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enana
search
Loginarrow_drop_down
Registerarrow_drop_down
Please use Chrome or Firefox for better user experience!
  • Writer
    無敵正義棕熊
    無敵正義棕熊
    多年老書蟲,幾乎各種小說都看,言情、穿越、女生、男生、仙俠、武俠、玄幻、西幻、輕小說。 喜歡快節奏的小說,不喜歡太黑暗、虐心的小說,比較偏愛日常、搞笑、爽文、無敵文。
    See more
campaign Request update 0
修仙小說的感悟
G
3.7K
0
0
278
0

swap_vert

個人對修仙小說真的是情有獨鍾,總是看不膩修仙類的小說。

一來是因為修仙可以玩出很多花樣,各種奇幻設定很好寫,第二是很多設定也可以直接沿用。

我認為最大的特點還是在於冒險故事,修仙小說真的是很好發揮,百看不膩的題材與類型。

好了,也說太多為什麼喜歡修仙小說了,我這篇文主要不是寫為什麼喜歡,而是寫從中獲得的感悟與心得。

我就直接開門見山,有三點感悟只有在正統修仙小說中可以體會到,很深刻的體會,第一,壽命,第二,身外之物或說執著嗎?第三,無常。

首先第一點壽命,修仙小說很常出現的設定是人壽百歲,修煉後可以到千歲、萬歲,每個修行者都是為了壽命,為了活下去,逆天而行。

然而大多數小說中的設定都只有主角能夠有機會飛升成仙。

多少人是沒辦法永生的,九成九九九都是身死道消,而現實世界,人們也是一直在追求永生。

人類為了活更久而研究,然而往往等不到研究成功就死了,下一代人接續研究,看似永遠不會成功。

與修仙小說一模一樣,所有人都在修煉,能修煉的自然是拚命修煉,為了活長一點,想辦法進階活的更久,活得久又可以繼續修煉上去。

修仙世家則是父母輩活不下去,修煉到頭了也就那樣,只好把希望寄託到下一代,希望下一代能修煉到更強,活得更久。

然而真正能夠飛升成仙又有多少人…答案是幾乎沒有人。在常見的各種小說的設定都是如此。

這是第一個感悟,壽命,活在現實世界,人生不過百年,真正活的到百歲也是很了不起。

人往往七八十歲就死了,更不用提死前的痛苦,在五六十歲就受到病痛折磨,而三四十歲為了工作事業,真正享受的年齡好像也只有孩童的一二十年。

人生苦短。

修仙小說的感悟其二,是身外之物,是擁有,是執著。

小說裡常常出現的設定是某某人好不容易賺了多少錢得到了什麼寶物,可是卻沒有這個命去享用。

那擁有這個寶物又有什麼意思,為何要追求寶物?是寶物還是燙手物,有了有命花嗎?

好比現實生活為了賺那點錢,犧牲了健康,那你又用賺來的錢去看病,何苦呢?

為了賺錢犧牲了時間,錢買得到你那失去的時光嗎?錢買了想要的遊戲,可是有時間玩嗎?錢買了想要的書,可是有時間看嗎?

回到小說世界,修仙者往往為了寶物而喪命,這是風險,那應該承擔,可錢財,真的是身外之物。

因為當你死了,你的錢財只是留給後來人,後來進入祕境的修行者看見你的屍骨,撿走你身上的財寶,你那辛苦賺來的東西,隨著你的死亡就變別人的了。

在人世間,人死了,財富總是留給後來人,後代子孫,有子孫那好說,如果沒有,那你賺那麼多錢又有何用?全是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帶不去。

每次看修仙小說,我都會想到這一點,深刻的體會到,死了,就什麼都沒有了。

我好不容易獲得的寶物,因為喪命,而落入他人之手,或是因為壽命耗光而成了後人之手。

又回到第一點,壽命,什麼是擁有?怎樣可以擁有?

所有的擁有都是虛假的,因為當你的壽命到了,那就沒了,你只擁有那短暫的時光,短短的一二十年,短短的百年千年,當你壽命耗盡了,那寶物遲早也是他人的。

所以為了真正的擁有,首先要達到的是永生,如果做不到永生,那你的擁有,也只是暫時的。

大多數東西都是暫時的,手機是暫時的,電腦是暫時的,一年過去了,兩年過去了又是身外之物,可能再也不用或是已經壞了,連你的肉體也是暫時的,早晚要償還回歸大地。

人世間,肉身都不是永遠擁有的,那還有什麼能永遠擁有?

人世間何必執著在那些物慾,這一切也不過是暫時的,所有人也只是過客。

在修仙小說中很容易體會到這點。

第三點,最後一點,無常,在小說中,常常會看到寶物易主,這是無常的概念,今天寶物是你的,明天寶物就變別人的,如何能守得住?

機緣往往伴隨著風險,很容易就因此而喪命,在修為低的時候,為了往上爬,為了獲得更多資源,去尋寶,恰好就是你獲得那寶物,或是恰好就是你踩到那陷阱,然後就喪命了,這是無常。

永遠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不知道能不能活得過明天,在修行路上,伴隨著死亡,隨時隨地都有可能因為各種原因而死,這是無常。

而現實世界也是如此,誰能保證一定能活的過明天?說不定就因為過勞死,因為地震而被砸死,因為車禍而死。這是生命的無常。

修仙小說中常見的設定是仙凡有別,為何有別?仙人凡人差在哪?差在壽命。

修行者隨便修煉一下壽命頓增幾千年,而凡人只有區區的幾十年壽命。

我父母是凡人,我是修行者,當我修煉有成就時,回家鄉探親,往往已是物是人非。

家還是那個家,但人,已經不是那個人,父母早已死亡多年,還活著那些人都是子孫,曾曾曾曾孫,不知道是幾代的孫子。這,是無常。

物是人非的無常,必須體驗所謂的與親人分離的痛苦,悲歡離合。

在閱讀修仙小說時,我很常體悟到這三項。壽命、執著、無常。

修仙是如此,人生也是如此。

而這,其實跟佛法有異曲同工之妙。

成仙之道其實就是成佛之道。

成就阿羅漢果位就已經有無量的壽命,相比修仙者,修仙還是會老死,畢竟還沒真正的成仙。

而佛法觀中的輪迴、臭皮囊,也與我所提到的身外之物、執著,息息相關。

最後是無常,佛法的無常,說的實在是太廣泛,太多,太大了,事事都是無常,在娑婆世界沒有一個是常,除了你的自性,本來的佛性是常,其他的物質,都是會千變萬化,都是無常。

一言難盡,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人生苦短,及時行樂。

favorite
coins
0 likes
Be the first to like this issue!
swap_vert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