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明在公司會議室裡,盯著眼前的數據分析報告,神情專注。他剛得知最新生產的衛星晶片達到90%的優良率,內心滿是興奮。「這可是個了不起的成績啊!」他心中暗自高興著,還忍不住在會議室裡踱步。儘管達到100%的良率還需努力,但這些進展讓他充滿信心。
正當他沉思著如何加快生產速度時,手機突然響了,是小許打來的。
「天明,我這邊剛收到資料中心的最新報告,目前我們的資料處理率已經達到75%。」
「不錯啊!才上線沒多久,就已經到75%了。」李天明的聲音中透著欣喜,但也藏不住些許擔憂。「不過,這樣的效率還不足以支撐我們後續的發射和數據處理需求,有什麼提升效率的想法嗎?」
小許沉思了一會兒,語氣堅定地說:「我們可以嘗試連線信實資料中心和安美資料中心,組成一個超級資料中心。這樣的話,應該能達到我們想要的數據處理速度。」
李天明聽了頓時眼前一亮。「好主意!超級資料中心的連結應該會大幅提升效能。」他隨即又問:「但這樣會不會加重火箭發射系統的負擔?畢竟後續的運算要達到同步才行。」
小許笑了笑,回答:「這正是我擔心的地方。不過,我打算將測試部分分別放在各個資料中心。信實資料中心負責模擬地球軌道中的工作,安美資料中心則負責測試火箭回收部分的模擬。分散模擬測試能夠減少硬體負擔,也能降低測試風險。」
李天明點點頭,欣慰地說:「這樣的分工方式確實不錯,也能更快完成整體任務。小許,繼續努力,我們很快就能看到成果了。」
這時,李天明忽然想起新型火箭的設計進展,便問:「對了,新的火箭設計定型了嗎?模擬中心的進度如何?」
「基本上已經確定了。」小許語氣中透著自信,「火箭的形狀目前是長筒型,前端設計成圓錐體以減少風阻,同時在設計上也採用了塗色和防熱隔層,不過這部分還在模擬中。我們正在研究黑墨土在火箭外牆的防護效果和隔熱特性,這種材料在承受高溫和耐磨損方面的表現不錯,問題是現有的黑墨土數量有些不夠。」
李天明思索了一會兒,「黑墨土的作用確實很多,但成本也高。可是,如果能多弄一些回來,應該能解決回收艙在落地時的衝擊吸收問題。」
小許點頭贊同,「沒錯,黑墨土的高彈性和耐壓性能很適合回收艙,如果厚度能再加強一些,回收時的撞擊力道也能大大減少。」
李天明沉默片刻,望向窗外。他腦中飛快地構思著各種方案,接著果斷地說:「好,我會再找其他來源看看能不能獲得更多的黑墨土。回收艙必須要完好無損地回來,這樣我們的整個系統才能進入下一階段。」
小許又補充道:「還有一件事,火箭的熱導材料我們目前也在測試。過薄或過厚都可能影響發射穩定性,所以我們現在還在尋找最佳厚度。」
李天明笑著說:「看來我們的火箭從設計到材料,都需要一個全面的優化過程。小許,你現在負責的模擬工作很重要,這樣吧,等測試結果出來了再進行下一步優化。」
小許點頭,內心感到肩上的責任愈加沉重,但也充滿了決心。「好的,我會在資料中心的測試完成後,盡快進行火箭的整體模擬。」
結束通話後,李天明滿心期待著火箭的最終設計。他知道,這次的任務不僅僅是設計火箭,更是設計一個完整的衛星通訊系統,所有的細節必須到位。
幾天後,小許傳來了好消息,信實和安美兩個資料中心的模擬工作進展順利,特別是安美資料中心對火箭回收的模擬,已經大致完成。李天明感到十分欣慰,便決定親自到模擬中心查看火箭設計。
在模擬中心,李天明見到了小許和一眾技術人員。小許正在展示火箭的最新設計圖,長筒形的火箭在模擬圖中顯得筆直堅固,圓錐形的前端則減少了大氣阻力的影響。火箭的外牆則塗有黑墨土,增強了隔熱效果。
「這設計看起來相當穩妥,」李天明讚許地說,「小許,你這段時間的努力沒白費,火箭的整體設計已經非常完善。」
小許開心地點頭,但隨即皺起眉頭:「不過,黑墨土的數量還是太少,回收艙部分只能覆蓋一半。現在的隔熱層是根據有限的材料設計的,我們可能還是得找到更多的黑墨土。」
「我明白,這也是我們接下來要解決的問題。」李天明思索片刻後,問道:「回收艙的厚度有沒有最優化的數據?」
「目前已經做了幾組測試數據,根據模擬結果,隔熱層的厚度若能增加20%,可以有效減少80%的衝擊力,這樣回收時的損傷會降到最低。」小許回答。
李天明點點頭,「很好,接下來就集中精力在黑墨土的尋找上吧,我會盡量找到更多的材料來源。」
隨著時間推進,團隊逐步解決了回收艙和火箭設計的各項細節。經過連續數週的調試,最終的火箭設計方案出爐了,黑墨土材料也獲得了更穩定的供應,火箭整體設計進入了最後的組裝階段。
某天深夜,小許正坐在模擬中心,專心檢查著最後一組數據。李天明走了進來,拍了拍小許的肩膀:「你今晚還在加班啊,辛苦了。」
小許疲憊地笑了笑:「這些測試數據必須再確認一遍,畢竟這是最後一個關鍵環節。」
李天明微笑著說:「好吧,不過你也要注意休息。等這個階段完成了,我們就可以迎接最終的發射了。」
在辦公室裡,李天明接到小許的電話。小許的聲音裡透著一絲興奮,也帶著幾分忙碌,「天哥,剛剛有幾個資料中心的消息想跟你說一下。還有,這次黑墨土的情況我會繼續處理,先不用擔心。」
「好,我知道了,小許。辛苦了。」李天明笑著回應,「對了,我們現在資料中心的情況怎麼樣?還有旗艦的進度?」
小許迅速回覆,「目前,全球幾個地區都有大型資料中心建設的需求,美國那邊甚至正在建設一個預計使用8萬顆晶片的超級資料中心,規模空前大,其他還有5座。不僅如此,英國有2座,巴黎1座,阿布達比、杜拜2座,再加上加拿大1座。我們現在正在通知他們選好位置,派出2組6人的工作小組進行前期勘察。」
李天明聽到這些消息,眉頭微皺,心裡有些擔心這麼多項目同時進行的壓力,「小許,這麼多地方,你還是盡量安排得妥善些,我也不需要到處跑。」
小許笑了笑,「天哥,放心吧!我已經安排好了,這些地方的勘察團隊會在下個禮拜陸續回來報告勘察情況。這樣你可以節省很多精力,把重心放在我們的規劃上。」
「嗯,很好。不過,聽你剛才說,這次的計畫有些特別?」李天明好奇地問。
「沒錯,這次我們決定採用一種新的方式——貨櫃化安裝。」小許語帶興奮地說道,「這樣做的好處就是能顯著加快安裝速度,尤其是面對這麼多資料中心的建設需求。」
李天明對「貨櫃化安裝」這個新概念感到有些疑惑,「貨櫃化安裝?這是什麼新方法?」
小許解釋道:「天哥,這是一種全新的模組化設計概念。過去我們的資料中心建設雖然速度已經很快,但這次的需求實在太多了,僅僅依靠傳統的建設流程根本來不及。於是我們設計了一套預製貨櫃裝置,所有設備和組件都在工廠內完成組裝。當地面組裝完成後,只需要在現場把這些貨櫃安裝起來,就可以立即啟用。」
「聽起來效率很高啊。」李天明思索著這種方式的優勢,「這樣的話,資料中心建設確實會快很多。」
「是啊,」小許繼續說道,「每個貨櫃內都包含4,096顆晶片的模組組合,包含所有必要的供電、冷卻和通訊系統。到現場後,只需要簡單地將貨櫃對接,然後將水冷系統連結起來,超高速光纖插上就行了,免去繁瑣的安裝過程。」
李天明聽完頗為欣賞地說道,「這個計畫聽起來不錯,小許。這樣我們可以大大縮短施工時間,同時也能確保安裝過程更有序和標準化。」
小許聽見李天明的稱讚,語氣顯得有些得意,「天哥,下次有需要安裝的時候我會事先通知你。到時候我們可以一起去現場看看實際效果,畢竟這還是第一次測試這種安裝方式。」
「沒問題,我會去現場親自看看。」李天明點了點頭,語氣中充滿信心,「對了,你有確定接下來的安裝地點嗎?」
「還沒有完全確定,等我收到最新的地點確認後,會第一時間告訴你。」小許語帶興奮,「天哥,我還有其他事要忙,這邊就先這樣,有什麼進展再通知你!」
「好的,辛苦了,去忙吧。」李天明放下電話,陷入了思索。他知道,這次的資料中心建設將會是一個突破,這不僅僅是技術的革新,更是整個運營模式的一次進化。
一週後,規劃進展
隨著時間的推進,小許的工作小組完成了勘察工作,帶回了詳細的地理、氣候和當地基礎設施的數據。整個團隊馬上開始針對每個地點進行具體的規劃工作。李天明隨著小許參與了一次計畫會議,會議桌上鋪滿了各地資料中心的藍圖和勘察報告。
「天哥,這些都是這次的資料,」小許把各地的資料分發給李天明和團隊成員,「每個地方的場地狀況都不一樣,不過我們的貨櫃化設計應該可以適應這些差異。」
李天明認真地看著每份報告,不時點頭。「這些地點確實很有潛力,但也各有挑戰。尤其是阿布達比和加拿大,環境差異相當大,如何在沙漠和嚴寒中保持資料中心穩定運作是個難題。」
小許也點頭,「是的,所以我們這次在設計上做了許多調整,考慮到沙漠的高溫以及加拿大的極寒,我們貨櫃內的溫控系統必須具備更高的適應性。」
這時,技術總監王工程師發表了自己的看法,「這次的貨櫃安裝確實是一個挑戰,尤其是在高溫地區,我們需要特別設計冷卻系統。我們已經研發了雙重冷卻技術,一部分是傳統的水冷,另一部分則是風冷,這樣可以確保在不同溫度環境下的穩定性。」
李天明點頭讚同,「這樣的設計應該能解決高溫問題。不過,寒冷地區的設備如何保暖?」
王工程師回應:「在寒冷地區,我們則加裝了低溫適應系統,當外部溫度過低時,系統會自動啟動內部加熱,保證晶片的工作溫度維持在適當範圍。」
小許聽到這裡,輕輕拍了拍王工程師的肩膀,「很棒!這樣的設計既考慮了高溫也考慮了低溫,應該能應對全球範圍的氣候差異。」
李天明笑著說,「這次的設計確實很全面,等到我們真正上手安裝時,還要繼續觀察運行狀況,確保系統穩定。」
接著,他轉頭看向小許,「小許,這次的貨櫃化安裝方式,我會安排時間去其中一個地點親自觀摩。這麼新穎的方式,我還是想親眼看看效果。」
「天哥,那我會安排你去美國的那座資料中心,等貨櫃一抵達,就馬上通知你。」小許語氣中滿是期待,「這將會是我們資料中心建設歷程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安裝日的現場
幾週後,李天明終於來到美國的資料中心建設現場。貨櫃裝置已經陸續抵達,排列整齊,等待著最後的安裝工作。現場的技術人員如火如荼地進行各項準備,並隨時記錄和檢查每個步驟。
「天哥,這邊就是我們貨櫃化安裝的現場,」小許指著排列整齊的貨櫃說道,「所有的設備都已經準備就緒,只需要拼接起來,就能迅速投入運作。」
李天明走近貨櫃,仔細觀察每個設備的接頭和安裝細節。「看來,這樣的安裝方式確實省了很多工序,不需要現場組裝零部件,確實大大提高了效率。」
技術人員開始將每個貨櫃的接口接上水冷系統和超高速光纖,不到數小時,整個貨櫃群便已經連接完畢。李天明看到這一切,不禁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小許,這樣的建設速度令人驚嘆,之前還以為是誇張,沒想到真實際行起來如此高效。」
小許得意地笑了,「這就是我們的成果,貨櫃化安裝使資料中心建設不再受到傳統限制。我們可以快速在全球各地擴展。」
李天明滿意地拍了拍小許的肩膀,「你們真的做得很棒。這項技術會成為未來的標準,將資料中心帶入一個新的時代。」他知道,這項創新不僅是技術的進步,更是讓全球資料傳輸變得更加高效和便利的關鍵一步。
ns216.73.216.79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