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enana
search
Loginarrow_drop_down
Registerarrow_drop_down
Please use Chrome or Firefox for better user experience!
  • Writer
    懸壺廬
    懸壺廬
    懸壺廬
    香港|中醫|認真|亂噏|
    不定期更新。
    在複雜的世界裏,我只想懸壺。
    ig@upholdthebottle
    See more
campaign Request update 0
不治治不治
G
1.1K
0
0
363
0

swap_vert

閱讀難度:⭐️⭐️⭐️

如果有一個人,他的病無藥可醫,那麼到他臨死的時候應不應該進行急救?這個問題好像並沒有討論的空間,尤其對於一個醫生來說,在任何認知中都沒有要見死不救的。

但事實是,即使救活了,他的病還是不會好過來。他的確沒有死去,但痛苦也沒有減少,甚至是多了。這個結果是否有點動搖當初急救的決定?我們無法不去反省,究竟醫生的醫治是「延長生命」還是「延長死亡」。

#不治之症治不治
關於不治,中醫就有個說法叫「六不治」,出自《史記•扁鵲倉公列傳》:

「驕恣不論於理,一不治也;輕身重財,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適,三不治也;陰陽並,髒氣不定,四不治也;形贏不能服藥,五不治也;信巫不信醫,六不治也。」

醫生運用專業知識可以作出客觀的診斷,所以如果病人是屬於氣血臟腑混亂,或身體極度虛弱而不能承受藥力的,醫生是能夠大概估計病人的存活時間。當然,預後涉及的變數太多,並非所有情況都能掌握。

假設醫生基本上能夠判斷病人已是走上了人生的最後階段,那就沒有必要再去刻意延長生存時間,反而應該去提升病人的生活品質。這種可以歸類為病人的病不可治,但不代表醫生完全放棄病人,因為醫生可以做的「治」就會是盡力為病人減少痛苦,以及基本的生理照顧和大量的心理支持。

#不治之人治不治
除此之外,還有幾種病人令醫生難堪。蠻不講理的病人、吝嗇花錢醫治的病人、生活習慣不健康的病人、只相信鬼神而不相信醫生的病人。在香港,前來看病,但質疑醫生能力的病人都不少見。這些病人對醫生缺乏信心,身為醫生的一定會知道他們不會認真對待醫囑,也不會配合治療。對於這種「不治」的病人,有些醫生也會直接不治,叫病人另請高明。

這裏所謂的「不治」並不是患上不治之症,而是一些外在因素令這些病人難以被治癒。如果醫生因此而不救治病人,很容易會令其他人產生不好的觀感,覺得醫生是為了明哲保身。然而在實際情況中,無論醫生怎麼努力,在這些病人身上都是徒勞無功。終究如《素問·湯液醪醴論》所說:

「病為本,工為標,標本不得,邪氣不服,此之謂也。」

#不如不治
其實,到病人有生命危險,要醫生即時下決定的情況屬於少數。很多時,清醒的病人的意願都是可以有效參與在治與不治的決定中,而且病人的意願更是有著重要的意義。而醫生的角色,在於提供醫學意見,讓病人清楚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

但由於治與不治的決定影響很大,當中涉及的判斷和考慮實在太多,難免會出錯。不能治的勉強去治,令病人承受不必要的痛苦。能治的放棄去治,錯過最佳治療時機,最終變成不能治。所以誤診誤治,還不如不治。《儒門事親》中有一段論述:

「良工之治病者,先治其實,後治其虛,亦有不治其虛時⋯⋯惟庸工之治病,純補其虛,不敢治其實,舉世皆曰平穩,誤人而不見其跡。」

這裏說的虛實,除了可以理解為病理上的虛實,我認為還代表著問題的標本。如果只顧治標,表面上是在幫病人,實際是避重就輕,給病人假希望。倒不如直面問題的根本,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中醫 #中醫藥 #關中醫事 #虛實 #標本 #疾病 #生死 #安樂死 #醫學倫理 #舒緩治療 #六不治 #史記 #黃帝內經 #儒門事親 #解決問題 #本貼文純屬個人意見節目 #0615

favorite
coins
0 likes
Be the first to like this issue!
swap_vert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