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日,薑家有客來訪,來人不是外人,按輩分算起來薑尚青得喊人家姨媽,遠房姨媽。
姨媽看上去年紀有點大,五十歲的人就跟六七十似的,穿著很普通,言詞有些拘謹,拉了半天家常後,姨媽直奔主題:家中最近不太周轉得開,希望薑家接濟一下。
薑成貴兩口子都是老實人,知道姨媽家情況確實特殊,二話沒說就拿來四千塊錢借了出去。
姨媽雙手顫顫巍巍接過錢,不斷說著感謝的話。
眼見時候不早,薑家上下硬要留下姨媽在家中吃過晚飯再走。
姨媽拗不過,只好隨眾。
扶芸香和秦芩進廚房準備晚飯,留薑尚青和薑成貴兩人在外陪姨媽嘮嗑。
興許是感受到薑家濃濃的人情味,姨媽話匣子不知不覺打開,聊起了往事。
原來姨媽家在幾年前家境還是不錯的,那時他們家做水產生意,人是累了些,好在收入還算殷實。
從2014年起,他們家的資金往來都是走的當地某某銀行,期間沒有發生任何問題。
直到2018年,姨媽一家相中其他生意,起了投資念頭,姨媽到銀行準備取出全部身家,大數有七十多萬存款。因取款金額較大,姨媽還提前進行了預約。
辦理取款手續過程中,銀行客戶經理一直在給姨媽推銷他們的黃金產品,姨媽並未同意購買,而且內心其實已經非常反感。
等辦完手續,卻遲遲拿不到現金,工作人員答復說要從其他銀行調現金,需要多等一會。
可是一直等到下午,那名客戶經理竟然告訴姨媽那七十多萬存款都已經購買了黃金製品,可蹊蹺的是,客戶經理卻無法提供任何購買黃金製品的銀行手續和相關憑證。
姨媽當然不能接受這樣的說法,當即要求銀行方面退還自己存款,銀行客戶經理東拉西扯,最後寫了一份承諾書,承諾當月三十日之前支付現金。
可時間到期後,姨媽依舊沒有拿回屬於自己的存款,於是選擇報案。
經公安機關調查,原來是姨媽在取款時,銀行客戶經理授意櫃員不支付現金給於女士,並將這筆錢盜走,存入到其他帳戶被多次轉走。
“存款就這麼沒了,當時連孫子的奶粉錢都拿不出來。”姨媽說到這裏不由得淚流滿面。
此後,姨媽將銀行告上法庭,要求銀行支付其存款七十多萬元及利息。法院經審理認為,銀行經理已經因涉嫌詐騙、職務侵佔及盜竊罪被捕,處於移送檢察院審查階段,涉糾紛的犯罪性質及法律後果尚未最終定性。在刑事案件定性之前,不宜作為民事案件受理。最終駁回姨媽起訴。
然而四年過去,這起案件的刑事案件部分依舊沒有最終定性,仍然在二審審理中。
姨媽一家生活陷入無底深淵,無處話淒涼,追回損失依舊遙遙無期。
在些許悲涼的氣氛中簡單吃過晚飯,薑尚青主動開車送姨媽回家。路上,他又摸出兩千塊錢遞給姨媽,說是孝敬她老人家的。
將姨媽送上樓,簡單道別之後薑尚青獨自驅車回家,行駛在川流不息的街道上心緒萬千,姨媽一家的遭遇讓他感到憤怒,他不知道這個世界到底是怎麼了。
為什麼人為了錢什麼事都做得出來?他想不通。
將車停靠在路邊,薑尚青下車買了包煙和一個打火機,回到車上取出一支點上,搖下車窗,吐出煙圈,他已經很久很久沒有抽煙了。
漸漸地,他回想起自己被拐的經歷。
回想起那首歌,歌名《鈔票》,由遲志強先生創作,其歌詞直擊靈魂最深處:
“是誰製造了鈔票,你在世上稱霸道;”
“有人為你賣兒賣女啊,有人為你去坐牢……”
他還回憶起當年在大海之上曾起過的誓言:“總有一天我要改變這個圍繞金錢運轉的世界。”
他有些累了,靠在座椅上打算小憩會兒,半睡半醒間薑尚青猛然驚醒,腦海中憑空出現一段資訊,對,是一段資訊,不是聲音,因為那種特別的聲音他曾經聽見過,不是這樣的感覺,他很確定就是一段資訊,因為每一個字都那麼清晰,資訊內容是一個提問:“如何看蠟?”
他詫異於這突然而至的資訊,不知道是否是來自“高我”的感應,又或是其他時空的“自己”的鏈接,又或是來自其他“層面”的試探與考驗。
不再糾結資訊來源問題,薑尚青略微思維後在心中默默答道:
“第一,可塑;”
“第二,做好犧牲的準備。”
然而,沒有任何資訊或者聲音再回復他。
交流,就此中斷。
過了好久,依舊沒有“音訊”,他依舊保持著獨立意識,他知道即使這樣的交流存在,他也不會偏聽和盲從於任何傳達而來的資訊。緩緩取出一支香煙點上,他繼續思考著曾經的誓言,思考著如何讓自己可以變得更好,讓世界可以變得更好。
霎時,薑尚青明眸精光一閃,隨即將剩餘的煙和打火機扔進路邊的垃圾桶,開著車連夜朝著xxx民宿駛去。
第二天一早,薑尚青頂著熊貓眼把阿納姆族少年巫師小緹阿庫阿魯叫到身邊,扯著有些嘶啞的聲音道:“你們阿納姆族巫師都擅長心電感應,給我講講心電感應吧。”
小緹阿庫阿魯沒想到薑尚青突然會對心電感應感興趣,不過也沒太在意,便道:“心電感應就是你和本體融合到一定程度後的自然反應,就像鏡子,當鏡面滿是灰塵時就無法映物,當灰塵被擦乾淨後自然可以映物,善來映出善、惡來映出惡。”
“心電感應沒有人們以為的那麼神奇,實際上人人都有,天天都在用。比如你某個時候突然之間在腦海中有了一個非常棒的靈感或者問題解決方案時,那其實就是心電感應。比如某一天你突然無緣無故心緒不寧,總感覺家裏有人要出事,結果沒一兩天真的有家人出事,這也是心電感應。”
“又比如說,某位男士在某一天突然很想去探望遠嫁到五十公里以外的妹妹,但由於五十公里的距離太遠,他在一早上都在思考到底要不要開車過去,當他終於下定決心去開車時,好巧不巧地接到一通來自妹妹打來的電話,妹妹說:‘來我家吃飯吧,哥哥,我們準備了好多好多好吃的。’”
“也許有人會說上面的例子只是巧合,OK!沒有關係,就當它們是巧合吧,我不想、也不會去做任何辯解。”
“言歸正傳。”
“心電感應也許可以通過一定的練習而被經常性獲得。當然這因人而異,有可能一些人無論怎麼嘗試也無法觸其門境,這與個人的身體、心理以及秉持的心念架構有關。比如說你不喜歡吃豬肝,那麼大多數情況下無論怎麼烹飪豬肝你都不會太願意咽下它。”
“心電感應的訊息也許、可能可以輕易、平順地接收到,以至於我們會自動根據這種訊息採取行動,但在意識上卻根本沒有注意。”
“一般而言,超感官知覺似乎發生在意識心被支開的時候。有意識的專注則具有抑制這種現象的傾向。”
“這裏有一個簡單實驗。每天十分鐘安靜地坐著或躺著,傾聽你自己有意識的思想。別去干擾或判斷它們,只要客觀地傾聽就好。這是你的意識之流,幾乎持續不斷流過你心智的思想之流。有時候我們會覺察到它們,但通常只有在我們安靜的時候才會覺察到。”
“當你學會區分這股意識之流時,不要理會它。然後你會發現就在它的下麵有不連貫的思緒和意象。你可能聽見似乎不具意義的話語,你可能看見畫面迅速明滅。”
“假裝你的心智像個海洋。你穿著一套潛水裝備,緩慢地往下潛。首先你經過就在水面下的意識之流,然後你到達下一層,那裏的思緒和影像你比較不熟悉,像具有異國風情的魚迅速遊過。別企圖抓住這些字眼或影像,不然它們會溜走。只要觀察它們就好。”
“你會需要你所有的感知力量。你可能聽見聲音,那些聲音可能有片刻清楚到聽得見,然後就消逝了。要有耐心,別用力看或聽。安靜地觀察和傾聽。”
“習慣了這個經驗,你就會適應新的狀況。你可能發現,有些影像比其他持久些。你可能更清晰地看見它們。先前混亂不清的字詞現在可能明確起來。它們可能涉及時間上是現在、空間上卻是距離遙遠的情況。它們可能涉及未來或過去,除非傾聽和觀察,否則你永遠也不會知道。”
“有些影像根本毫無意義。有時候,你什麼也看不見、聽不到。有些畫面可能涉及你並不認識的人。它們可能是想像的結果,也可能關係到對真人的確實感知,但相對而言卻不可能去核對。”
“如果你聽見你認得的聲音或有意義的話,那麼我建議把它們寫下來。如果你看見熟人或朋友的影像,就描寫一下你所看到的內容。之後,嘗試向有關的人詢問,瞭解你的體驗有何意義。”
“有很多次可能你無法得知收到的資訊是否合理,直到你向涉及的人核對過後才確定。在你多多少少能加以證明之前,你不能理所當然以為那些影像或語句有憑有據。”
“實驗本身會讓你到達一種介於睡與醒之間的懸浮狀態,這和你晚上躺在床上通常會有的體驗狀態一樣。這是有可能收到心電感應通訊的一種狀態,一些通訊就是在其間發生的。”
“無論如何,並非所有語言和影像都是心電感應式的。有一些可能只是潛意識的虛構之物;內在心智自動在玩遊戲。練習無疑會幫助你發展出一些能力,區分來自種種不同來源的感知。”
“事實上,你對任何既定經驗的直覺感受,可能比你有意識的評估更可靠。有時候腦海裏突然出現的字句,也許你並沒在意,但它們可能在後續變成現實。”
“如果真的感興趣的話,我建議你買一個專門的筆記簿用來記錄。”
“寫下每個記錄的日期。記下你腦中突然出現的任何強烈直覺或念頭,如果它們好像和你當時正在做的事無關的話。”
“不斷核對,看看你的直覺和日常事件有沒有任何關係。”
“如果你聽到在潛意識中有人叫你的名字,就把這件事寫下來,然後接下來這一天要留意觀察發生的事:可能有人想跟你聯絡。你可能收到一封信或一通電話,而理清聲音之所以出現的原因。”
“如果電話響起,而且你還沒拿起話筒就已經知道是誰了,那就把這件事記下來。包括打電話來的人的名字和日期。”
“這種事一周發生幾次?”
“你是不是一向都知道誰會打電話來?”
“既然你真的寫下這種例子了,那你有沒有發現,有一半的時間你不像自己想的那樣正確無誤?”
“這些問題你自己就可答復。”
“你晚上做的夢和心電感應短訊有沒有關聯?兩者在某些時間的發生次數是不是都會比較多?”
“心中記住這些問題,核對筆記簿。也許你會發現你越來越頻繁的感受到心電感應的平凡性。”
35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80OGtQYi8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