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與女兒逛街,她看見牆上有一貼告示,寫著「禁止標貼」。她說:「這不是標貼了一張告示嗎?」我愣了半晌說:「或許應該改為『禁止貼上其他告示』。」,又或改為「除此告示外,不許張貼其他告示」。說實話,貼這告示的人當然知道不這麼做,滿牆都會被貼上廣告,而這正好反映一個社群的自律性問題。
如果相信人天性自私,那麼自律就是違反天性。自律的人渴望造福他人,懂得替他人的需要著想,以他人的益處為優先。所謂「律」,就是規則的意思,凡事不合律,就易出岔子,像音樂走了調一樣。然而如果這律純然被他人定義、操控,又容易失去原本雙贏的意義,就是讓他人得著最適當的益處,同時施予益處的人得著滿足感。
清代著名商人胡雪巖一次要在陳世龍和李郁之間挑選主管,於是便考驗他們,看誰能更快打開上了鎖的箱子,結果李比陳快很多。胡雪巌問兩人看見箱子裡有甚麼,李郁答:「全是銅錢。」陳世龍卻說:「你沒批准我看,所以我不知道。」結果胡雪巖錄用了陳世龍,因為他懂自律之道。他亦不負所託,把胡的生意打理得井井有條。
讀大學時的一個教授常勸勉我和其他同學要「嚴以律己,寬以待人」,提醒自己要自律,不隨便逾距,才能幫助他人,造福社會。
21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68qkRk3wpP
21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Lv1TlqKky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