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套動畫,講述一個女孩小時候聽見父母說,全因為她說錯了話才令家庭破裂,自此在心裡蒙上陰影,更幻想小精靈給她說話的封印,其實是讓自己沈默地疏遠人群。後來因為音樂和愛,讓她重新打開話匣子。
言語是一種藝術,亦可以是一種武器,一旦在應該講的時候保持緘默,卻在不應該講的時候滔滔不絕,就自會形成災難。
俄國文豪屠格涅夫有一次在街上被一個行乞的流浪漢攔住討吃,他誠懇地跟流浪漢說:「親愛的兄弟,實在對不起,我沒有甚麼可吃的給你。」怎料流浪漢緊抓著他的手淚流披面的道謝說:「從來沒人關心我,更沒人會稱呼我為兄弟,是你讓我知道世間還有溫暖呢。」屠格涅夫一句話,令這個原本要放棄生命的流浪漢重拾希望。
只要是善言,即使一個字,亦足以扶危解困。曾有一個人常因後悔自己的決定而苦惱不堪,便請教一位高人。高人說他遇師不學便後悔,見義不為便後悔。那人問應該怎做。高人說:「簡單,只需把「不」字改為「要」字,就不會常常後悔,亦不枉此生了。」消極的人總愛說「不」,別小看這個字,如果成了口頭禪,就只會有破壞無建設。
曾國藩說過人要切忌犯上兩樣缺點,一是自傲,另一是多言。俗語說「講多錯多」,有時沈默就是最佳的語言呢。
11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xAY7b3EdAK
11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eJQDKG6t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