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陣子DSE中文作文科的題目鬧得沸沸揚揚,「必要的沉默」、「陽光與陰影」,都被冠以「政治滲透」、「河蟹」等罪名。專文一篇接一篇,好不熱鬧。
我從來認為作文是先有立場、態度和思考模式,題目才會跟上來。被作文題目牽著鼻子走,害怕被老師學校評為劣等,都是一種怕「被閹割」的恐懼。其次,語文及文學與政治不能分割,從政者語文能力不能低,文學修養不能劣,否則易陷於巧言令色,指鹿為馬等窠臼,例如「一錘定音」竟可以被解作「集合眾多意見」,「我沒說我有講過」等「語言偽術」,是文化和文明崩壞的徵兆。
要免於崩壞,關鍵在於為文者。「學而不思則罔」,動腦筋才能扭轉乾坤。如果相信革命都是「靜靜地」開展的話,那「必要的沉默」就是化表著革命的「先聲」,一種翻天覆地前的「聲音」,正所謂「大音希聲」,越大的響聲,普通人是聽不到的。惟獨先天下之憂而憂的智者才能接收清晰。沉默的力量非同小可,所以當權者並不怕每天上街大呼小叫的示威者,卻怕潛心研究、組織和從思想文化層面影響群眾的人。
「沉」是為了解、掌握情勢,革新時代,這「沉」是必要的,猶周易卦辭:「潛龍勿用」,非無用也,待時而鳴也,一鳴不已,寧鳴而死,不默而生。
12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tvrtKCN1XN
12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BeTsDHbU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