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內容含劇透~~
電影除了探討抑鬱自殺的問題,同時也帶出了家暴、照顧者的壓力和校園霸凌等社會議題,更有對刻板印象的探討,例如一開始鄭老師看見遺書寫著前男友就認定寫信的人是女同學。
電影使用兩條分線的手法十分成功,電影一些場景和伏筆也環環相扣,例如小時候是哥哥帶弟弟去高處大喊,到長大後鄭sir再帶自己的學生做同樣的事。其中一幕是哥哥被老師罰站,哥哥的哭聲加上整個班房同學的笑聲在腦中迴響,同學甚至弟弟都在取笑哥哥的嘴臉同樣揮之不去。
可能最終大家會慢慢忘記哥哥的樣貌,哥哥的聲音,但哥哥的離去確實在大家心目中留下永不磨滅的印記。
電影清楚描述了哥哥如何無助、無希望和無自我價值,貶低性的發言、漠不關心等容易將人推近絕望的深淵。反之亦然,可能大家通常會覺得短短幾句難以有所作為,但有時正正就是那幾句簡單的關心和安慰,就能令人銘記,甚或改變人的一生。
謝謝你,這本寫給所有人的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