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里潘的港灣在晨光中閃爍,李辰與部落的幾名族人正準備啟程返山。他的背簍裡裝滿鹽與乾魚,但他更在意的,是同行的那位年輕女子。
她名叫梅姬,來自南方沿海的商族,既是旅人,也是技術承載者。她曾在父輩的鋪子裡學過冶鐵,懂得如何用鐵砂、風箱與木炭煉出鐵珠,是難得的煉鐵工匠。
但讓她決定啟程的,不只是李辰提出的「合作」──而是他對未來的描繪。
當他們穿越山路、來到大山部落時,梅姬愣住了。
這裡不像她走過的那些部族,不是簡單圍圈而建的茅舍,也不是依地形隨意分布的屋棚。她看到的是明確的街道、圓形分區的居住區域、與農田、工坊、儲倉之間的邏輯分布。
「這……不像部落,倒像是……一座正在長大的小國。」她喃喃說道。
李辰笑了:「它不是國家,但它是為了未來而設計的。」
梅姬轉頭看向他:「你想打造什麼?」
李辰沒有正面回答,只是帶她走到高處,指著遠方說:「我不只是想讓大家吃飽,而是希望他們能選擇怎麼活。」
這句話像種子一樣,靜靜落進了梅姬的心裡。
在木工坊,梅姬展示了鐵砂煉鐵的方法。她利用當地材料改良爐體結構,調整風口,並在阿嘎與伊魯的協助下成功煉出第一塊鐵珠。
「鐵是工具,但知識才是種子。」她這樣說。
阿嘎很快被這種精確而強效的技術所吸引,他與梅姬一起改造風箱與火爐,記錄溫度與風力的變化。伊魯則像海綿一樣吸收一切,把每一階段繪製成簡單的技術手冊。
幾日後,大山部落第一個鐵工坊誕生,一切的起點,竟源自一場偶然的相遇。
火堆旁,李辰問梅姬:「等你教完我們技術,接下來會去哪?」
她沒有立刻回答,而是靜靜看著遠方燈火通明的工坊與排列整齊的新屋。
「以前我到處走,是因為沒有地方值得我停下。」她緩緩說,「但你這裡不同。」
「哪裡不同?」
「這裡的人不是為了今天在活,而是為了十年後。你畫的那些地圖、制度、隊伍分工……這種地方,如果能成功,就會是未來的種子。」
她抬頭看著李辰:「我留下,不是因為你需要技術,而是因為我想知道這個地方,會長成什麼模樣。」
李辰愣了幾秒,然後點點頭。他知道自己不是救世主,也無法憑一己之力建立文明。但當有人選擇與他並肩而行,那就是另一層意義的開始。
大山部落很快感受到鐵的改變。第一批鐵斧與鐵錘在木工坊試用後,大幅提升建築效率;農人也開始用鐵犁整地,節省一半時間與勞力。
青年隊被重新編組,分為:
- 鐵工組:由阿嘎與梅姬指導,負責冶煉與工具設計;11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HhrrGni7Uv
11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YTDhYIUAo5 - 技術組:由李辰、小雷、巴奈領導,研究應用改良;11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Z02GkchzDE
11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kPSVEB4shU - 記錄組:伊魯與幾位識圖的青年,負責製圖與手冊撰寫;11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7egeLmMDvw
11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0JCxj9Kmm1 - 交易組:阿武挑選兩位口齒伶俐者,著手建立穩定對外貿易。11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wj0PHJTaWg
11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JRmCammiOn
部落的未來不再是口耳相傳的夢,而是一道一道畫上羊皮紙的線條,與一件件落地成真的技術。
某個深夜,梅姬站在工坊外,看著熊熊爐火照亮夜空。
「這不是我的家,但我想讓它變得更強大。」她輕聲說。
李辰站在她身後,心中無聲回應:
「也許這不是哪個人的家,而是屬於下一代的國度。」
鐵,已經誕生;而這片山林中的火種,才正要點燃整個未來。
11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RMBi3jZpH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