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一場名為青春的風暴
故事,就這樣子結束了。
當我寫下最後那句「莫名其妙地熱淚盈眶…」時,窗外正下著一場不大不小的雨,像極了故事裡某個角色的心情。我靠在椅子上,忽然覺得有點空虛,好像身體裡有什麼很重要的東西,跟著雅卿、暴龍和阿西一起,消失在時空的盡頭。
說真的,我從沒想過故事會走到這裡。
一切的開始,很單純。我只是想寫一個有點笨拙的、功課不太好、在90年代台灣中部讀高中的男孩子。寫他如何在上課打瞌睡、跟朋友窩在社團教室看動漫的日常裡,意外地觸碰到世界的另一面。那時候的故事,應該是帶著淺綠色制服的青澀,和一點點青春的味道。
但雅卿這個角色,她不答應。
她從一出場,就帶著自己的秘密和重量。她不是那種等待被拯救的女主角,她的溫柔裡藏著比誰都堅硬的決心。於是,故事的風向變了。不再是一個男孩的冒險,而是一場關於兩個靈魂,如何在謊言、守護與宿命中相互拉扯的旅程。6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kLNEAE4Vko
寫第一部《出竅》的時候,我很開心,像回到了自己的高中時代。
寫第二部《煉神還虛》的時候,我很痛苦,像是陪著主角一起,在「界」中經歷了所有的試煉與失去。
而到了第三部《風起於名》,我才終於明白,這整個故事,或許從頭到尾,都是屬於她的——那個為了守護而選擇放逐自我,為了拿回自己的名字而重返風暴中心的,真正的女王。
風,是這個故事裡最重要的意象。它是無形的,卻能改變一切。是少年初次感受到「氣」時的流動,是暴風女神降臨時的狂怒,是姬巫子在界中消散時的溫柔,也是最後,吹過台北街頭,那個男孩臉上的一絲涼意。
我們每個人,或許都像那個男孩一樣,會在某個不經意的午後,為了一段早已遺忘,卻深刻在靈魂深處的故事,沒來由地流下眼淚。那不是悲傷,而是一種共鳴。是我們的身體,還記得那些被我們的大腦藏起來的、最重要的事。
謝謝你/妳,願意花時間,聽我說完這個很長、很亂,有時候連我自己都不知道該怎麼走下去的故事。謝謝你/妳,陪著他們一起長大,一起戰鬥,一起走到這個看似結束,卻又像是另一個開始的盡頭。
故事說完了。
但風,還在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