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捲起浪濤,薩里潘市港口的濤聲如今不再只是魚民與商人熟悉的旋律,這裡即將成為王國第一支海軍艦隊的搖籃。
赤鱗嶼的威脅尚未遠去,而李辰已下定決心,讓大山王國不只在山林中立足,更要在無邊的大海上築起一道難以逾越的防線。
會議室內,李辰、阿武、阿修、小雷、阿嘎與梅姬再度齊聚。這次,李辰提出一項重大的軍事改革構想——建立「兩軍體制」。
陸軍:由原有的防衛隊擴編,防守各市與山林,強化弓箭、盾牆、騎術、地面戰術與新的努炮部隊。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Z9Gbp28cQD
海軍:專責巡防海域、打擊外敵登陸,並建立沿海警戒體系。
阿武繼續擔任總軍團長,兼任陸軍總指揮,阿修為陸軍副團長,小雷則晉升為第一旅旅長。
為建立海軍,李辰徵詢薩里潘市居民意見。經梅姬推薦,一位名為塔克的中年薩里潘人脫穎而出。
塔克出身自漁人世家,年輕時曾隨商隊遠航至南方諸島與東海群嶼,熟知洋流、風向與航道,甚至略懂些外語與基礎航海圖繪製。他沉穩寡言,眼神卻如老鷹般銳利。
初見李辰,他僅說了一句話:
「要駕馭大海,先得學會尊重它。」
李辰聽後微笑點頭,當場任命他為「大山王國第一艦隊艦長」。
在阿嘎帶領下,赤鱗艦被完整拆解分析。大山工房根據其構造重新設計,更適合本地木材與氣候條件的新型海船,初步命名為「山鷹級巡防艦」。
軍艦艙內留下的數枚鐵製圓彈,被送往火器研究處進行分解。李辰親自參與製作早期火藥混合,並指導阿嘎與工匠嘗試「火門炮」的試製。
雖然首次試射因裝填不當炸裂,傷及一名助手,但第二次終於成功——鐵彈轟然擊碎百步外的木盾牆,驚動整個工房。
梅姬驚嘆地看著冒煙的炮管:
「這是……另一個時代的武器啊。」
薩里潘一戰震驚各地。消息傳至東部山林與西部高原,各部落紛紛遣使表示願意加入或歸順大山王國,尋求保護與合作。
不久之後,從東北的葛那市(今宜蘭)、西南的桃那市(今桃園)到中部高台的竹樓市(今新竹),皆成為大山王國的新領地。
李辰命總商團在各市設立「聯絡所」與「貿易中轉站」,協助居民了解王國制度並融入經濟系統。原中央道路系統也擴建為「大山大道」,由大山市一路貫通東西,連結內陸與海港。
夜裡,李辰站在大山市高台遠眺。他身旁是剛剛完成模型的「山鷹號」縮影,旁邊則是數本由他親手寫成的火器筆記。
「我們走得越遠,挑戰也會越多……」
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2d2onKNtQ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