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宗室叛亂 胡華干戈
臘月雪紛紛,元宏與李沖、王肅、宋弁、元禧、元勰、元詳等親王與近臣正在式乾殿研議漢化革新,白整急忙走進來,雙手敬呈木盒道:「陛下北方傳來五百里加急軍情秘函」
元宏震驚疑惑道:「現在沒有戰事,哪來的五百里加急呢?」,馬上打開錦盒看秘函道:「以恆州刺史穆泰為首,勾結定州刺史陸叡、元丕的兩個兒子元隆、元超等人,反對遷都洛陽與漢化改革,在平城密謀造反,正準備發動兵變,並擁立朔州刺史陽平王元頤為新帝。」,右手用力將秘函揉成一團重搥案牘。
「朕派何人北返平叛呢?」
「依臣之見,任城王元澄素來與宗室往來密切,有較高的威望能服眾,可勸退招降叛軍,也可攻城掠地,文武兼備、智勇雙全是最適合的人選。」,李沖道。
「朕正有此意!即刻宣元澄覲見。」,眾人焦慮等著元澄進宮。
不久,臉色蒼白的元澄走進式乾殿,元宏起身親迎道:「叔父啊!朕頃獲穆泰圖謀不軌的秘奏,計誘皇室大臣叛亂,今遷都洛陽不久,多數保守皇親貴冑懷戀北方,南方世家大族尚未接納北人,南北紛擾不斷,若穆泰謀逆得逞,朕全面漢化改革將化為烏有,洛陽岌岌可危!
北方兵變非任城王不能平叛,卿一定要極力為朕消除北方的隱患,若他們兵力弱小的話,直接擒拿剷除;若兵力強大的話,可發動並、肆兩州之兵合力將其殲滅。朕知任城王抱病在身,此為國家大事,望卿義不容辭為朕北行平叛。」
元澄拱手作揖道:「穆泰等人真是愚昧至極,只是戀本懷舊平城之地才密謀造反,並沒有遠大的志向或意圖,臣雖資質駑頓,但絕非膽小之輩,足以制服他們,雖舊疾復發,豈敢推辭呢?臣當竭盡全力,誓死敬忠效命,請陛下勿憂慮。」
元宏笑逐顏開道:「任城王赴北方平叛,朕有何憂慮呢?詔令授予使持節、銅虎、竹使符、左右御仗,至恒州平叛並兼管恒州事務。」,元澄領命馬上率領軍隊前往平城。
元澄即刻率兵抵達雁門關已天黑,當地太守特來向元澄稟告:「恒州刺史穆泰已在平城聚結大批鎮將士兵,正準備西行投奔陽平王元頤。」
元澄大吃一驚下令道:「事不疑遲,大軍全速進入平城消滅叛黨。」
右丞孟斌道:「穆泰很奇怪,為什麼沒有堅守平城卻要西行呢?臣認為應依詔命發動並、肆兩州的軍隊,慢慢西行移動逼近,迫使穆泰投降。」
元澄搖頭道:「不行!穆泰既謀逆叛亂應堅守平城頑強抵抗外侮,才能號召更多人投入。他卻反其道而行,放棄平城去投奔陽平王,此舉暴露軍力很弱,穆泰既然不占據平城死守抵抗,我無需徵調並、肆州之軍隊討伐,但必須馬上進入平城安定民心。」
元澄又對治書侍御史李煥道:「時間緊迫,你馬上帶少數精兵先到平城宣讀聖旨安定民心,我率領大軍隨後馬上到,將穆泰及黨羽等烏合之眾一網打盡。」
年輕的李煥引領兩位精兵馬上進入平城宣讀聖旨,力勸叛軍道:「一時拼湊的軍隊如何能抵擋大魏訓練有素的鐵騎呢?爾等叛亂大計已破敗了,後方魏軍馬上進入平城,棄械投降者還能活命與家人團圓;頑強抗拒的叛國者必遭誅殺,身亡後妻妾改嫁、兒女失散、年邁父母無人奉養,你們真是不孝子啊!
想要過國泰民安富足的日子,是要孝忠大魏正統皇帝,還是要追隨謀逆篡位的陽平王呢?」,叛軍聽了李煥舌燦蓮花的話,又想起父母妻兒紛紛倒戈追隨李煥,穆泰看大勢已去,孤注一擲大聲疾呼猛烈攻擊李煥,李煥與眾多倒戈者一起抵抗穆泰的攻擊。
不久,元澄的軍隊抵達平城,穆泰等人兵荒馬亂只好往西竄逃,此時叛軍倒戈轉向李煥的人越來越多,與元澄軍隊一起追殺以穆泰為首的叛軍。最後,穆泰兵敗如山倒被活抓,其黨羽有定州刺史陸叡、元丕的一弟二子元業、元超與元隆等一百多位的宗室大臣被補,面帶愁容被關進大獄。
元宏在洛陽的太極殿對群臣道:「平城已恢復平靜,經任城王調查此次兵變,主謀穆泰、陸叡、元超、元隆等宗室大臣約百餘人被捕入獄,元澄斷獄向來謹慎公正,在宗室具有相當威望,可讓叛黨俯首認罪。」
李沖道:「北方頑固的皇族宗室竟有百餘名叛黨打著『恢復胡俗』的旗幟挑戰朝廷,顯見範圍很大牽連甚廣,奉請陛下謹慎斷獄。」
元宏對元禧等親王道:「如果讓你們去平城殲滅叛軍,恐怕也無法辦成此事。任城王真是社稷大臣呀!」
他繼續看另一份奏摺臉色大變,怒氣衝天將奏摺丟在地上,大聲斥責道:「他們竟然想利用皇太子北返,計誘太子為他們招攬叛軍發動兵變,難怪去年冬天元恂奉命赴平城,主持武公馮熙喪禮,遲遲未回洛陽,原來早已遭到叛黨的設計,真是大膽妄為,把元恂當棋子操弄!
朕馬上至平城親問審理叛黨罪刑,並犒勞任城王。李愛卿、于烈、元勰、元禧隨朕一起前往平城,命新任治書侍御酈道元同行,順道對黃河流域作詳細的巡視,以規劃洛陽鄰近的水利設施,並詳細記載大魏每條河流的行經路徑、古都遺址、歷史遺蹟,著作人文地紀覽圖與軍事圖誌。」
朔風呼嘯,雪花飛飄,元宏再次踏進久別重逢的平城,深刻感受舊都已繁華落盡轉眼成空,熙熙攘攘的街道不復見
元澄在太和殿外親迎聖駕,元宏高興道:「任城王消滅平城叛黨,對全面漢化革新賦予深厚的歷史意義,朕今日特來慰勞愛卿。」
元澄拱手作揖道:「陛下雄才大略、威嚴震懾四方,罪犯無所遁逃,愚臣沒有什麼功勞。」
元宏大步走進殿內道:「朕迫不及待要親審這些叛國者,問他們是否蒙冤,朕要讓他們心服口服的認罪。」
李沖拱手作揖道:「大魏為防止流放邊疆的罪犯逃亡,訂定株連法令,規定凡一人逃亡,全家充當勞役。但天下善良的好人很少如麟角,邪惡的壞人卻很多如牛毛。如果一人有罪而株連全家,那麼孔子賢才的弟子司馬牛,要因其兄桓魋而受到懲處,品德高尚坐懷不亂的柳下惠,也因其弟盜蹠而牽連被殺。如此,豈不悲哀嗎?奏請陛下聖明,勿株連無孤家眷。」,元宏道:「准奏!去除株連制。」
駙馬都尉、尚書右僕射、恒州刺史的穆泰穿胡服,結散亂的髮辮,雙手被扣押走進太和殿,元宏語重心長道:「穆泰是元老功臣,當年文明太后要黜廢朕另立新君時,幸得你極力勸阻,朕感念極深相當敬重,特別安排你至洛陽任定州刺史,有較好的租調收入,是人人搶要的肥缺,而你卻拒領朕的好意,數次上奏稱體弱多病、水土不服不願南遷,上奏與平城的恒州刺史陸叡對調,朕只好勉予同意,讓你任恒州刺史,陸叡任定州刺史,兩人趁互調之際,在平城勾結元業、元隆、元超、賀頭、元樂平、元拔、元珍、元思譽等人,擬推朔州刺史陽平王元頤為新帝,這場宗室權臣叛亂,將朕付出極大心血的漢化革新險化為烏有,你們這群亂臣賊子罪不可赦。」
穆泰落淚悠悠然道:「自從陛下詔令遷都洛陽,重用漢人不斷推動漢化革新,喝鮮卑奶水長大的我們快要被滅絕,沒有文化的民族就像沒有根的浮萍四處飄泊,我們被迫穿漢服、說漢語、改漢姓,切斷與鮮卑母文化的臍帶,我時常捫心自問『我是誰呢?從哪兒來?要往哪兒去?』,我真的不知道,感到很徬徨、無助、無奈,我們是驍勇善戰的鮮卑人,不願變成文弱書生的漢人啊!
我們是馬背上的民族,生在平城長在平城,不願活在洛陽葬在洛陽,只好揭竿起義恢復鮮卑文化,古云:『成者為王,敗者為寇』,大丈夫一人做事一人當,今日兵敗願受極刑,罪不及家人,願陛下留他們一條生路,不要趕盡殺絕。」
元宏道:「胡化漢化路線之爭,沒有模糊緩衝的餘地,朕與你們辯論多次未果,今日道不同不相為謀,不過朕感念你當年搭救之恩,伏誅穆泰,不株連家族。」
穆泰淚流滿面深深一拜道:「謝陛下開恩,臣死得其所。」
ns18.191.44.139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