遷到郊野,置身寧靜之中,四野的風聲、鳥聲和蟈蟈聲,都好像告訴我天氣的轉變。這跟我在城市中感受的截然不同。城市的恬噪讓我只能聽見別人說話的聲音,而且往往是雜亂無章的。
我們現在確實是活在說話的年代,一個題目,各自表述。事實上,在公元三世紀時,書籍尚未流行,因此當時的歐洲人習慣大聲朗讀書籍,讓其他人也可聽到,所以當聖奧古斯丁看見聖安波羅修坐在書桌前默唸書本,反應就好像發現新大陸一般。
自古以來,能言善辯的人特別受重視,然而若缺乏懂得聆聽的人,便容易給巧言令色者渾水摸魚,混淆視聽。唐太宗曾問魏徵,君主怎樣做才算明辨是非。魏徵說:「兼聽則明,偏信則暗。」意思是廣泛聽取意見才能明辨是非,只聽信某一種說法就會變得昏庸。
有時,掌控大局並非憑口舌,而是靠耳朵。元世祖忽必烈雄霸四方,卻對世界所知不多,所以很喜歡聽走遍大江南北的馬可勃羅講述不同地方的故事,但他可是個有智慧的君王,不能盡信馬可的話,所以當他送別馬可時便故意問他,回到西方會否把講給他聽的故事,講給其他人知,馬可勃羅卻聰慧地說:「聽故事的人只記著他希望聽的東西,即使是同一個故事,你聽的跟一位船夫,或者一個俘虜聽的可能是三個世界了。」
15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pS5lrwb8QV
15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3cUb4NT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