什麼?你的失憶症為什麼那麼嚴重?你與天皇之婚事,該如何是好?"北條政村嘆息說。
"與天皇之婚事?他是個老頭?"巧兒緊張的問。
"當今天皇乃二十多歲之美男子……。"北條政村迴應著。
"美男子?我會成為皇后?想不到在夢中可以成為皇后……。"巧兒雀躍的說。
北條政村是幕府的第7代執權(幕府實際掌權者),巧兒(北條結子)是他的女兒,而當今幕府的執權(第8代)就是巧兒(北條結子)的兄長。
北條政村離開巧兒房間,鄧天再度現身,吃醋的說:"你想當皇后嗎?看你興奮成這個樣子……。"
"一天沒成婚,我都有權選擇!你跟我滖!"巧兒氣結的說。
鄧天冷言冷語,回了一句:"走就走!我才不稀罕看到你……。"
鄧天與初戀情人巧兒自北條家爭吵後,久不往來,直至蒙古人第一次來襲。
元朝徵日,在日文漢字是『蒙古襲來』。忽必烈攻下南宋襄陽、樊陽,雄心萬丈,決定委託高麗製造大小艦900艘。他任命忻都為徵東都元帥、洪茶丘為右副帥,統帥蒙古人、金人及漢人聯軍15,000人(元代所謂漢人即指金朝轄下契丹、女真、及北方漢人,惟軍人以遼金為主),高麗將軍金方慶統高麗軍5,600人,加上高麗水手6,700人,組成共計超過3萬大軍,遠征日本。
身為河童的中原支族-河伯族亦伴隨蒙古大軍,設法入侵河童國。在河童國的一個山坡上,鄧天以河童形態,站立著最高點,正接受一眾河童人的跪拜歡呼,由於與外界接觸的唯一出入地帶『一線曙光』光線相當微弱,很難再守護河童國與外界大門,原因是『皇者之書』遺失,依賴此書法力延長時效的『一線曙光』光線正逐漸消失。『一線曙光』光線對於河童國族人而言,是出入外界的工具,一遇外敵人侵,光線會變為死光,使入侵者化為灰燼,所以,長久以來,河童國得以和平久安。
哈比河童族族長忽忽必烈,一直在追問『皇者之書』下落,道:"臣請陛下想清楚吧!到底把書丟到哪裡去?"
"我真的想不起……。"鄧天煩厭的說。
"『皇者之書』關乎河童國命脈,是所有魔法泉源!請陛下仔細再想……。"忽忽必烈追問下去。
"行了!我想起第一時間告訴你,好吧?"鄧天說畢,便跳落坡下。
忽忽必烈利用音波功向坡下說:"陛下!『一線曙光』光線微弱得不能引領族人到外面世界……。"
音波功是一種河童族擴音法,由於聲浪過大,鄧天頓時雙手掩耳,一會兒又用音波功喊道:"知道了!我是用瞬間轉移去鎌倉的!"
高麗忠烈王即位的同年,忽必烈派忻都、洪茶丘等征討日本,史稱文永之役。忠烈王娶了忽必烈的長公主,成為元朝駙馬,於是為助外父徵日,派遣金方慶率兵,協助元兵進攻。
由於元朝是以聯合軍形式,即使沒有神風吹襲蒙軍,聯合軍能否同心持續攻日成疑!忻都是蒙族大將,洪茶丘是歸順忽必烈的高麗軍人,其父因高麗人進讒而被蒙軍所殺,所以他痛恨自己國人,而高麗民眾視他為賣國賊,金方慶是忠於高麗王的軍人,與洪茶丘攻日的意見相左。
元軍從高麗合浦出發,成功登陸對馬島,全殲島上日本守軍。一天傍晚,元軍400餘人登陸壹岐島,日軍又被全殲,元軍立赤旗為標記。元軍採用密集戰術,與「鐵砲」(石火矢)等武器,日軍不敵,元軍初時節節勝利。後元軍又在筑前國的博多港(位於今福岡縣福岡市),進逼今津,次日即發生了博多港之戰。雖然元軍在兵器和戰術上佔優,但他們的人數遠遠少於準備了很久的日本武士,而且這些武士在得知對馬、壹岐失陷後得到了增援。此外,元軍登陸地點地形不利於大部隊展開,且距當時的九州首府大宰府尚有一日行程,於是在堅持了一整天之後,元軍於當晚撤回船上,準備次日清晨重新登陸發動進攻。
清晨時份,元軍分二路在博多登陸。幕府聚集了九州諸國部隊總數約十萬迎戰。雙方戰至黑夜,元軍漢族副帥劉復亨中箭受傷,元軍停止進攻。當晚,元軍召開會議,由於後援不足,多數將領主張撤退,唯高麗將領金方慶反對,蒙族主帥忻都最終下令撤退。
河童國在地底幅員遼闊,由關東的鎌倉仲延至九州。而河童國與外界的唯一通道『一線曙光』地帶,則位於九州博多海底。正值元軍決定撤退之際,中原河伯族卻大批潛入博多海底,趁『一線曙光』光線逐漸消失,攻入河童國。雙方於海底進行激戰,鄧天雖用定身法應對大批河伯族軍士,但作用有限。
兩族首領河伯與河童王鄧天衝出水面,浮在空中,兩人肌肉再度膨脹,再次交鋒。今次,河伯似預計到鄧天瞬間轉移的落點,雙方拳來拳往,勢均力敵。此刻,空中出現被強光包圍的飛船,一道光線把一竹簡卷簇送到鄧天的眼前。
"什麼東西?"鄧天接過竹簡卷簇,感到愕然。
他打開一看,不自覺的朗讀起來:"『皇者之書』絕招:翻江倒海……。"
他朗讀後,海面隨即出現一道由海底噴出的強光,將在海底的河童族軍士吸住,送回河童國,『一線曙光』光線從此復甦。接著,海底出現幾道水龍捲風,將在海底的河伯族軍士,全軍殲滅。由於河伯見識過『翻江倒海』的威力,一早已聞風先遁。水龍捲風勢不可擋,波及正在船艦上準備撤走的蒙軍,三萬蒙軍,九百艘大小戰艦,死傷大半,能夠撤走的只剩下萬多人,水龍捲風暴,在日本被稱為『神風』。
第一次徵日遭遇神風慘敗,死傷大半,歸國將士只得萬餘人。主帥忻都,副帥洪茶丘跪在大都的皇宮大殿請罪,異口同聲:"請大汗恕罪!"
"朕連宋之襄陽、樊陽均能攻破,為何區區東瀛小國無法征服?長生天呀……。"忽必烈咬牙切齒,飲恨道。
"稟大汗!東瀛小國得天時地利,我軍遭遇風害,潰不成軍……。"忻都低頭道。
"朕向來不信命!兩位將軍重整旗鼓,朕會全力支持再度東征!朕就不信所謂之神風……。"忽必烈又說。
忻都和洪茶丘再次異口同聲:"末將遵命!"
在鎌倉,一名武士匆匆走入北條家,看到幕府執權北條時宗,恭敬的鞠躬,道:"執權大人!元寇遭遇神風慘敗,船艦沉沒大半!退兵了……。"
北條時宗喜上眉梢,雙手合十,唸唸有詞:"佛祖保佑!"
北條時宗先後向上任執權,亦即是他的父親和自己的妹妹結子(巧兒)報喜。
"兄長!蒙古真的退兵?何人打敗元寇?"巧兒好奇的問。
"神風!相信為佛祖顯靈……。"北條時宗再次合十道。
北條時宗走出結子(巧兒)的房間,鄧天突然出現在她的面前,道:
"顯靈?如果不是我用『翻江倒海』水龍捲之術,蒙兵怎可能撤退!"
"久久不見,一見就胡說八道!"巧兒鄙視的說。
"真的!我以河童王身份,不但撃敗河伯軍,就連元軍都被摧毀……。"鄧天認真的說。
"有誰可以作證?"巧兒又問。
"不信就罷!"鄧天不悅,瞬間消失了。
消息傳至整個鎌倉城,這一夜,百姓載歌載舞,爛醉如泥,完全沉醉於勝利的滋味,而北條時宗並未有被勝利衝昏頭腦,反而以七年時間籌謀抗元計劃,迎接元軍第二次徵日。
ns216.73.216.208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