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幸得到大學時期的學兄餽贈湯定宇教授的紀念專輯,如獲至寶。早年讀文史系的學兄學姊,對湯老師應不會陌生,我的學弟學妹或許只聞其名,而他確是教授文史哲的一代宗師,師承錢賓四、陳寅恪、朱自清、蒙文通等學者,學貫中西;及後鍾期榮校長因佩服其深厚的學養,而力邀在校內任文學院院長,後因身體情況轉差而退休,但經鍾校長再三邀請,加上他對教化下一代仍有抱負,所以我才有幸蒙老師教誨。
湯老師堅持學生要讀原著(Original materials),他亦必用原著而非選本來授課。當時我們讀的古文,例如《尚書》、《左傳》、《史記》等都是原文,而不是精讀本。因為那些原著都沒有標點符號的,所以我們首要學的就是「句讀」,亦即學斷句,不然就讀不懂內容。他強調書不僅要讀得多,更要讀得通,多而不通,不如不讀;只靠精讀本,就如用別人的喉嚨發自己的聲音,沒了自己看法,亦無異於不讀。他考核學生,非看他們背了多少模擬答案,而是看看他們讀通了多少書。他緊張學問,更緊張做人,常叮囑學生注重健康,培養品格,他授課嚴厲,下課就是個慈祥爺爺,歡迎學生跟他天南地北,促膝而談。
在贏在起跑線的社會,很多人或覺得必要找名師,但若同意人生是場馬拉松,似乎仁師更重要呢。
16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6rTnOzIJo4
16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DemXg1dz4z